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65183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一目的要求1. 熟练使用量热器;2. 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以加深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认识;3. 掌握一种散热修正方/修正末温。二.原理1. 用电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本实验测定水的比热容采用电功量热法,其依据是焦耳热效应。若加在电热丝两端的电 压为V,通过的电流为I,则在时间dt内电场力做功为:d w = VI d t(19.1)这些功全部转化为热量,使一个盛水的量热器系统温度升高9 ,该系统吸收的热量为: dQ =(cm + C )d 9(19.2)其中m /为水的质量;C为量热器系统(包括内筒、电热丝、玻璃套管、搅拌器以及温度计 浸没水中的那一部分等)的热容。

2、如果通电过程中无热量散失,贝dw = dQ,即:VI d t = (cm + C )d9(19.3)当V, I均不随时间变化时,对式(19.3)积分,并令t = 0及t时,系统温度9 =9 及, n 0 n 则有:VIt = (cm + C )炉9 )(19.4)如果C已知,则由式(19.4)即可求出水的比热容C。诚然,像实验18中那样,靠给定 一系列的比热容及在实验中不易称量的质量,可以求出;但理论上计算的C往往与实际 过程发生较大的偏离。这是因为:搅拌器长时间上下摇动会使其与外部环境有更多的接触机 会,由它带走并随时传递给外部环境的热量,可能要几倍于其自身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 玻璃套管及

3、温度计的热容,也会因实验者选用水量的多寡,以及由系统温度向室温的过渡区 域的影响而变得难于估计;等等。此外,本实验的目的还在于寻求一种水比热容的绝对测量 方法,不希望给出更多的物理学常数,而是通过实地测定来实现。将质量m (- m)、温度9的冷水,与量热器内已经通电加热过的水(假定其质量仍为a(19.5)(19.6)m,温度已变为9)相混合,若平衡温度为,贝I,由热平衡方程可得: mb(cm 一 C )(9 - 9 ) = cm (9 - 9 c m bb将式(19.4)与(19.5)联立,消去C,整理后得:cVIt -9 )c =nb rm (9 9 )(9 9 ) n 0 b a式(19.

4、6)即水比热容的计算式。式中虽不出册及C,但对实验来讲,它们给予水比 热容c测量结果的影响依然存在。例如:m的选取将直接影响(9-9 )的大小,而且为了n0使C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减小,又需考虑m的量值,以及m与m之比的选择等等。c2. 散热修正由于通电过程中,系统温度与环境温度不相一致,所以,实验系统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是不可避免的。设系统实际达到的末温)与无热量交换时所应抵达的末温,偏离AG,则有:n n n=9 - A0(19.7)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在系统与环境温差不大,且处于自然冷却的情况下,系统的降温制 冷速率:(19.8)式中,k = k / C是一个与系统表面积成正比、并随表面辐

5、射本领及系统热容而变的常数,s 称为降温常数。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温差下,单位时间内因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而导致的温度变化量。单位:s-1。9及9分别表示系统的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e以相等的时间间隔At = 60s连续记录通电加热过程中系统温度,9,9,9随0 0 1 i n时间0,1 - At ,i - At ,n - At三t的变化。为求降温常数,切断加热电源后,仍连续000 n记录系统温度9 ,9 ,9随时间(n + 1)At , (n + 2)At ,mAt的变化。当可假定室 温不变时,对(T9.8)式求解,,并以降温过程中的边界条件: t = (n ;2)At及mAt时, 009 = 9

6、及9 代入,可得:n + 2m(19.9)1,9-9mk =ln me(n + 2 一 m 丿 A t9- 90n + 2e当时间间隔很小、以致可假定系统温度随时间作线性变化时,其在任一时间间隔内的平 均温度可写作:(19.10)9 =丄(9i 2 i -1将式(19.9)及 式(19.10)代入式(19.8),可求出系统在不同表面温度9 下, At 时间内由于i0散热而导致的温降A9,即:iA9 = -k(孑-9 )At(19.11)ii e 0式(19.11)对加热过程中所有的时间间隔求和,将式(19.10)代入并整理,可得整个加热过程 中由于散热而导致的总温降9,即:nA9-k 9 +(

7、9 + 9 )- n 9 A ti 20ne0i=1(19.12)将A9代入式(19.7),即可求出修正后系统的末温,。 nn三仪器用品包括物理天平(或电子天平),量热器,搅拌器,加热器(带有玻璃套管的电热丝,)数 字式温度计(-25.0Q 125 .0Q),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030V,03A,其使 用方法见说明书) 停表,烧杯,待测样品水及冰等。四实验内容1. 向量热器内加入适量(约/5)的水,称取其合质量m。将其置于量热器外筒内,1通电加热。调整加热电流适当,待电流、电压稳定后记录其数值充分搅拌后读取系统初渝, 同时计时。以At为间隔连续记录加热升温至断电停止加热(绚min),以及降

8、温过程(约 12 min)中系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加热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并注意观察电流、电压是否存在起伏。如有波动,应予记录, 并在最后取其等效平均值。2. 混合过程重新测量量热器中的水温T,迅速将准备好的、温度为9(0 0 )的冷水注入量ma a e热器(约至4/5 )内,使之混合。充分搅拌后读取其平衡温度。最后称取其总质量m。五. 注意事项1. 注意电路连接正确,以防电极接反而损坏仪表;2. “室温”应读取实验前、后的平均值;3. 量热器内注入待测样品水后方可接通电源,以防加热器玻璃套管炸裂;4. 实验过程中,应不断轻轻搅拌,以使温度计示值确能代表系统的表面温度;5. 加注冷水时,动作应

9、迅速,但不得使水溅出,以免影响测量结果;6. 正确使用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数字式温度计,注意维护停表及烧杯等;7. 实验结束后应将内筒擦干,并将其他仪器用品整理复原。六. 考查题1. 电功量热法的依据是什么?其基本实验条件在本实验中是怎样得到满足的?2. 0 是否系统通电加热前的温度?开始通电就计时、计温吗?何时开始计时、计温较 好?为什么?3. 为什么切断电源后系统温度仍会升高?如何判断系统已开始自然冷却?怎样才能把 k值求准?4. 读取初温前及自然降温过程中是否需要搅拌?为什么?读取及0,前要求轻轻摇0m 动量热器,这样做有何益处?5.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选取参数时应注意什么?混合时,加注冷水的温度及质量应如 何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