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3724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压强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压强学科物理 年级初二时长学时教学背景分析(一) 本学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共有三个重要内容,分别是“懂得什么是压力”“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什么是压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作为一种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措施,获取有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容许学生获得多样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步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较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重要知识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设立了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朴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2、效率。“压强的计算”则是为了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措施的重要环节。(二) 学生状况分析本课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初中学生。考虑到学生在上一章中已经学习过如何用力的示意图来表达某些力,因此在活动中对于作图不用费心,重要是为压力概念的形成提供场景,通过度析教科书图片的共同点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活动的探究与体验的过程中,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结识能力和探究水平,通过教师引导和提示,然后由学生按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自主完毕实验、交流合伙、评价

3、,得出结论。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懂得什么是压力、压力的大小和方向。(2)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理解压强的概念。懂得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朴计算。(4)懂得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应用。.过程与措施观测生活中多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措施。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重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进一步的理解,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测、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

4、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获得对压强的感性结识,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好基本。(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爱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压力、压强概念;会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理解压强概念,会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方式与方略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措施教学活动设计复习引入一. 压力二.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三.压强练习小结作业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分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in复习提问:同窗们,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学生回答:力可以变化物体的运动状

5、态,力可以变化物体的形状。由生活实际入手,引起学生思考。m提问1:同窗们看图:人在雪地上走,人对雪地有力吗?力的作用点?方向?跟雪面有什么关系?提问2:人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有力吗?作用点?方向?与椅子面有什么关系?提问:钉钉子时,钉子对墙壁的力的作用点?方向?实践4:同窗们拿出一支笔和一把尺子,模仿跳水运动员。感受人压跳板时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方向是竖直向下还是与板面垂直这四个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方向:垂直于受力表面,指向受力物体。提问:压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等于施力物体的重力吗?教师展示pt上几种物体受力.盒子放在水平

6、面上. 将物体放在斜面上3教师将手指压在黑板上4.手托物体压房顶展示开始上学时的雪地和跳水图片,提问: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发生形变拿出一支笔,用两只手顶住笔的两端看两只手有什么不同。手指的形变限度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猜想:受力面积(不是接触面积,演示:接触面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压力的大小器材:面粉、装水量不同的两矿泉水瓶、根据学生制定的筹划做实验环节:1.控制受力面积一定,变化物体的压力大小,比较作用效果。2.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变化物体的受力面积,比较作用效果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提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验证有什么关系,需要做三次实验。做

7、实验观测实验现象学生总结实验结论1.保持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对比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于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一种新的物理量:压强来表达。压强是表达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作用效果明显,压强大。字母P表达。压力相似,比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相似,比压力。那么如果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步怎么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1.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比值定义法2.公式:P=/S单位:(由公式推导)2帕斯卡,简称帕,用Pa表达1Nm2 =1Pa4.1a大概有多大?读书94页第二段5.1的含义:先换算成N/m2每平方米的物体表面受到

8、的压力为1N。.生活中常用增大、减小压强的措施切蛋器上装有很细的钢丝铁轨上铺枕木压路机上沉重的碾子学生回答问题:力的作用点在雪面上,方向垂直于雪面,指向雪面内部学生实验学生回答问题:作用点?方向? 学生听讲并积极思考什么是压力学生回答问题压力等于重力压力由重力提供压力还由重力提供吗?学生画压力的示意图,几名学生来黑板画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进行猜想并根据所给器材制定实验环节学生观测实验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学生观测实验现象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学生听讲并记笔记学生听讲并记录笔记学生推导公式学生练习说出1a的含义学生举例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训练

9、学生思考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摸索问题的意识。做某些小实验,阐明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轻松学习。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观测实验的能力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协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2minin1in5min10mi1.说出含义:一名中学生站在地上,对地面有1104a的压强?先换成11N/m22.压力大小N,受力面积22,压强大小?3某物体质量3k,底面积802,放置在1 2的

10、水平桌面上,压强大小?4.一名中学生质量为50k,一只脚的底面积为170cm2,那么这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1.压力的定义2.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整顿课上的四道练习题在作业本上学生进行练习口头回答问题学生在本上作答学生进行总结学生做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检查学生学习成果巩固知识8m2mi教学特色与反思特色:1.贯彻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思维介入,参与探究过程,这样才干体现出其主体地位的贯彻。在教师合适引导下,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措施,运用自制的实验器材,参与实验设计。2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课前,学生运用自制的低成本实验器材,想措施改善,锻炼了动手能力。课上实验器材也取自生活中常用物品。反思:.实验的可视限度还值得继续摸索。2教学内容与时间相矛盾,学生的创意无限,设计出其她措施实验,但一节学时间紧张,不可以让她们一一展示。3让学生动嘴的机会较少,例如压强的物理意义、生活中变化压强措施,多让学生举例;压强计算,学生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