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学会“读”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344727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们学会“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孩子们学会“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孩子们学会“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们学会“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们学会“读”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们学会“读”书临川区龙溪中心小学 邓南荣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教学将有感情地朗读列为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自然成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真正达到提高小学生素质的目的。但是,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朗读,很多都变成了唱读,读书变成了念书。不用说达不到朗读的目的,就是听着也特不舒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帮助小学生纠正此种错误,让学生变唱读为朗读呢?老师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试试: 一、 明白道理,情由心生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孩

2、子们进入课文中的情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情感,心中有情,才能避免唱读,用正确的语气来表达课文中的感情。比如在雪孩子这篇课文中,读到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到高兴的情感;读到小白兔家着火时,引导孩子们体会到着急的心情;读到雪孩子因为救小白兔而牺牲的时候,引导孩子体会到悲伤的心情。有了对这多种情感的理解,孩子们就会自己体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这些感情。 二、进入角色,体会情感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有真正引导孩子们进入了课文角色,他们就是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

3、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三、 形式多样,激发情感 运用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尽量减少齐读,因为齐读容易限制孩子们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唱读”最容易在齐读中表现出来,只要有一个孩子大声“唱”,就会影响到其它孩子。所以,可以尽量减少齐读,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体会到的感情。 四、 品评朗读,共同提高 在朗读时,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

4、清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在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来评一评。马上有孩子说:“从他的读中,我感觉不到高兴的心情。”还有孩子说:“他的表情不生动。”也有孩子指出“他把xu读成xu了。”我表扬了他们评得好。然后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来试试看?”这样,让孩子通过评议,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对读者还是听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总之,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不再唱读,这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义务。只要我们认真、踏实地去做,就一定能尽快让孩子们“书声朗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