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471583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浬浦镇中 周淑文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髓,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涉及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老式文化。”我们确立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进行初中语文诵读教育研究,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发明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她们的文化底蕴,提高她们的品性灵气。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典型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蕴含着

2、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种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老式,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规定我们的新一代具有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人文精神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教育部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原则(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个底本可以概括为崇高的情操、良好的修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初中阶段是人成长的又一核心时期,进行典型古诗文诵读活动

3、,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老诗人圣野说:“一种自幼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可是,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一浪浪各国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孩子接触了不少她国的文化。孩子们看日剧,追韩流,常英文韩文日文歌曲,而对于我们民族艺术瑰宝古诗更是知之者甚少,或仅能吟诵十几首,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爱慕却主线无从谈起。常此以往,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岂不要烟消云散了?纵观我校语文教学在诵读方面普遍存在某些问题:1、大多数学生是住校生,在校时间长,但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阅读层次较低。、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教师对诵读结识不够、诵读方式

4、单一等,使诵读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中的单薄环节。但是,从去年下半学期开始,我校环绕“营造书香校园”目的,编辑简介校园里似的校本教材,并由省政府拨款建立了校图书馆,这为普及和推广诵读典型美文发明了良好契机。因此,开展典型诵读的研究,适应我校学生的发展规定,很有实际研究价值。二,课题的简介1、 两个概念的明确:(1)典型古诗文:在我校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典型古诗文的内涵界定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诵读:诵读在国内老式蒙学中,是先生教给蒙童的重要读书措施。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一诗:“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

5、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苦。”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诵读。意思是说,读书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思考问题就不会分神。眼睛看到即在口中诵读,耳闻自己的诵读声即潜心思考和记忆,就好比品味甘美珍异的食物。这样读书,一遍可以赛过十遍,并且还不至于太劳累。诵读有如下几种特点。一方面,诵读更注重一种“熟”字。 另一方面是要“精思”。三是更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 研究中明确的任务:根据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大纲中对阅读,朗读和背诵的规定,在课堂上多朗读,尽量运用多种朗读的形式,例如吟诵,朗读,默读,分角色读,背诵等等,丰富学生语言感知的途径,优化诵读在学生干支语言过程中的作用,将诵读真正引入课堂。并明确如何选用适合目前的

6、学生读的内容,如何定量以及如何结合现现代名家名篇,为学生毕生打下厚实的文化与精神底子,这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三课题构成员及课题实践年段课题负责人:周淑文课题小构成员:郦丽芳金飞英 徐小斌 宋其伟 年段:九年级四研究的理论根据1.生理医学理论: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她指出,诵读典型的过程类似唱念,眼睛看文字与念唱的律动刺激和启动了右脑,而辨别字形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同步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动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长25倍。中国古代文化典型自身属于“意念的知识”,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教育心理学:在青少年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

7、的储藏,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本。可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将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储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只能有积极的增进做用。3心理学理论: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一种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的。一至三岁即有明显发展,三至六岁进展更为迅速,六到十二岁则为毕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岁达到记忆力最高峰,后来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初中生的记忆已经进入下滑阶段,若不能及时掌握这个转折点,记忆将进入退化阶段。诵读古代典型半年到一年之后,约有的小朋友也许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而一旦错过良机,则会导致终身遗憾。名家之言:(1)吕

8、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的,二是纯熟。要对的必须善于摹仿,要纯熟必须反复实践。”(这里说的“摹仿”和“实践”,就涉及要读好“典范的白话文”。笔者)“在我看来,目前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语文课既然重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当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当压缩到最低限度。”“解说之外,可以诵读课文或者做别的练习,可以指引课外阅读。”(有关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结识、有关语文教学问题)(2)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同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

9、、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措施。目前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视讨究,也不忽视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并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精读指引举隅前言)五:课题研究的目的实验目的:根据中学语文学科特点,通过开展语文实验,确立研究语文诵读的基本途径,优化学生语言理解与感知,摸索出一条以读代讲,以读带讲的语文课堂教学新途径。培养目的:让学生结识到诵读是一门语

10、言艺术,激发她们想读,敢读,肯读,乐读的爱好,以读带思,做到从思考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领悟,增进理解,鉴赏,体现等多项能力的运用。六课题研究有关实践和措施1.诵读活动形式的实验摸索。诵读教学目的是对的、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只求记忆,对诗文的理解不作硬性规定,学生悟多少算多少,为了避免学生因反复记忆而感枯燥乏味,课题组教师群策群力,想方设法,积极摸索诵读教学的新途径,尽量借助多种游戏、竞赛等鼓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如:同窗间互相检查,教师定期抽查,分组开展古诗名句对句比赛等,使学生对诗文诵读保持了长期不衰的爱好。我们做了如下某些有益的尝试: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典名文和名著等内容的

11、学习和诵读,使每个学生在诵读典型诗文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美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爱她人、爱自己的人生道理。选用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增广贤文等作为我校的诵读教材,按必背篇目和推荐篇目,分级逐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我们的典型诗文诵读时间重要是在如下“五个每”中“挤”出时间进行:(1)每天从早读课中挤出20分钟进行诵读。(2)每节课从课前准备中挤出3到5分钟进行诵读。(3)每天晚上从休息前挤出分钟进行诵读伙伴寝室诵读。()每周从课表中挤出两个学时作为

12、典型诵读课进行诵读。()每月从课堂中挤出一种下午进行年段性的集体诵读。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派原则,分单元进行诵读典型诗文,保证诵读的“质”和“量”。我们通过教室内教育电器设备建立了一天的感受典型环境:、清晨,“名家诵读五分钟”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2、“晨读一刻钟”中,学生进行典型诗文诵读;3、午间的“典型音乐欣赏一刻钟”中的音乐陶冶着学生心灵;4、“精读弟子规、常礼举要”熏陶着学生的思想和礼仪、“习字一刻钟”中,学生感受着书法艺术中的独特神韵和魅力 、下午的“读书时间”,学生在书海漫步,浸润在书香之中。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枯燥的古诗背诵多样化、爱好化。课堂教学

13、模式的研究。与此同步,诗词学习的目的和着重点在积累和感悟,教学的总规定应当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具体地说,教学中要做到一“虚”一“实”:词语、诗句理解要“虚”“似懂非懂、雾里看花”即可;而朗读必须真真切切,背诵规定扎夯实实。研究措施重要有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开设校本课程,辅助诵读典型美文,学校营造的有浓厚典型诵读的校园环境。制定典型诵读方案,强化对古诗文诵读的效果,做到定期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典型诵读课真正纳入我校的课程管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诵读状况进行评价。七.课题研究重要阶段准备阶段:10月-1月成立课题组,完毕课题论证,制定实行

14、方案。实行阶段:1月-3月(1)完毕课题设计,拟定典型诵读范畴。(2)课题开题,完善方案,拟定实验班与参照班。(3)制定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教育实践活动。(5)举办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行研究。(6)资料收集整顿,建立档案。总结阶段:4月-5月 整顿资料,完毕课题总结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八、课题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影响1.重要成果本次的课题研究实验(涉及课题立项前的前期准备),我们获得的重要的成果有:(1)拿出了一套成型的诵读材料;(2)创新出多姿多彩的诵读活动方式(在上文中已有提到,不再反复);(3)通过扎夯实实的初中语文诵读课题研究,摸索出一套具有本校

15、特色的诵读课堂教学模式,九年级诵读教学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借鉴,实验摸索出不少诵读课堂教学模式:舞台表演式:合用篇幅较长的诗词,教师写好串词,选出男女领诵,分派好各角色读哪些句子。有领诵,有齐诵,尚有男女分开读,加上动作,配上音乐。教师稍加指引后,放手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分派角色,自己彩排练习再表演。主题诵读式:一节课环绕一种主题(如爱国、思亲、友谊)学诵多首诗词,例:“家国恨”主题的一节课,教师就指引学生朗读了春望石壕吏等多首爱国主义诗词。游乐活动式:以猜谜(出示一幅画或做几种动作猜是什么诗)、比赛、抽签、表演、改写仿写诗作等游戏形式学诵古诗。课文拓展式:联系课文学诵有关诗词。(4)构建校园典型诵读场。 以初中语文课程原则“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基本篇目,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接触和理解千古流传的文化典型。在此我们配以优雅的古曲,诵读古诗的琅琅书声,在校园里此起彼伏。(5)研究活动使我们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了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发明性地选择、使用典型诵读材料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略的能力和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