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59606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二讲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练习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课时作业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

2、变,D正确。答案:B2(2018湖南株洲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或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幼苗解析: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是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的一半,不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如小麦(六倍体)生殖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A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叫三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叫单倍体,B错

3、误;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如四倍体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以用低温诱导处理,D正确。答案:D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花粉是单倍体B单倍体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D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二倍体植物的花粉是生殖细胞,A错误;四倍体植株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四倍体植株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可育,C错误;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答案:D4(2018安徽合肥质检)下列关于变异来源的叙述中,

4、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相同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变异解析:A项,DNA分子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缺失导致的基因突变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项,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项,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同染色体不分离都可导致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变异,D错误。答案:B5(2018河北唐山统

5、考)如图是蝗虫细胞中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下列关于此种变异判断错误的是()A对蝗虫很可能是不利的B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C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是染色体片段增加或缺失造成的解析:分析图形,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绝大多数是有害的;该变异可能是A1染色体部分片段重复导致的,也可能是A2染色体缺失部分片段导致的,基因增加或减少,但基因的结构不发生改变;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答案:B6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如下,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染色体片段。该变异类型为()A缺失B易位C重复 D倒位解析: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相应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

6、答案:B7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科学家发现牡蛎的精子可与减时期的卵母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则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解析:抑制第一次卵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而成的个体为四倍体,A错误;用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发育形成的新个体为单倍体,B错误;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7、,而去核的卵细胞中无染色体,利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个体为二倍体,C错误;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又有一个染色体组,受精后,若阻断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则三个染色体组共同存在于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新个体是三倍体,D正确。答案:D8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两只均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F1中()A雌果蝇中红眼占1/2B白眼雄果蝇占1/2C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6解析:由题意可知,控制红眼和白眼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

8、于X染色体上,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则后代雌果蝇中均为红眼,A错误;后代中白眼雄果蝇占1/4,B错误;双亲均缺失一条号染色体,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因此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C正确;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D错误。答案:C9(2018天津五区县联考)西瓜的有条纹对无条纹是显性,由基因D、d控制。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Dd)的地上部分,地上部分长成四倍体植株。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可见根尖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

9、体组B观察雄蕊内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现分裂前期细胞内没有形成纺锤体C雄蕊内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DD和dd,比例11D该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最多有2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解析:根细胞没有接受秋水仙素的处理,染色体数目不变,但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减数分裂前期细胞内形成了纺锤体,B错误;地上部分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基因为DDdd,因此雄蕊内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DDDddd,比例141,C错误;由于该植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DDDddd141,该植株自花传粉后代中,最多有2种表现型,5种基因型,即DDDD、DDDd、DDdd、Dddd、dd

10、dd,D错误。答案:A102N4N3N可以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从4N3N培育过程中需要使用秋水仙素B三倍体之所以无子,因为不能正常完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解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培育出三倍体的西瓜,该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秋水仙素,A错误;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因此不能正常完成受精作用,B正确;培育过程中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是遗传

11、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用四倍体的西瓜作母本,二倍体的西瓜作父本,经过受精而培育出的,D错误。答案:B11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解析:题图甲、乙、丙、丁中的变异类型分别是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和易位,A错误;三体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误;只有基

12、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均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四种可遗传变异均可发生,D正确。答案:D12从如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正确答案为()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图h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图e、g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a、b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c、f解析:据图分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图d、g,A错误;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图c、h,B错误;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a、b,C正确;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e、f,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8河南洛阳月考)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

13、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_,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型为_。(2)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_。若乙和丁杂交,则F1中正常眼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约为_。B基因表达过程中,其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是_。(3)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_。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

14、为_,请用遗传图解予以解释(要求写出配子,无须标出具体表现型,只需标明后代存活情况)。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乙图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丙图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丁图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1)乙果蝇是二倍体,细胞中含4对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2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由于不含同源染色体,且复制的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所以细胞的基因型为BBEE、bbEE。(2)根据染色体形态可判断,甲、乙为雌果蝇,丙、丁为雄果蝇,所以若想在F1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甲和丁。若乙BbEE和丁BBEe杂交,则

15、F1全部表现为正常眼灰体,且雌雄果蝇比例各占。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分布于细胞核中,所以表达过程中,其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在细胞核中。(3)丙果蝇的变异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所以变异来源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bb、ee、be 3种,比例为112。由于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为。遗传图解见答案。答案:(1)2BBEE、bbEE(2)甲和丁细胞核(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遗传图解:14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1)自然界中,油菜与萝卜存在_,无法通过杂交产生可育后代。(2)科研人员以萝卜和油菜为亲本杂交,通过如图所示途径获得抗线虫病油菜。F1植株由于减数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