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59747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9.17第二章_静物简笔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静物简笔画(2课时)一、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 a.了解静物形体概括、简化、省略、线条疏密比照的概念。学习使学生掌握静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B.情感目标:a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与重要性。 b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体会写生的乐趣。C.技能目标:掌握这几种造型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画面当中。二、教学重点 :A.掌握概括、简化、省略、线条疏密比照的造型方法。B.第一课时:根本方法教学,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第二课时:写生简笔画的造型步骤、构图知识教学,使用线描的表现方法。三、教学难点: A.运

2、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引导法、讲授法、示X法。第一课时:第一节 静物简笔画的造型方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师生问候2、点评作业1、表扬好的2、讲评不足之处 线条构图造型3、复习、回顾3、静物简笔的表现内容静物画常是某些画种作根底训练的内容,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 静物简笔画以家用瓶罐器皿、花卉草叶、瓜果蔬菜、花布色布、丝绸呢绒、标本、小型工具等为描绘对象。 此外,根据画家的爱好,可把静物画的内容扩大到鱼蟹禽鸟、历史文物之类。甚至,除了风景画和人物画之外的大局部物体,都可以作为静物画描绘的内容。 静物画是各国家各民族各时代生产水平、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的客观反映

3、。有的物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如家具、家电用品大都是长方形,炊具、茶具等一般是圆形,书、报、杂志是方形,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是方、圆的组合等。 4、静物根本形的表现方法 1、正方形 2、长方形 3、圆形和椭圆形 4、三角形和梯形 5、静物形体的表现方法 1、正方体 2、长方体 3、圆柱体4、棱台、三棱锥和四棱锥二讲授新课:一、静物简笔画的形体概括1、为什么要进展形体概括1、外观不复杂,比拟简单 2、 形体感比拟强 分析 、讲解2、概括的方法1、 观察、分析、比拟,确定它的结构和比例关系2、 确定结构中的根本形体3、 画出来通过图例进展讲解 画面上各物体的形体比例应与实物同大

4、,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宜,各物体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易失真。 因此,对实物体积的大小与其画面的形象,应注意配合默契。二、静物的简化、省略1、简化把复杂的物体简单化2、省略把复杂的东西中不太重要的那局部省略掉即不画了。用两幅图进展比拟,让学生找出哪一幅是简化,哪一幅是省。三、静物简笔画中线条的疏密和比照1、线条的疏密1、 线条的多与少。2、 根据结构和表现内容的需要,有些部位线条用的相对多些,有些部位用的相对少些.2、线条的比照 线条的长、短、粗、细不同的变化 要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观察图片各线条的比照变化三课堂练习:1、分组临摹图例在讲授新课过程中,

5、学生根据图片逐步完成静物笔袋图例:形体概括线条疏密、比照教师黑板上边讲边演示学生完成后进展简单的讲评四课堂小结:1、形体概括2、简化、省略3、线条的疏密与比照五布置作业:1、结合上课内容,写生一X静物简笔画。第二课时:第二节 静物写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X好看的,为什么?生答:略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 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X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生答:略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学生讨论4、拓展阶段: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示X5、造型作画步骤:1、用取景框构图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画面上各物体的形体比例应与实物同大,以增加物体的真实感;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宜,各物体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易失真。 因此,对实物体积的大小与其画面的形象,应注意配合默契三课堂练习:1、静物写生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静物写生一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