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73345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制定深圳市慢性擀防治机构服务质呈评价18标休系不仅是行业发施和规范 化管理的需要.也可以促进各机构施力提升,改善ffit务质虽,从而为更好实现公 共卫生服务目嫌、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促进人群整体键康水平提供基础岡“因 此,指标怵系要以慢性網防治机构的桟心职能和主要业务为基础,能针对当前工 作中的主要问题,对丁作有较大的指导性,通过评估的实施能对工作有较大的促 进作用化在具体指标构建中,主要遵从以下几个方面:L以慢插机构的职能和孩心业务为基础.慢树机构作为一类公共卫生机构, 其基本职能也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延长居民寿命、提高健康水平而根据其职 能划分,茸主要业务是

2、“麻风*结核.性曩、慢性非传染擒”等的防治,因此 评协指标应繁密围绕以上孩芒内容。2+针对当前工作问題,重点究出通过调査和访谈得知.深圳慢病体系毎年 都有楡査和评倍,但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科学性W,针对性不强.因而对丈际工 作的指导和促进效果还不理想样本次的标准设计中要即对号前工作中的冋题,做 到重.戌宪出*直正让质虽评价促进各机构的建迎、皆理和业务水平不断改善提高.3结合深圳公共卫生整体评估的要求。根据2009年t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怠见深发2009)11号人深圳公共卫生系统将采用统一 的框架和方式开展服务质量頼休评缶本次研究在指标设计时参考了整休评估的 有关思路.与整休评

3、估的恩想保持-致,确保以后能仃效运用.4评析指标科学,代表性好.操作性强评忻的框架和具体指标都婆经过科 学论证,有校好的代表性和导向性符合实际情况,便于操作”容扇理解+和实 际工柞较好吻合.能涵盖各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呦.民评析标准科学合理.每个捋标的评价标准应有对应的依据.具有国家、省 级或巾级相关的法规或行业工柞规范中的.应标该类规范中量髙标准为依据:没 有规范的.应以目训实际便用的地方标准或实际T-作情况为依据并适当高于实际水平.6.指标设计过程科学.标准制定过程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相应的管理学 和统计学方法,征求卫生管理、慢病行业和医学院校相关专家意见,采用专家咨 询、问卷调査等程序,

4、保证设计过程科学和结果有效.3.1.2评估指标的概念性框架3.1.11概念性框架的内涵与作用要全面准确地反映慢性病防治体系的服务质虽,需要构建多个指标并将其有 机组合成指标体系来进行综合测评.如何对指标进行设计,使其满足全面性、代 表性、有效性、重点突出的基本要求,就需要以椽念性框架为工具和基础。概念 性框架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框架分析法(LFA),是对指标体系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 系的抽彖描述血通过建立概念性框架,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系统的众多领域、 机构、项目、职能和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结构简单、有机结合的部分,并由此 演绎岀相应维度、子维度和具体指标.这样不仅建立了指标相互间严格的逻辑对 应关系

5、,同时也保证了最终指标体系完整性和有效性。而通过概念性框架的扩展, 形成对具体评估对象的指标体系及其对应的量化关系,就得到了相应的评估模型. 因此,考虔到公共卫生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在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设计过程中引 入概念性框架是十分璽要的.芙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公共政策学者埃丽诺.奥斯特罗姆教授(Elinor Ostrom)在研究公共政策分析时提出了三个重要概念X*6):概念性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理论(theory)和模型(model)。在她看来,概念性框架确定了一 系列变量以及变51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胺假定能用来解释一系列现象:理 论能从逻辑上更连贯性的揭示一

6、系列关系;模型是对特定情形的陈述.3.122概念性框架的设计结果为了规避各评估对象的在职能、业务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寻找其公共属性, 从整体上建立统一的指标框架(r这里采用工作流程分析的方法,从慢性病防治 业务的过程和特点出发,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基础建立评估总体框架呦.结构部分.结构指各类慢性病防治资源的静态配置关系与效率,包括人财物 的投入以及资源的安排和管理方式,分为政府投入保障、组织管理保障、机构能 力保障等3个子维度。其中,前者是宏观层次,主耍指政的部门的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投入水平及相应政策支持;后二者是微观层次,具体指各慢病机构在组织 管理、保障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过程部分.管

7、理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规范的厳务(生产)过程与设计质量和 预期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加上公共卫生服务结果难以立即显现、且其效果受 到其他因素的形响等特点,因而对其服务过程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流程 分析发现,慢性病防治具体业务的开展都可以分为监测、调査、干预、健康教育 零环节刨,而从实际工作来看,督导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各项业务开展的 管理环节Z-,因此,将眼务过程部分分为监测网络、疾病监测、健康调査、行 为干预、健康教育和工作督导等六个子维度.结构(投入)疾病防治效果 服务満意度结果部分.结果指各项眼务活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结果,可分为最终(真正) 的人群健康结果和中间结果他.根据慢性病

8、防治机构的实际情况,将结果分为健 康促进状况、疾病防治效果和满意度等3个子维度。其中健康促进状况指健康教 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疾病防治效果指各项业务的效果,包含了健康状况和疾病 控制情况等方面.满意度指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对慢性病防治眼务的满意程度 剛,由于满意度评价包含的指标较多,操作方法也比较复杂,本研究没有对其具 体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设计,而计划在下一步进行专題研究。健康调查 行为干预 测教育 工作習导毎管理廖 机构能力保障S 3-1漲务质童评价的概念性框架3.1.3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3.131原始指标的来源在确定的槪念性框架下,采用文献归纳、行业资料收集、小组讨论、深入访 谈等方式,围绕

9、评估对彖职能和业务范屈,对评估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具 体族料的收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国家公共卫生和慢性病防治相关政 策;(2)国家、省级慢性病各业务的工作规范与操作标准等行业文件:(3)深圳 市慢性病防治机构职能、业务,以及原有的考核标准;(4)国家疾控局疾病预 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指标结果以及1000多个原始指标:(5)深圳慢性病 防治机构各业务的工作流程、服务状况等相关技术资料.通过资料收集,将原始 指标进行整理和选择,形成评估指标的初稿。3.1.3.2指标初稿的筛选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加精简、冇代表性,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多个回合的筛选, 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W M,:(

10、1)初步筛选阶段,由课魁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研究 进行筛选;(2)现场调研阶段,去现场调査各机构,征求行业专业人员的意见和 建议;(3)专家讨论阶段,邀请深圳公共卫生业内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筛选. 通过指标筛选,形成的初稿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43个三级指标 (见附录1)3.2指标筛选与权賣设计为了进一步对指标进行确定和论证,在指标初稿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开展 了 2轮问卷调査,其中第一轮主要进行指标筛选,第二轮主要进行指标的最后确 认和权重计算。通过专家咨询,最后指标体系在一、二级指标方面与初稿一致, 三级指标从143个减少到80个(见附录2),使指标数量大幅精简.根据专家意见

11、分层计算权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出各指标的实际权状,各具体数据和计 算情况如下.3.2.1咨询专家基本悄况3.2.1.1专家的来源与组成本次选择的专家主要来自于深圳方、广州和全国其他省级单位的公共卫生领 域专彖和资深管理人员,以第二轮回收有效何卷的30位专家计算,其来源和组成 情况如下.表31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与结构项目人數百分比性别男2480.0%女620.0*本科1343.3%教育程度硕士826.7%博士930.0%中级13.3%职称副高516.7%正高2480.0%10310.0%工作年限10516.7%201550.0%30及以上723.3%卫生行政骨理310.0%单位性质公共卫生

12、机构1653.3%教学科研单位1136.7%公共卫生1963.3%卫生管理1860.0%卫生经济26. 7%专业领域流行病与统计1240.0%健康鞍育413.3%瞌床医学310.0%慢性病防治1240.0%深圳826.7%所弁地X广州723.3%外省1550.0%很熟悉1240.0%熟悉程度比较熟悉1033.3%一般826.7%(1) 专家年龄与来源.本次挑选的专家女性6人,男性24人.原則上在30 岁以上,学历为本科以上,职称为中级以上,从而形成年龄、学历、职称的不同 层次组合,使专家组成更加科学合理。学历方面,本科层次13人,占43.3%,硕 士和博士学位17人,占56.7%。职称方面,除

13、1人为中级外,其他均为副高以上, 其中正高为24人,占80%大部分专家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2) 专家知识结构.本次挑选专家的主要领域是公共卫生(63.3%)、卫生管理 (60.0%)、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40.0%)、慢性病防治(40.0%)、卫生经济、健康教育、 和临床医学等方面,这些专家对深圳公共卫生服务质虽评价项目的熟悉稅度都在 一般以上,其中很熟悉的有12人,占40%专家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程度保证了其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3) 专家地域结构。为了使专家意见更加客观和科学,本次仅有8位深圳地 区专家和7位广州地区的专家,另外15位专家来自于全国其他地方的高校和行政 管理部门,从而避免专

14、家在评价时过多考虑深圳的现实情况,使结果更加科学合 理,3.2.1.2专家积极系数专家积极系数是指专彖对本项研究关心、合作的程肢妙这是进行专家咨询 的关键性何题,如果专家对咨询的项目及内容枳极性不高或不合作,则咨询结果 可靠性不高专家积极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善式中::为参与方案的专家 数,M为全部专家数。本研究第一轮选择35位专家,实际回收31份问卷,第二 轮选择首轮填写合格问卷的31位专家,实际回收30份问卷,其专家积极系数分 别为88.6%和96.8%,其中第二轮问卷调査中,公共卫生机构和教学科研单位专家 的枳极系数均为100%,两次调査的专家积极系数均较高,说明专家对本项研究的 关心、合作程

15、度很高.表32专家咨询问卷回收惜况单位性质发岀调茂表的数fit收冋调査农的数肚冋收率第一轮第二轮第一轮第二轮第一轮第二轮卫生行政管理644366.7%75.0%公共卫生机构1716161694.1%100.0%教学科研单位1211111191.7%100.0%合计3531313088.6%96.8%3.2.2专家咨询结果分析322.1专家意见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对方案作出判断的依据,二是 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削.判断依据为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向同行了解、直觉 和不知道冋.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很熟悉、较熟悉、一 股、较不熟悉、很不熟悉旳专家权威程度等于专家判析系数与熟悉程度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丁其中“表示专家权威程度,。表示 判断系数,c$表示熟悉程度系数剛本次研究专家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