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41534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的成因及对策 多年来,我们在对机关的审计实践中发觉,部分机关应收账款数额大且长久挂账,形成呆账、滞账,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所以,机关应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一、机关应收账款呆滞损失形成的原因1、机关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财政部令第36号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措施,给予机关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实施详细日常管理的重担,要求其负责对本单位出借资产等进行保值增值。实际工作中,忽略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尤为突出的是单位资金随意大量借出,且只管借出,不论收。2、对应收帐款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审计中我们常碰

2、到这么部分单位,只要领导同意签了字,不论对方的信用情况怎样,也不论是否合规,就能够将大量资金借出。而领导出于多种原因,或因上级打招呼,或因亲朋挚友关系,或从利益出发等,只顾签字,财会人员只顾付款记账,其结果是长久挂在账上无人过问。某一仅有4人的机关1997年至1999年借出资金138万元,至今挂在“应收款”中无人问津。3、行政机关领导变动频繁,新官不理旧账。因为行政机关的责任人伴随当地政府换届而不时地变动更换,有的调走了,有的甚至成了上级,造成新任不愿管在前任领导任职期内发生的债权债务,于是,一任交一任,其结果是活账变呆账,呆账变死账,一大笔空数字永久摆在账面上。某教育主管部门下设的一个二级单

3、位,由前任转下来的应收账款竞达成上百万元,因为时间长了,很多债务人不知去向,即使现任领导想管也是难上加难。4、机关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缺位。我们在审计中发觉,部分机关的财务人员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无从谈财务管理。这和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相关,有的单位将老弱病者安排到此岗位,有的则将关系户和领导干部家眷安排担任此项工作,财务人员不具有对应的资格和技能,政策不熟,业务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单位应收账款长久不对账、不催收,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现象,财务管理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5、行政机关“一支笔审批”一把手说了算。我们曾向部分单位的人员了解成因,回复竞如出一辙,反正是一

4、把手说了算,一把手说借给谁就借给谁,借出多少就多少,收或不收,何时收?也由一把手定夺,反正是国家的,不借出去或借出去收不回来全部一个样。这里所指的一把手,有机关的,也有主管部门的。在这种认识状态下,国有资产岂能安全完整?6、监督缺位,监督不力。根据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措施要求,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是机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但实际情况表明,有些主管部门不仅没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反而把所属机关当成自己的“自留地”,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不少呆账死账所以而形成。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则因机关“小”、资金量少,受人力、时间所限,使不少机关成为被监督遗忘的角落。二、对策为了规范和加强机关国有资产管理,

5、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1、机关应依据财政部令第36号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措施,制订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详细措施,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过失追究,同时自觉接收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2、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国有资产利用行为的风险控制。一是机关及其主管部门的领导应首先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增强国有资产利用行为的风险意识;二是机关的财务人员在绷紧风险意识这根弦的同时,还要为单位领导当好管财理财的参谋。3、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纳入党政领导和部门责任人政绩考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增强主管部门和单位责任人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责任心。4、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相关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的约束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