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685917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记叙文教学方法一、讲清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讲授一篇记叙文,首选要使学生明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这些人、事反映了什么问题?而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总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地点的。因此中学记叙文的教学,应该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讲清楚。其步骤有三:1、讲清记叙的要素。如一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地点:内山书店。人物:鲁迅先生、“我”、内山书店老板。事件:鲁迅先生荐书、赠书。搞清记叙要素方法,可由教师亲自讲,但最好先布置学生预习思考找出来。2、具体分析人物、事件、弄清全文思想内容。记叙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所记叙的人物、事件反映出来的。

2、其中,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记事为主。以写人为主的,主要是分析人物,以记事为主的,主要分析事件。分析人物,主要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人物的语言、行动,是人物高尚品质的具体表现。而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是人物潜在的思想感情,是人物行动的指导力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马玉祥说:“离敌人越近,越觉得打得过瘾,越觉得打得解恨。”这句话,写出了他对美国侵略者的极端仇恨,对朝鲜人民的爱,表现了他爱恨感情和高度的思想觉悟。文中写马玉祥抢救朝鲜小孩的行动,是他热爱朝鲜人民的具体表现。他面对熊熊的火海,毫不迟疑“踹开门,扑了进去”,不管自己身上着了火,也不管“脸上烫得象刀割一般”,只顾寻找孩子,找到了,

3、“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这是他奋不顾身的英勇行动,表现了他纯洁、美丽的灵魂和崇高、伟大的思想品质。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吗?”这是马玉祥扑进火海救小孩前的心理活动。反映他把朝鲜人民看成祖国人民一样,具有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从马玉祥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高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此外分析人物的外貌和人物所处的环境,也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从肖象的描写中,可看出马玉祥是一个经受过风雨锻炼的坚强的革命青年,又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经受过战争炮火考验的英雄战士。这样的战士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敌机袭击、燃烧

4、弹爆炸、房屋起火、火苗呼呼、浓烟滚滚,小孩在火烟里哇哇哭叫,这是马玉祥所处的恶劣环境,是马玉祥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这恶劣的环境,反衬出了马玉祥勇敢坚强的高贵品质。对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则应着重分析事件,通过分析事件挖掘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我的老师就是通过七件事来表现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的。第一件事是:蔡老师假装发怒;第二人件事是:蔡老师教“我们”跳舞;第三件事是:蔡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第四件事是:蔡老师教“我们”读诗。第五件事是“我们”看蔡老师写字;第六件事是:蔡老师排除“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第七件事是:“我”梦中寻找蔡老师。前四件事是写蔡老师爱“我们”,后三件事是

5、写我们爱老师。这七件事写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个主题。3、概括中心思想,进一步分析课文的现实教育意义。概括中心思想,可以帮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提高学生阅读、概括和思考能力。因此我们讲授一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了这一课文讲明了什么,而且还要使学生懂得学了这篇课文后应该怎样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作用,收到现实教育意义的效果。如三颗枸杞豆一文中的中心思想是: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成为一个植物专家的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勤奋学习、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奋斗才能实观理想这个道理。概括中心思想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做文中的三叔虚度光阴悔恨一生,要抓紧时间学习、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讲清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表现手法,写出事件完整、人物具体、中心鲜明突出的作文来。因此语文老师在授课中,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在记叙文的教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