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52536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层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内层定义:利用板料基材,通过铜层图形蚀刻,各层板料图 形及覆铜膜对位,在受控热力的配合下形成层间压合,经修边处理后 完成内层制作流程,为外层线路之间的导通提供依据。层压定义:将铜箔、PP(Prepreg)与氧化处理后的内层线路板, 压合成多层基板.氧化处理的作用:A.增加与树脂接触的表面积,加强二者之间 的附着力B增加铜面对流动树脂之润湿性,使树脂能流入各死角而 在硬化后有更强的抓地力。C.在裸铜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钝化层以 阻绝高温下液态树脂中胺类对铜面的影响内层氧化处理可分为:黑化和棕化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层 压黑化与棕化的区别。黑化工艺:它是一种氧化处理在碱性介质中的一种

2、化学反应, 使得树脂与铜面的接触面积增大,结合力加强。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使 用强氧化剂亚氯酸钠(NaclO2)、高锰酸钾(K2MN04)等,以NaclO2 化学反应为例:4Cu+NaCLO2 2Cu2O+NaCL2Cu2O+NaCLO2 4CuO+NaCL黑 氧 化 处 理 的 产 物 主 要 是 氧 化 铜 (CuO) , 黑化层因液中存有高碱度而杂有Cu2O,此物容易形成长针状或羽毛 状结晶。此种亚铜在高温下容易折断而大大影响铜与树脂间的附着力, 并随流胶而使黑点流散在板中形成电性问题,而且也容易出现水份而 形成高热后局部的分层爆板。黑化因结晶较长,厚度较厚,一般铜面 的瑕疵较容易盖过去而能

3、得到色泽均匀的外表。但光面的黑化层却容 易受酸液之侧攻而现出铜之原色,有些人认为黑化的产物是氧化铜和 氧化亚铜,这是业内的一些错误论调,经过分析,可以测定铜原子和 氧原子之间的结合能,氧化物表面铜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比例;有清晰数据和观察分析证明黑化的产物就是氧化铜,没有其他成分。 氧化物的重量可以通过重量法测量,一般后控制在 0。2-0。5mg/cm2氧化物的针状结晶的长度以0. 05mil(l 15um)为最佳,此 时的抗撕强度也比较大,黑化因结晶较长厚度较厚,一般铜面的瑕疵 较容易盖过去而能得到色泽均匀的外表。抗撕强度1oz铜箔按照2mm/min的速度,铜箔宽1/8英寸,拉 力应该 5 磅

4、/英寸以上抗撕强度取决于树脂对该氧化物结晶结构的填 充性,因此也与层压的相关参数和树脂pp的有关性能有关。黑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缺陷,黑化层较厚,经PTH后常会发生粉 红圈, 这是因 PTH 中的微蚀或活化或速化液攻入黑化层而将之还原 露出原铜色之故。对于粉红圈的处理又分为还原法和溶解法,其解决 方法是提高黑化膜的抗酸能力,但是整个生产成本明显增高。棕化 :棕化过程是铜在一种酸性的介质中的一种化学反应,棕化处 理的产物主要是氧化亚铜(CU20),棕化层则呈碎石状瘤状结晶贴铜 面, 其结构紧密无疏孔, 与胶片间附着力远超过黑化层, 不受高温高压 的影响, 成为聚亚醯胺, 另外氧化亚铜膜具有致密、完

5、整、均匀提供一 致性的粗糙度,为下一步有机金属转化膜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结构。不 过处理时间长或温度高一些会比较均匀。事实上此种外观之不均匀并 不会影响其优良之剥离强度 . 一般商品常加有厚度仰制剂及防止红 圈之封护剂使能耐酸等。棕化工艺主要药水作用: 微蚀:增加铜面附着力,达至粗化铜面的效果。 除油:通过碱性化学物质将铜面的油性物质,氧化膜除去。 预浸:为棕化前提供缓和及加强药物的适应性前处理。 棕化:在铜表面通过反应产生一种均匀,有良好粘合特性及 粗化的有机金属层结构(通常形成铜的络合物)。棕化的优点:工艺简单、容易控制,棕化膜抗酸性好, , 棕化 层则因厚度很薄,较不会生成粉红圈。内层基板铜箔毛面经锌化处理与底材抓的很牢。棕化缺点:结合力不及黑化处理的表面。黑化或棕化工序的作用就是粗化铜表面,增大结合面积,增 加表面结合力。两者都有优点及缺陷,工厂务比结合生产能力给予适 应的生产工艺。目前最常用的及普遍的是棕化方法。王磊2010-1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