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36686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顶管及沉井施工方案姓名:林丹妮 指导老师:兰冰编写2014. 04 .29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及方案选择工程名称:某污水管道工程建设规模:管道全长4532m。工程范围:完成本项目本工程明挖施工、顶管施工、管道基础处理、污水管道安装敷设、 新建工作井、接受井、检查井、沟槽回填、施工便道、路面恢复等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 及招标过程中所发出的相关文件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工期要求:施工总工期 180 日历天。2、工程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露,线路分布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土层依次为人工填土层( Q4m。、海陆交互 相沉 积层(Q4mC、冲积层(Q4aD、残积层(Qe1)。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丫 53)

2、。其野外 特征按自上而下顺序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1)( 2 )、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3)、冲积层(Q4a1)( 4 )、残积土层( Q4e1)( 5)、燕山期花岗岩(丫53 )3、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砂层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埋藏于冲积砂层中,地下水位埋深一般0.6-2.0m, 标高为 0.32 ?1.46m。由于本路段砂层连续分布,且厚度较大,透水性好,故水量富。由地表降雨及上游地下水迳流补给。 本场区的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 对砼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4、 圆形工作井接收井本顶管工程根据设计图纸,设16 座工作井和 17 座接收井,大部分工作井净空尺

3、寸为 6.5m, 个工作井向两个方向两次顶进;接收井净空为 4.0 m 。工作井和接收井采用机械挖土的沉井方法进行施工, 最后施工垫层、 集水井、 底板、 后靠背。 施工工艺选择: 经调查分析,该排水管铺设拟采用密封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进行非开挖施工。二顶管井的施工方案1. 简介: 顶管井工程根据设计图纸,设16 座工作井和17 座接收井,工作井净空尺寸为 6.5m ,一个工作井向两个方向两次顶进;接收井净空为 4.0 m 。因此该工程决定工作井与接收井均开挖至 8.5 米。2. 施工方法: 由于管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淤泥夹砂层,地下水位高,这种地层在受到扰动时容易发生 流沙现象;且开挖深度为 8

4、.5 米,如果采用大开槽方法修建深埋构筑物会遇到很多困难, 因 此此工程采用沉井方法施工。又工程位于现有道路两侧,道路两侧为住宅区、厂区、商铺、鱼塘、河涌等,且施工中必须保证道路畅通及顶管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又第一层为人工填土层,所以井管在原地面制 备。沉管施工方案选择:由于该工程处于严重的流砂地层中和渗水量大的砂层,以及地下水无法排除或大量排水会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生产的情况。 又因本工程地面易产生严重的 流砂,故沉井下沉应选择不排水下沉。3. 工艺流程:(12) 基坑测量放样一基坑的开挖一刃脚垫层施工一立井筒内膜和支架一钢筋绑扎一立 外模和支架 f 浇捣混凝土 f 养护及拆模f 封砌预留孔

5、 f 不排水下沉f 沉井下沉中的纠偏 f 沉井圭寸底4. 主要工序施工要点(1) 基坑测量放样根据沉井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所揭示的地质情况,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2 米,沉 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 2米,基坑边坡采用1:1 o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 中心坐标定出 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2)基坑的开挖挖土采用1m3的单斗挖掘机,并与人工配合操作。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 整和干 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3)刃脚垫层施工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4)立井筒内模

6、和支架由于顶管沉井高度达8米左右,因此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按装。井 筒模板 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刃脚踏脚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宽度与刃脚同宽。井身内模支架采用空心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撑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性。(5 )钢筋绑扎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且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预制构件中的主钢筋均采用对焊,钢 筋接头 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9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叉点应用 21井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

7、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待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6)立外模和支架钢筋绑扎验收后,应进行架立外模和支架。井壁内外模用串心螺丝固定,串心螺丝采用 ? 16 勺圆钢,中间设置止水片,两端设置铁片控制井壁厚度尺寸,圆钢两端头上较成螺纹,用定制钢螺帽固定,拆模时拆去钢螺帽,害去外露部分,再用同标号防水砂浆二度抹平,确保不渗水。外模支架必须稳、牢、强,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7 )浇捣混凝土混凝土的浇捣。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

8、,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可将输送管的软管直接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1米左右,保证混凝土不离析。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混凝土在捣振时应随时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跑模。 井身浇捣混凝土分三段施工:工作共一一总高度为8.3米,分三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4米; 第二次浇捣高度3.0米;第三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 2.6米。地面以上用M10砌筑30cm高 24

9、0砖墙。接收并一一总高度为8.3米,分三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4米; 第二次浇捣高度3.0米;第三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 2.6米;最后在地面以 上用M10砂浆砌 筑30cm高240砖墙。采用分段浇捣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施工缝做成凸缝,并在后浇时将 连接处 的混凝土凿毛,并用水清洗干净,浇捣时先用12%勺UEA砂浆座浆,然后轻倒第一层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以免形成蜂窝,影响沉井的质量。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 好混凝 土的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8) 养护及拆模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

10、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 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和污染。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3? 4天内进行。 封砌预留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 内不渗 水。(10 )不排水井管下沉(本工程是采用边浇捣边下沉做好下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方可拆模,拆除模板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外观检查,下沉前,须将井筒内的满堂架全部拆除。沉井下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后 方能开始挖土下沉。在井面上搭

11、架放置冲抓锥或用吊车配合抓斗先挖掘井内中央部分的土体,沿沉井刃脚四周保留土堤,使沉井挤土下沉,再续挖刃脚周边的土堤,如此往复,最终使沉井底面形成锅底。当锅底比刃脚低11.5M时,沉井即可靠自重下沉,因为要穿越淤泥夹砂层,所以在粘质土或中粗砂层中,刃脚下土体不会向中央塌落,则应配以射水管松土。即用高压水泵将高压水流通过进水管分别送进沉井内的高压水枪和水力吸泥机处,利用高压水枪射出的高压水流冲刷 土层,使其形成一定稠度的泥浆汇流至集泥坑,然后用水力吸泥机将 泥浆吸出,从排泥管排出井外交土处。 注意:应保持沉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 1 ? 2m(11)沉井下沉中的纠偏1.加强沉井过程观测和资料分析,发

12、现倾斜及时纠正; 2.严格控制沉井制作尺寸,使偏 差在允 许范围以内;3.从倾斜高起的一端,也就是从土质硬的一端挖土,同时向土 质 软的一端;递减 挖土深度逐渐开挖,使沉井两端基本保持在同一水 平面上,这样沉井就 由倾斜逐渐摆平。(13 )沉井封底采用提升导管法,与管可按扩散半径均布置在井内,上部带有装料漏斗,间距一般为2.5? 4ml深点应布置有与管。与管骨料多 采用细砂粗细骨料之比为1:1 ? 1:1.35 ,坍落为1820mm ?灌注先从 低点开始,当混凝土表面与左右基底相平后,再开始其余导管的同 时灌注,避免混凝土从上往下流淌。采用多与管同时灌注混凝土,每根与管的灌注强度应不小于5?

13、I0m3/m2,相邻两管混凝土的高差不得 超过管距的1/15? 1/20混凝土 灌注应连 续同步进行。应避免一根导 管单独进行灌注,防止分层软弱混凝土被遮盖,造成封底混凝土内形 成很多灌弱夹层和斜搓接缝,影响质量。?顶进方案1简介:因为该工程地表降雨及上游地下水迳流补给,地下水富,地下水位埋深一般0.6-2.0m且顶管施工精度要求高,管道要从桥梁、其它市政管线、路面、河道等地面结构物下面穿过,地面构造物不能受顶管影响,而管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淤泥夹砂层,在管道施工范围的路面下有给水管、通 信电缆、高压电缆等管线, 且管道长4532m故此该工程考虑用泥水平衡式顶管进行非开挖施工。 该顶进工程的主要

14、工程量:序号井段管径长度覆土厚度管道所在层地 质情况1W4-17 #? 45#D15002221m5.0m6.5m淤泥夹砂层2W4-45 #?配水井D1650861m6.0m8.4m淤泥夹砂层(2)管材的选择:地表降雨及上游地下水迳流补给,本场区的地下水对硅结构无腐蚀性,对硅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所以该工程选择用玻璃钢夹砂管(简称 GRPT)。GR颜管管接头选用“ F”型连接型式, GRR1接管箍带橡胶密封圈。为了减少顶进摩擦力,每三节设置一节带有注浆孔顶管,注浆孔设置在顶管中间,同一断面3个注浆孔,相互间隔120 ,注浆孔由外套管、单向阀和丝堵所组成。 2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一井下与轨机架

15、、液压系统、止水圈等设备安装一地面辅助设施安装一顶管掘进机吊装就位一掘进机出工作坑一正常顶进 3顶力的计算: 最大推力计算,采用经验公式,按最大顶距170米计算:F=F1+F2上式中:F总推力;F1 一端阻力;F2一侧壁摩阻力;F1 = n /4X D X P 式中k管外径; P控制土压力;P=Ko2 丫 2 Ho式中:Ko 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襄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高度,取值 6.5m 丫一土的重量,取1.9t/m3F2= n D2f2L式中:f管外表面综合磨擦阻力,根据地质助察报告,取值 0.40T/m2 匚一管外径 L 一顶距F=F1+F2 =402.6 T最大顶力为 DN1650 F=402.6T由于该工程顶管线路长,区域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地下设施多,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地准确地计算最大顶进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故在选用液压缸和液压系统时备有一定的富裕量,以防止在顶进过程中遭遇地质突变,纠偏等引起的顶进力异常增大的情况,两种顶管机液压系统选型配置见表1 表1两种顶管机液压系统选型配置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总顶进力DN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