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52117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 文题 目 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 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 专 业 工程管理 班 级 08级工程管理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 11 月 26 日目 录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2(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2(二)、多因素推动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3(三)、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显著5(四)、我国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将长期存在6(五)、积极应对和引导劳动力成本变动8二、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9(一)、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10(二)、事前控制目标成本的管理10(三)、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10(

2、四)、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11(五)、事中控制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11(六)、加强业内管理12(七)、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12(八)、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13(九)、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要效益14三、国内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14四、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16(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16(二)、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材、机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16(三)、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17结束语:18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研究舒慧 摘 要:现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供大于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职工工资为主

3、体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间接成本呈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显著升趋势,积极应对和引导劳动力成本变动。施工企业在组织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费用及人工、管理费用,所有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该工程的生产成本。对成本持续上升我们应做到事前控制;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事中控制;加强业内管理;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要效益。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上升、供大于求 建筑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劳动力短缺最直接影响到的是成本上升,对建筑企业成

4、本控制带来一定压力。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反映了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成本控制环节众多,一般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在此浅谈建筑业劳力短缺及成本持续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预算编制的影响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突出表现在工资水平的增长和社会保险费用增加等方面,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相对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

5、。(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 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突出表现在工资水平的增长和社会保险费用增加等方面,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相对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 1、以职工工资为主体的直接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 直接成本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到1997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约为4.86%,低于同期人均GDP增长(年均8.99%);第二个阶段(1998年至2006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2.87%;高于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年均8.36%)。 2、以社会保险

6、为主体的间接成本呈上升趋势 社会保险费用占我国劳动力成本的20%左右,约占间接成本的60%。随着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体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各项保险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中所包含的社会保险费用也相应增加。如2006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达到66%,比2002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二)、多因素推动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1、生活成本上升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内在动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物价上涨也较为明显。根据数据显示2003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2%、3.9%、1.8%、1.5%、4.8%。虽然CPI上升幅度不大,但一方面粮、菜、

7、水电等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如2007年食品价格上涨12.3%);另一方面未计入指数的商品房价格大幅上涨(如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上升幅度远远超出CPI所反映的程度。生活资料价格上涨之外,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成本也不断攀升,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 2、劳动力需求增长和供给结构性短缺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触动因素 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价格,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从需求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持续的就业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都维持在10%左右的高增长率,而广东、浙江等

8、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其经济增长更是强劲。据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增长将保持在10%以上,“十二五”期间也将在9%左右。从劳动力供给来看,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长明显趋缓,预计年均增长从2008年的1000万人左右下降到500万人左右,劳动力供求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人口众多,但低端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技术工人短缺现象普遍存在,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3、政府规制和政策调节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直接推动力 我国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政府在改善民生、尤其工资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规制,都将直接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劳

9、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为劳动力成本的合理上升提供了制度支撑。 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从1994年开始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颁布了最低工资标准,到2003年底,各省(市、区)平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近4次。2004年初,劳动保障部颁布新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以确保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此后,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频率明显加快。工资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建立职工工资形成和正常增长机制已经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协调劳资关系的三方机制、集体谈判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也趋于形成,企业职工、特别是

10、一线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的现象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望从根本上推动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还将不断提高,根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力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也就是说,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必然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4、经济全球化是劳动成本上升的外在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长期因素,其作用取决于全球经济形势、经济分工以及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一方面,全球化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需求;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进出口额都大幅度增长,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动了我国劳工标准的提高,

11、其中对劳动力成本产生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就我国目前的劳工状况而言,要达到其要求,劳动力成本会大幅增加。 (三)、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显著 1、部分地区劳动力短缺是对劳动力市场价格长期扭曲的修正 劳动力价格上升并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到来。在改革开放之初、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情况下形成的低工资增长缓慢,已经远远低于合理的市场价格范围。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在2000年之前的十几年间几乎保持不变,而同期物价水平却不断攀升。因此,较低的工资水平已接近劳动力价格下限,甚至已低于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成本。即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仍然存在,农

12、村居民实现转移就业的可能性也大幅度下降,也因此出现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劳动力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就是一种必然结果,既是对长期低工资的一种补偿性增长,也是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的回归,但却不代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反转。 2、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供给压力并存,岗位空缺与劳动力过剩并存 自上世纪末期开始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是与劳动力供给的高速增长并存的,也导致岗位空缺与劳动力过剩并存。劳动力短缺一般发生在高度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传统制造业:从企业需求方看,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利率变动、税率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已经处于较低的赢利水平,劳动力成本提升空间有限。从劳动力供给方来看,生活

13、成本上升,提高工资水平是必然要求;其次,国家“三农”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农民务农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另外,西部大开发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农民外出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从政策环境来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支持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要求,提升了劳动力对工资水平的预期;最低工资标准、集体谈判、社会保障等规制和政策也切实提高了劳动力成本门槛。 3、2020年劳动力供大于求格局依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优势依然存在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中国劳动力资源(16岁以上人口)在今后20年间将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约为12亿人。其中2008年之前是劳动力资源快速增长时期,年均增加1000万人以上。

14、其后劳动力资源增长趋缓,但2030年之前仍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低增长。即使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岁,女1655岁)看,2015年之前仍会保持年均0.7%的增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意味着持续增加的供给压力。 (四)、我国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将长期存在 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取决于劳动力价格水平,一方面还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各国制造业雇员工资水平,我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分析。 1、从建筑业工资水平来看,中国劳动力成本处于较低水平 建筑业雇员工资水平高的国家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雇员小时工资水平一般在15美元

15、以上。其次是新兴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小时工资水平接近10美元。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如马来西亚、墨西哥等,一般在2美元左右。与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建筑业工资水平较低:比较发达国家,约为德国的1/24,日本的1/22,美国的1/21;比较新兴国家,约为韩国的1/13,新加坡的1/12;相较发展中国家,约为马来西亚的1/4,巴西的1/3,墨西哥的1/3。 2、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保持建筑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转变增长方式、保持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是核心要素。以上分析可见,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长期的低工资为成本上升提供了空间;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成本上升提供了支撑。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较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并超过了印度、越南、蒙古等国家。劳动力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