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36495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DOC48页)(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石湖矿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2018年4月20日目录第一章 安全风险辨识 1第一节 安全风险辨识原则 1第二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1第三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 1 第四节 安全风险因素 2第五节 安全风险辨识 5第二章 安全风险评估 15第一节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5第二节 安全风险评估 19第三章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25 第一节 瓦斯灾害管控措施 25第二节 火灾防治管控措施 29第三节 顶板灾害防治管理措施 31第四节 支护设备(支柱)防治管控措施 34第五节 其他类灾害防治管控措施 35第一章 安全风险辨识第一节 安全风险辨

2、识原则以重大危险源为重点,突出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建立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切断风险转变为隐患的链条,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第二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主要包含51000工作面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运输等系统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第三节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等级标准在“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A类、级)、较大风险(B类、级)、一

3、般风险(C类、级)和低风险(D类、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一、重大风险(A类、级、红):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二、较大风险(B类、级、橙):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三、较大风险(C类、级、黄):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四、一般风险(D类、级、蓝):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第四节 安全风险因素一、瓦斯:矿井属于瓦斯矿井。根据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结论,本矿绝对CH4涌出量为1.85m3/min,相对CH4涌出量为0.49m3/t,绝对CO2涌出量为2.29m3/min,相对CO2

4、涌出量为0.61m3/t,依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相关规定,本矿为瓦斯矿井。二、水:1、区域含水层分析: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的恢河河床两侧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含水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砂砾层,可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或河流侧向补给,局部富水性较强,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用水水源之一。2、二叠系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本区二叠系地层主要有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地层,是一厚度400m左右,其中中粗粒砂岩可达10余层,为主要含水岩层。其富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和补给条件影响而变化较大,大多受补给条件所限,富水性较弱。据钻孔混合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76L/s.m,属弱含水

5、层。3、石炭系太原组砂岩、灰岩裂隙含水层组:据钻探揭露资料,本区太原组地层灰岩发育,仅有1-2层不稳定的薄层灰岩分布,裂隙发育程度差,富水性较弱。但太原组地层砂岩较发育,且大多为中粗粒结构,有时节理裂隙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含水条件。据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1-1.56L/s.m,富水性属弱-中等。4、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奥陶系灰岩分布在马家湾向斜的边缘,禅房子背斜轴部薛家洼,贾家窑一带,为朔州神头泉的补给区。井田位于背斜之南,地表出露石炭、二叠系地层,为神头泉域的径流区。除断裂带沟通处,奥陶系岩溶水和上覆的石炭、二叠系裂隙水无水联系。区域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恢

6、河水,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上部各含水层水均沿岩层倾向向低处运移或沿裂隙向深部渗透,于地形切割低洼处以泉水形式排泄。深部奥灰岩溶水则沿岩溶裂隙由南向北径流,于朔州市东南神头呈泉水排泄。2、其他水源的分析:根据51000工作面与2#层层间对照图分析,我矿51000回采工作面上覆2#2131工作面运、回顺废弃巷道。为预防工作面回采期间受上覆2131工作面废弃巷道积水的影响,需对51000工作面上覆的废弃巷道进行探放水。故51000工作面回采时加强顶板观察顶板淋水变化情况,保障排水设施正常运行,达到工作面及时排水。3、预计涌水量:通过相邻工作面涌水情况分析,51000工作面主要水害为5#煤层顶板

7、砂岩水,在掘进过程中主要以滴、淋水形式出现,涌水量较小,在两顺槽低洼处回形成积水,已掘临时水仓、安装了水泵进行排水,对开采无影响。根据已采510采区右翼工作面回采情况分析,回采至20m左右初次来压,顶板垮落,回采至32m左右,老顶大面积垮落,会有较大的顶板砂岩含水层及裂隙水涌出,最大涌水量为25m/h。三、火据2017年3月1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鉴定报告出具的石湖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表,区内煤层属自燃煤层。四.煤尘据2017年3月20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鉴定报告出具的石湖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区内煤尘有爆炸危险。五、顶板:5#煤层直接顶板为碳质泥岩,厚1.85m。

8、伪顶为砂质泥岩,厚约0.3m。煤层底板为泥岩,局部为泥质粉砂岩,厚0.3m。顶板稳定性较好,利于开采。六、采煤机械 工作面MG300/700WD型双滚筒采煤机落煤,煤机滚筒的螺旋叶片配合刮板输送机出煤。七、支护设备 工作面选用ZF4800/17.5/2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96架),过渡支架ZFG5000/21/32(6架),端头支架ZTZ10000/21/32(1架)。工作面两端头采用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1.2米的型梁均匀支护,柱距1m。支护形式为错梁直线柱,交错迈步前移,一梁两柱。工作面末排支设密集柱切顶和挡矸。运输顺槽超前工作面煤壁50米范围,采用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3.6

9、m“”型钢梁进行一梁两柱支护,回风顺槽超前工作面30米范围,采用DZ-35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4m“”型钢梁进行一梁两柱支护。八、运输设备:工作面前部SGZ-764/400型刮板输送机和后部SGZ-830/630型刮板输送机转载机SZZ764/200型刮板输送机510运输下山井底煤仓主斜井皮带地面出煤场。九、主要电气供电电源来自中央变电所移动变电站,采煤工作面安装KBSGZY-1600/1.2型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2台,主要供给除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用电。十.冲击地压:本区无冲击低压现象,应力集中区也不太明显或无集中区。第五节 安全风险辨识专项辨识由生产矿长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采

10、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建设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一、瓦斯事故安全风险辨识1、事故危害:瓦斯爆炸时产生的瞬时温度在18502650之间,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造成财产损失等还可能引起火灾。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空气压力的骤然增大,再加上爆炸波的叠加作用或瓦斯连续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会越来越高。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瓦斯爆炸产生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可能引起火灾和二次爆炸。瓦斯爆炸后,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直接导致井下人员伤亡。瓦斯爆炸可能引发煤尘爆

11、炸事故。2、事故原因分析:发生瓦斯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516;氧气浓度不低于12;有650750的引爆火源存在。在这三个条件中,氧气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盲巷、高冒区、采煤工作面上隅角。4、事故发生的预兆: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瓦斯超限,不采取措施处理,冒险蛮干,是造成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通风系统不合理、工作面风量分配不足存在微风,瓦斯抽采不达标,工作面瓦斯忽高忽低、空气温度变化、电气设备失爆。二、水灾事故安全风险辨识1、

12、事故危害:水灾发生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水灾发生后会导致瓦斯积聚、有毒有害气体进入;水灾导致顶板垮落严重的水灾会导致淹井。2、事故原因分析:水灾出现的原因有:超层越界开采,防水密闭失效透水,违法开采防水煤柱,煤柱突然垮落,防水煤柱设计过小,采空区,断层、裂隙、井巷导水、冒顶、放炮导通水体;排水能力不足,雨季地表洪水也是造成水灾的原因。3、事故易发生的场所:采空区,采区(煤矿)边界,断层、裂隙。4、事故发生的预兆:煤壁发潮、发暗,巷道壁挂红、挂汗,工作面温度降低有雾气,顶板淋水加大,工作面压力增大,片帮冒顶,涌水增加、出现压力水头。三、火灾事故安全风险辨识1、事故危害:造成人员伤亡,井下发生火

13、灾后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造成井下人员中毒死亡。影响生产,造成局部或矿井停产。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封闭火区将冻结大量的可采煤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将烧毁大量的设备,另外还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系统,导致事故扩大。2、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内因火灾:煤炭具有自燃倾向,并且呈破碎堆积状态:自然倾向分三类,类容易自燃,类自燃,类不易自燃。(自然倾向取决于:煤的化学成分、煤的物理性质、煤岩成分)有不断的氧气供给:矿井地表覆盖层为基岩,无黄土层,在工作面开采几个分层后,采空区形成通达地表的裂隙,漏风供氧。氧化生成的热量大量积聚,难以及时散失:

14、氧化过程分三类,潜伏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外因火灾:存在明火:吸烟、电气焊、喷灯焊、电炉、灯泡取暖。出现电火花:电机、变压器、开关、接线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设备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火灾。3、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主运输巷道、回风巷道、工作面、采空区、机电硐室、变电所、电气焊作业地点、材料巷等场所。4、火灾事故发生的预兆:(1)外源火灾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易燃物品管理不到位、消防设施设备不到位。井下存在易燃物品、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合理、密闭等通风设施管理不善造成漏风、供风风量不合理存在微风、违章爆破、机械摩擦、明火、明电等。(2)自然火灾主要有以下预兆:、巷道中出现雾汽或巷壁“挂汗”。、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从煤炭自燃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