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58252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措施手册1你08580479(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应急措施手册EMERGENCY ACTION MANUAL应急措施手册EMERGENCY ACTION MANUAL編制批准JIANDAGUOPENG DIAN GANG-目录-急用电话-3火灾应急措施-4地震灾害及其它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5急救现场处理-7触电的应急措施-8烧烫伤应急措施-10创伤止血方法-11搬运转送病人-13坠落、坍塌及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15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18中毒-20中暑-21眼睛救护-22化学品喷洒到皮肤上时的紧急处理-22急用电话外部电话火警119盗警/紧急警务110交通事故122医疗急救120燃气抢修电话95158供电报修投诉举报中心2132162自来

2、水报修电话2012092公司内部彭总6688彭副总6670顾厂长6690火灾应急措施(一) 减轻浓烟危害的方法 (1)大量地喷水,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 (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减少烟气的吸入,关闭或封住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减少浓烟的进入。 (3)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铺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烟火上行,人要下行。 (二) 火灾中烧伤的急救原则 1,一灭 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糗灭火焰。如

3、附近有水汇、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二查 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3,三防 防疼痛和休克。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应给予强力镇痛药。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剂,伴有脑外伤和呼吸道烧伤者,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影响呼吸。其他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吗啡、杜冷丁,以防中毒。严重烧伤很快发生休克。这时应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抗

4、休克。烧伤病人因灼烤出现严重口渴,不要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即每500毫升水中加50克葡萄糖(白糖也可),1.5克氯化钠(食盐也可),0.75克小苏打粉,0.03克鲁米那(苯巴比妥片),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200毫升,小儿每次100毫升。 4,四包 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包裹或覆盖,然后送医院处理。 地震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一) 地震对人的主要伤害 地震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塌方、煤气泄漏、触电、溺水和火灾。其中最多的致伤原因是塌方。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甚至掩埋或围困在土石、瓦砾之中,也有因为口鼻被砂土掩埋窒息而死。 (二) 救护措

5、施 (1) 首先快速清除压在伤者头面部、胸腹部的砂土和口中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缺氧窒息。利用各种器械救人,但不宜多人践踏,以防误伤。 (3) 轻拉伤员双足或双手从缝隙中缓慢将其拽出,注意保持脊柱水平轴线及稳定性。 (4) 从瓦砾中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遇颅脑外伤、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状态,大出血等危重症优先救护,尽快送医院。 (5) 外伤、骨折给予包扎止血固定。脊柱骨折者要正确搬运。 (6) 因地震的震动和恐怖心理,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可加重、复发引起猝死,对此类病人要特别关照。 (7) 开放伤口早期清创抗感染,并注射破伤风抗

6、毒血清。 应急响应原则: 服从命令听指挥。 保持冷静与秩序,迅速离开灾害现场。 不能只顾自己逃生,不顾他人安危,要勇于救死扶伤。 勇于保护国家、公司财产。急救现场处理 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到医院 。 、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 , 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 , 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安全负责人或经理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 、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 、呕吐物 、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7、 。 、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 、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 、 止 血 : 有 创 伤 出 血 者 , 应 迅 速 包 扎 止 血 , 材 料 就 地 取 材 , 可 用 加 压 包 扎 、 上 止 血 带 或 指 压 止 血 等 。 同 时 尽 快 送 往 医 院 。 、 如 有 腹 腔 脏 器 脱 出 或 颅 脑 组 织 膨 出 , 可 用 干 净 毛 巾 、 软 布 料 或 搪 瓷 碗 等 加 以 保 护 。 、 有 骨 折 者 用 木 板 等 临 时 固 定 。 、 神 志 昏 迷 者 , 未 明 了 病 因 前 , 注 意

8、心 跳 、 呼 吸 、 两 侧 瞳 孔 大 小 。 有 舌 后 坠 者 , 应 将 舌 头 拉 出 或 用 别 针 穿 刺 固 定 在 口 外 , 防 止 窒 息 。 、 迅 速 而 正 确 地 转 运 : 按 不 同 的 伤 情 和 病 情 , 按 轻 重 缓 急 选 择 适 当 的 工 具 进 行 转 运 。 运 送 途 中 随 时 注 意 伤 病 员 病 情 变 化。 抓 主 要 矛 盾 , 分 清 主 次 , 有 条 不 紊 的 进 行 , 切 忌 忙 乱 , 以 免 延 误。触电的应急措施常见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那些?原因有: 电器线路、设备检修中安全措施不落实(非电工任意处理、操作

9、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的电动工具等)。 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或焊钳误碰自身。 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私搭乱接、明线妨碍交通等)。 人员蛮干行为导致触电(如:盲目闯入电器隔离区、故意违章操作等) 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应急措施 迅速进行抢救(1)立即切断电源。可以采用关闭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或拉下电闸。救护人员注意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设法使伤员脱离电源。高压线需移开10米方能接近伤员。 (2)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首先,要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抢

10、救人员骑跪在触电人员身体上部(注意不要压在其身上),双手按在触电人员胸部上下反复按压,按压的速度每分钟30-40次,或按这样的速度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直至触电人员有心跳,有呼吸为止。心脏按摩,抢救人员双手按在触电人员的左胸心脏部位有节奏的按压,每分钟60-70次,直到有心跳为止。 (3)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触电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按操作规程用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烧烫伤应急措施(1)迅速将烧烫伤人员脱离现场,如果可以,剪掉身上的衣服。检查有无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官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注

11、意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感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注意: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2)一度烧伤或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然后涂以鸡蛋清、香油等,一般35日治愈。 (3)二度烧伤水疱未破,可先用冷水冲洗创面擦干,然后用酒清消毒针挑破水疱,放出脓水,局部涂以京万红、獾油烫伤膏,再用纱布加压包扎,23日更换一次,一周左右治愈。 一二度烧伤禁用粘性纱布,禁止在伤处涂敷油脂、紫药水等。(4)三度烧伤或头面部、手、脚、会阴部烧伤面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的1%,应用干净布单覆盖,尽快送医院急救处理。

12、 创伤止血方法(一) 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二) 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三) 动脉出血止血法 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1,指压法 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2,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方法是,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严禁使用铁丝、电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