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55748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比较邱少钊 郑辉利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福建厦门邮编:361004【摘要】目的 观察颈内与锁骨下入路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为临床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入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将102例输液港植入术患者 分为A组(颈内入路组)与B组(锁骨下入路组),两组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局部 麻醉后穿刺植入输液港,A组取右侧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上lcm以上任 何一点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躯体冠状面方向10-15,与矢状面35-45,与锁骨 成10-15,针尖指向气管或对侧的锁骨;B组取右侧锁骨外1/3距锁骨下3cm为穿 刺点,穿刺针贴锁骨下缘指向胸

2、骨上窝。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动 脉损伤、导管异常)发生率。结果A组置管成功率(93%)高于8组(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并发症发生率(13.3%)高于A组(5.2%),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入路应作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的首选 路径。【关键词】颈内;锁骨下;输液港临床上,颈内入路、锁骨下入路是常用的输液港置管方式。然而,由于国内 开展时间较短,目前对这两种入路在输液港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形成共 识。有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科于2009年至今所开展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02例 患者两种入路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102例需行输液港

3、植入的手术病人ASA IIII级,年龄1994岁,随机分为两 组,其中57例行颈内静脉入路输液港植入术(A组),45例行锁骨下静脉入路输 液港植入术(B组),穿刺置管均在手术室内完成。选用巴德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穿刺包,A组首选右侧,取后路穿刺:病人去枕 平卧,头转向对侧30-45 ,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上1cm以上任何 一点处,穿刺时避开颈外静脉,穿刺针与躯体冠状面方向10-15 ,与矢状面 35-45 ,与锁骨成10-15 ,针尖指向气管或对侧的锁骨。常规消毒铺巾, 1%利多 卡因局麻,用7号注射针头探查颈内静脉至回抽到暗红色血液,再用16号穿刺针 以7号针的方向进针,回吸到畅通

4、的静脉血时,固定针体,置入引导钢丝,退出 穿刺针,扩皮,沿导丝送入可撕脱的扩张鞘,经扩张鞘送入输液港导管至下腔静 脉,移去扩张鞘,导管回抽见血后肝素水冲管。在锁骨下窝处切开3 cm左右皮肤, 制作囊袋,从囊袋切口至穿刺点局麻后做皮下隧道回拉导管,剪断体外多余导管, 连接硅胶导管与注射座,输液港注射座放入囊袋。缝合切口,包扎。B组:病人 去枕平卧,头稍转向对侧,穿刺点选择在右侧锁骨外1/3距锁骨下3cm处,用7号 注射针局麻后,穿刺针贴锁骨下缘指向胸骨上窝,回血通畅,置入引导钢丝,退 出穿刺针,扩皮,置入输液港导管鞘,其余操作同颈内入路。观察两组一次置管 成功率与并发症(动脉损伤、导管异常)发生

5、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采用x 2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组45例中,35例成功;A组57例中,53例成功。A组置管成功率(93%)较8 组置管成功率( 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57例中,有3例误穿动脉。B组45例中,有1例误穿动脉。B组置管后发现2 例导管异位,1例18月后出现导管异位;1例穿刺过程出现导管夹闭,1例使用过 程中出现轻度导管夹闭。两组均无气胸、血胸、空气栓塞、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B组并发症发生率(13.3%)较人组并发症发生率(5.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

6、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 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自1982年首次报道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以 来1,三十年的临床经验表明,与其他静脉通道相比, 输液港留置时间长、维 护间隔时间长, 感染率低,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目 前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输液港置管方式有颈内入路、锁骨下入路、股静脉入路、头静脉入路等,其 中,股静脉入路护理困难且感染率高,头静脉入路操作难度大,在临床中开展较 少,因此,颈内入路、锁骨下入路成为临床常用的输液港置管方式。由于锁骨下穿刺点靠近囊袋位置,隧道极短甚至无需隧道,操作较为便利, 因此锁骨下入路目前仍然在输液

7、港置管中大量使用23。然而导管夹闭综合征是 其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导管经第一肋骨和锁骨之间的狭窄间隙进入锁骨下静脉时, 受第一肋骨和锁骨挤压而产生狭窄或夹闭而扭曲, 严重时可致导管损伤或断裂, 主要表现为回抽、冲洗及注射困难,若狭窄严重,导管损伤或断裂应立即拔管。常 规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为锁骨中、内1/3界点,此处锁骨下静脉与锁骨并行, 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输液港植入为避免导管夹闭综合征,选择的锁骨下 穿刺点在锁骨外1/3,这进一步增加了穿刺难度,降低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即便 采用锁骨中、内1/3界点穿刺,由于解剖上的个体差异,临床操作过程中也无法 完全避免导管夹闭综合征。本实验10例锁骨

8、下入路失败患者中, 1例患者穿刺过 程顺利,但扩张鞘置入后导管无法置入,拔出扩张鞘后见其中部2-3cm被完全夹 闭;1例患者术后输液过程中液体流速慢,手臂外展后即好转,拍片未见异常, 考虑导管1级夹闭。此外,导管异位是输液港另一严重并发症,本研究35例成功 的锁骨下入路置管患者中,术后拍片发现2例异位至颈内静脉;1例患者置管18 月后,再次入院化疗发现导管异位至右侧颈内静脉,且导管内血栓形成。颈内静脉管径平均为1.3cm,较锁骨下静脉粗大,解剖位置变异较少,后路颈 内静脉穿刺具有穿刺快速、操作容易、拔管后静脉恢复快等优点。本实验中,其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也证实了这点。然而后路多属中低位的颈内静

9、脉,其深度、 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和动静脉夹角均显著减小, 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重叠覆盖 程度则显著增大4,因此,后路颈内入路穿刺最常见并发症是误穿动脉,本实 验中A组有3例出现误穿动脉也体现了这点。综上所述, 在输液港植入过程中,经颈内静脉入路置管虽有误穿动脉可能性, 但比例较低,且其穿刺成功率高, 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掌握, 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输液港穿刺置管径路。参考文献1 Niederhuber JE, Ensminger W, Gyves JW, et al. Totally implanted venous and arterial access system to replace external catheters in cancer treatmentJ.Surgery,1982,92:706-712.2许立超,李文涛.DSA引导下胸壁完全性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总结J中国 癌症杂志,2010,20(7):557-558.3孔健,窦永充.锁骨下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及临床处理J放射学实践,2010,25(5)553-555.4陆利冲,汪小海超声下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间解剖关系的研究J医 学研究杂志, 2010, 39(11):111-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