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773599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电气化局东南公司新 建 漳 州 港 尾 铁 路设计原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中铁电气化局东南分公司港尾项目部福建.漳州.龙海目 录一、概述1、设计范围11、正线12、深沃作业车场1、线路的地理位置1、自然特征11、地形地貌12、工程地质1、设计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5、车站分布概况6、线路走向6、线路平、纵断面特征61、线路平面62、纵断面7、道路交叉设计原则,重要道(公)路交叉及改移情况71、改移道路及平(立)交道概况72、重要道(公)路交叉及改移情况8二、各专业设计概况8轨道81、轨道结构形式及轨道类型82、有砟轨道设计8、路基91、路基工程概况92、路基主要技术标准103、重点路基工程概

2、述13、桥涵131、沿线桥涵分布概况132、设计洪水频率、设计活载及桥梁建筑限界143、桥梁选型及建材选用概述154、重点桥渡的设计内容说明16、隧道181、沿线隧道分布概况18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建筑限界、衬砌类型、洞内轨道结构形式或类型183、重点隧道工程概况(太武山隧道)194、隧道运营通风24、站场241、全线车站概况242、既有线车站数目、性质、规模及布置形式243、新建与改建车站的数目、性质、规模及布置形式244、新建与改建接轨站及其它大站说明255、站线轨道类型简述276、站场路基及用地277、客货运机械设备及其他31三、环境保护、水土保持31主要站、段(所)污染源和污染物分布

3、、排放方式与排放量311、噪声312、振动313、电磁污染324、水污染325、废气326、固体废物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变化程度和数量321、占用土地322、植被破坏和房屋拆迁323、水土流失32工程各环境要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防治、控制污染及整治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与预期效果321、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322、污水处理措施及预期效果333、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及预期效果334、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及预期效果335、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及预期效果336、电磁干扰污染治理措施及预期效果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节约能源措施34五、安全施工35保证施

4、工和安全的技术措施意见351、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352、地质363、路基364、桥梁365、轨道376、隧道377、环保378、机械38防范安全事故的指导性意见381、易发事故的指导性意见382、重点部位、环节的指导性意见38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意见39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392、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的施工工艺403、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40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时,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意见41六、迁改与重点大型临时工程41(一)迁改411、电力412、通信413、油气管道414、沟渠415、给水排水管路416、建筑物、构筑物及

5、其他41(二)重点大型临时工程421、重点大型临时工程的设计原则422、重点大型临时工程43七、施工组织安排44施工总体方案44施工组织机构45综合作业队(工区)划分46施工班组安排46临时设施规划471、施工便道472、施工便桥483、施工、生活用水484、施工、生活用电485、生产、生活、办公用房496、混凝土拌合站507、路基填料生产场508、材料供应站点509、弃碴场、弃土场、取土场5010、钢结构制造加工厂5211、T梁预制场5212、污水处理设施5213、消防设施5214、火工品错误!未定义书签。、施工进度安排521、工期目标及开竣工日期522、总体进度安排533、分阶段进度安排5

6、34、主要工程项目进度安排54路基工程施工进度安排54桥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54隧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555、施工关键线路分析576、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57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一、概述、设计范围1、正线漳州南(不含)DK20+763深沃(含)DK46+982.03,正线长26.219km。2、深沃作业车场ZDK0+000深沃(含)ZDK4+140.76段,深沃作业车场新建线路正线长4.141km。、线路的地理位置漳州港尾铁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北起漳州南站,经浮宫站至深沃,主要服务于厦门港的招银港区及后石港区的货物集疏运和临港工业,是沿线对外货物交流的主要运输通道。、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

7、福建港尾铁路支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沿线地形属闽南低山丘陵、台地、海积平原区及滨海漫滩区,总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呈阶梯状降低,地貌单元分别为低山丘陵、剥蚀台地、海积平原及滨海漫滩。东部丘陵区太武山为沿线最高峰,高程为500.0m,丘陵自然坡度1545、台地自然坡度520,台地高程一般大于10m;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多为良田和水产养殖场,地面高程2.010m,东部滨海漫滩区地势平坦开阔,高程一般小于15m。2、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测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海陆交互积层(Q4alm)、冲洪积层(Q4al+pl)、坡残积层(Q4dl+el)。下伏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

8、南园组(J3 n)凝灰熔岩、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 (52(3)。区内地层从新至老简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A、人工填土层(Q4ml)黄褐色、浅黄色、灰色,主要为黏土、粉质黏土、砂土,局部夹碎石、砾石及砖块等建筑垃圾,主要分布在海滩围海填土区,其它地段亦有零星分布,层厚一般0.04.0m不等,最大厚度达10.0m,属级普通土。B、海陆交互积层(Q4alm)主要为深灰色、青灰色淤泥,深灰色、灰色淤泥质质土,灰色、灰黄色、浅黄色、褐灰色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等,含少量泥质及贝壳碎片,夹薄层粉质黏土,分布在河口、港湾及沿海低洼地带,呈海滩、海积平原产出,层厚1.1024.00m,属级松土

9、级普通土。C、冲洪积层(Q4al+pl)主要为黄色、褐黄色、灰黄色细(角)圆砾土、粗(角)圆砾土及卵(碎)石土层,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及山前地带,层厚1.005.00m不等,属级普通土级硬土。D、坡残积层(Q4dl+el)主要为黄褐色、褐红色、砖红色粉质黏土,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遇水易软化、崩解,含少量粗砂、砾石等,含量约510%。主要分布丘陵地带,层厚0.0015.00m不等,属级普通土。侏罗系上统南园组(J3 n)凝灰熔岩灰色、青灰色,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玻屑含量小于10%,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玻屑含量510%,玻璃质。全、强风化层较厚,厚度大于10m;弱风化层,锤

10、击声脆,胶结物为熔岩胶结,岩石致密坚硬。与燕山早期侵入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燕山早期灰白色、青灰色、浅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角闪石,发育花岗岩、辉绿岩、伟晶岩、闪长岩和基性岩脉。全风化层较厚,一般厚1030m,属级硬土;强风化层(W3)一般厚29m,部分无强风化层,属级软石;弱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厚度大于20m,属级次坚石;与侏罗系上统南园组呈侵入接触关系。2)地质构造线位处于华南准台地之东南沿海断褶带,属浙闽粤沿海拱断束及紫惠拗断束西南段。以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为主,由压性断裂、动力变质带和褶皱构造组成,叠加东西向挤压带和冲断带及以张扭性为主的北西向断裂构造,构

11、成多字形体系。本地区分布有三条深大断裂带,即福安南靖深断裂带、长乐南澳深断裂带及南靖厦门大断裂带,它们控制了本区的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第四系分布及地貌形态等。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NE、NW、NWW(EW)、NNE(SN)向断裂构成了本区主要构造格架。线路范围内历史上发生的地震最大震级为漳州的6.5级,并且新构造运动强烈,弱震较多。(3)水文地质1)地表水测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河流均发源于西部低山丘陵区,多呈树枝状沿沟谷分布,沿线所经河流主要有九龙江及九龙江支流南溪河。各河流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测区山间溪沟及次级小河流亦极发育,但一般流程较短,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因季节变化而

12、变化,以蒸发、下渗和径流等形式排泄。冲海积平原开阔平坦,水网密布,地表人工河、人工沟渠、水塘亦较多,其中人工河流及沟渠中水量较大。2)地下水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一般以井泉出露。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海积平原中的砂土和卵砾石层,水量丰富,水位埋深06m,局部具微承压性,在上部黏性土中尚分布有少量上层滞水,其水量一般较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凝灰熔岩中,由于这类岩体多为巨厚层状,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因此其透水性较差,储水能力较弱。但断裂带附近岩体因挤压破碎,或岩体强风化壳内因风化裂隙较密集,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此在断裂破碎带和岩

13、体风化壳中,地下水水量较丰富。据野外调查,基岩裂隙水露头较少。(4)地震动参数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以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通知” (闽建设200237号),确定本项目沿线各段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15g。(5)气象及水文1)气象特征测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至九月暴雨较为集中,为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沿线各地每年不同程度地受台风袭击,79月台风威胁最大,610月为雨季,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5%。沿线主要地区气象参数见表1.4.1。表1.4

14、.1 沿线气象参数表县 市 名 称龙 海 市平 均 气 压(kPa)1013.5气温()年 平 均21.2极 端 最 低0.2极 端 最 高38.3最 高(7月份)月 平 均31最 低(1月份)月 平 均18湿度(%)相对(%)年平均79最小14降水量(mm)年平均1535.2年最大2187.1月最大349.4日最大243.8年平均降水(日降水量0.1mm)日数139蒸发量(mm)年平均1481.7年最大1671.3风(m/s)年平均风速2.2最大风速及风向35,最多风向E,次多WN平均雾天日数10平均雷暴日数6台风多发生在79月,最大风力12级以上,危害性极大。(6)水土流失新建铁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龙海市境内,地属闽南低山丘陵、剥蚀台地、龙海海积平原区及滨海漫滩区地貌,总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呈阶梯状降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