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36595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规*手册(第一版)声明本文档包含了来自公司的*技术和商业信息,提供应公司客户和合作伙伴使用,承受本文档表示同意对其容*并且未经盈信公司书面可,不得复制、泄露或散布本文档的全部或局部容。本文档及其描述的产品和效劳受有关法律的保护,对本文档容的任形式非法复制、泄露或散布,将导致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司保存在不另行通知的情况下修改本文档的权利,并保存对本文档容的解释权。目录1前言42设计案设计整体规52.1总述52.2设计案容53各系统设计要求63.1闭路监控系统63.2非保全型可视对讲系统73.3公共播送及背景音乐系统83.4界防系统93.5门禁系统93.6巡更系统103.7停

2、车场管理系统103.8监控机房113.9智能接线箱113.10系统接地与防雷134施工图纸设计整体规144.1施工图纸清单144.2图框的设计样本164.3图纸编号规则164.4施工图纸所含容要求但不局限于174.5设计变更174.6技术交底175预结算设计整体规191 前言为了规智能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旗下的智能小区,特别表达了一些建立要求。按照甲要求设计,本标准未能包括的局部,仍应执行及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和规定,常用规、规定如下:l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93l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94l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9

3、2l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l 住宅设计规GB50096-99l 平安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l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700)l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l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工程建立要点与技术导则l 其它有关平安技术防的及行业要求2 设计案设计整体规2.1 总述设计案一式三份,采用A4纸,装订成册。2.2 设计案容l 前言l 工程总述:工程概述、工程建立总体目标、设计思想、设计原则、设计依据l 系统需求分析:各系统主要功能说明l 各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思想、系统构成及设备选型、系统功能、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各系统设计清单l

4、 监控机房设计l 系统接地与防雷3 各系统设计要求3.1 闭路监控系统3.1.1所需重点监控的区域:l 园区主要出入口l 犯罪分子易入侵的区域或通道l 主要道路和公共区域,尤其小区居民易发生危险的公共区域l 首层住户大堂l 电梯轿厢l 地下室候梯厅l 小区界l 地下停车场出入口l 地下停车场部l 会所部3.1.2小区界需采用带云台变焦摄像机,并可与界防系统联动。3.1.3小区主要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需采用固定摄像机进展实时监控。3.1.4电梯轿厢需采用专用半球形摄像机,使用电梯专用视频线带钢丝。3.1.5电梯半球摄像机需加装电梯楼层信号叠加器,以显示电梯运行状态。3.1.6电梯楼层信号叠加器地

5、线应与电梯控制器地线完全隔离,以保证不因接入此设备而干扰摄像机图像。3.1.7系统原则上采用由监控中心集中供电模式,个别远端摄像机需就近供电时,必须是与监控室同配电箱的同相位回路电源。3.1.8设计时应考虑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电源供电线路传输距离的限制,传输距离过远时,需适当考虑增加线径或采用其他传输式。3.1.9摄像机的设置位置、摄像向及照明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3.1.9.1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宜距地面2.55m;室外宜距地面3.510m。3.1.9.2电梯厢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

6、应能监视电梯厢全景。3.1.9.3摄像机镜头应防止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3.1.9.4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防止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比照度。3.1.9.5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应高于摄像机最低照度的10倍。3.1.10视频传输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或穿插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与通讯线平行或穿插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1m。3.1.11监控系统的接地,宜采用一点接地式。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3.1.12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7、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3.2 可视对讲系统3.2.1采用总线制设计。3.2.2复式上层需设置非可视对讲分机,与复式下层可视对讲分机连接。要求可单独向管理中心报警求助和应答,具备与可视对讲分机同等功能可视功能除外。3.2.3中心管理主机功能:l 可接收各分管理机、楼栋门口主机、各住户分机呼叫,并显示对或位置;l 响应住户报警请求,可记录并查询住户分机报警类型、报警日期、时间、地点等;l 可以连接电脑、打印机;l 管理主机接收楼栋门口主机呼叫时,可遥控开锁;l 可切换各门口主机上的视频信号至管理主机;l 住户分机在未摘机的情况下按报警键,管理中心摘机即可接警,且住户分机自动振铃以

8、表示管理中心已经接警响应,业主摘机即可通话。3.2.4楼栋门口主机功能:l 呼叫住户分机,与分机实现可视对讲,承受住户遥控开锁;l 直接呼叫管理机,承受管理机遥控开锁;l 一栋楼可并接多台门口主机,多栋楼所有门口主机也可互联;l 实现密码开锁功能。3.2.5住户可视分机功能:l 分机具备单纯门铃功能,住户不需另外配备门铃装置;l 可在挂机状态按“监视键监看单元门口情况;l 接收门口主机呼叫,实现与访客对讲,并可遥控开启楼栋门锁;l 可与管理主机分管理机之间实现双向呼叫、双向对讲;l 假设为保全型分机,需至少带4个报警防区常开、常闭可选。3.2.6系统须配备防停电电源含蓄电池,市电停电时,可维持

9、6小时供电。3.2.7系统可与消防系统联动,在接到消防报警信号时,可自动开启所控门。3.2.8由于一般楼层号会跳过个位为4的楼层如4、14、24层等,故在设计时需考虑门口主机的显示需跳过上述楼层号。3.3 公共播送及背景音乐系统3.3.1背景音乐功能:在小区绿化带等公共场所适当放置岩、树桩、蘑菇形扬声器,在会所、住宅大堂等处安装吸顶喇叭,可长时间播放背景音乐。在紧急播送时,系统自动跳过音源选择器和音量控制器,以较大音量播放紧急信息。3.3.2分区播送:小区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区域,整个小区统一音源。3.3.3自动消防播送:当系统收到消防总机送来的消防信号后,将在相应的区域强制性地以比拟大的音量播放

10、预录的紧急信号。3.3.4系统的具体要求:l 编组播送:对于任意一组用户进展播送;l 全部播送:实现整个小区播送;l 区域播送:针对*一区域或选定的多个区域进展播送;l 定时播送:设定时间,由控制中心定时对*区域进展播送;l 多源播送:播送容可以由播送电台、CD机、电视台等音源提取。3.3.5根据现场情况,原则上公共区域沿路径间隔30米左右设置一个草地喇叭;室大堂或会所间隔8米左右设置一个吸顶喇叭。3.4 界防系统3.4.1沿小区围墙设置红外对射探测器。3.4.2探测器具备防破坏功能,包括:防拆卸;信号线断开、短路;剪断电源等情况的报警。3.4.3系统可与闭路监控系统联动,即可以把报警点附近的

11、云台摄像机自动转向报警区域,并且相应图像可自动在监控中心监视器上弹出。3.4.4报警系统工作站可保存至少1个月的存储数据记录。3.4.5具有电子地图显示功能。3.5 门禁系统3.5.1在每栋住宅楼的入口处、地下车库进电梯间的入口处、会所的局部办公区域设置门禁系统。3.5.2采用HID卡门禁系统,读卡距离要求5cm,对卡无向性要求;系统主机发卡记录容量40000,每个控制器可存贮3000条进出事件或报警事件。3.5.3系统主机在在线控制和离线控制的情况下,门禁控制器均具备独立工作的准确、实时和储存信息的功能。3.5.4系统主机与门禁控制器在线控制时,具备系统主机和门禁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及数据加

12、密功能。3.5.5检测掉电后,系统可自动启用备用电源,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3.5.6系统具有对非法进入系统、非法操作、硬件失效等任类型信息的及时报警能力,并可记示、查询。3.5.7软件系统操作的平安性,包括:系统操作人员的分级授权、系统操作人员操作信息的详细只读存储记录等。3.5.8系统可与消防系统联动,在接到消防报警信号时,可自动断开门禁系统,即开启所控门。3.5.9原则上系统不采用多门控制器3.5.10一卡通管理中心一般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具备实现卡的发行、授权、修改、回收、挂失等管理功能,与停车场管理中心站共用。3.6 巡更系统3.6.1采用离线式式。3.6.2在小区的重点部位、通道以及每

13、楼层的楼梯口等处设置巡更点。3.6.3系统要求采用全中文管理软件,具有包括管理人员可随时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包括存盘、打印、查询、修改设置等功能,实现任意条件查询;要求具有详尽的统计报表功能,并具有实用的突发事件记录功能。3.7 停车场管理系统3.7.1通过对小区停车场出入口的控制,完成对车辆进出及收费的有效管理。采用非接触式读卡,读卡距离应10cm。3.7.3车辆探测器对出入车辆的探测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强。3.7.4栅栏可通过自动、手动、遥控等式进展升降,具备防砸车功能。发卡器应保证吐卡功能正常或者出票机,对车辆入场日期、时间、车主信息等进展正确记录。3.7.6读卡器具备对无效卡的识别功能。

14、3.7.7出/入口管理工作站具备自动计费、收费显示、满位显示功能和出入口对讲功能,计费标准可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定。3.7.8管理中心站一般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具备实现卡的发行、授权、修改、回收、挂失等管理功能;同时可收集工作站的收费信息,实现统计、信息储存、生成报表等工作。3.7.9出/入口管理工作站可脱离管理中心独立正常工作。3.7.10可实现多个出入口联网使用,即可从停车场任意出入口出入。3.7.11具备图像识别功能:在停车场出入口安装彩色摄像机,保证全天候出/入口车牌和车辆图像记录的清晰度。出口读卡时提取出口车辆图像,并自动调用持该卡的车辆入口图像提供比照二种图像在同一窗口显示,以确认是否

15、为同一车辆。3.7.12管理中心工作站应保存至少1个月的车辆出入数据记录。3.7.13出入口摄像图像需同时送往监控中心。3.7.14地区应与羊城通收费系统兼容。3.8 监控机房3.8.1根据系统大小,应设计提供出监控室所需面积及供电负荷要求,原则上监控室应采取双回路供电。3.8.2监控机房布置图中应表达各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机柜、控制台的尺寸及材质。监控室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与操作,并应满足平安、消防的规定要求。3.8.3监控室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设置地槽或采用活动地板。3.8.4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应设置电缆槽和进线,槽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敷设电缆的容量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3.8.5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走道不应1.5m,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机架反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3.8.6监控室的温度宜为1627,相对湿度宜为40%75%。3.8.7地面应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