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33464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教师:XXX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15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两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教材。新

2、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三、教材分析七年级地理下册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分区地理,讲述一个大洲:亚洲,五个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内容分为这样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部分: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第三部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

3、利亚)第四部分: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第五部分:极地地区。涉及到大洲、地区和国家三个大的层面。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点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寻求更多的展示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使学生对世界地理学习方法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开篇章节,在世界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所以本

4、章既是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从本章各节的结构上来分析,知识的侧重点是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发展为重点,分析自然环境,就是为怎样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作基础的。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是对上一章分区地理的进一步延续,选择了中东、 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澳大利亚为案例进行学习,非常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西半球的国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区域,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代表,巴西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这章突出问题就是:自然人文,经济环境。人文特点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历史、国家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结果可能带来环

5、境问题,教学中只要抓住这条主线扩展分析,“内容标准”的达成度就比较高。极地地区: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地图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能利用前面所学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保护两级地区饿 重要意义。四、具体工作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6、。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8、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教师:XXX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进行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7、,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从“懂得地理”走向“利用地理”。二、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6、7两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因地理课一直不受学生、家长和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使得同学们难以认真学习地理。但是,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在期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把课堂上好,还是可以让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再加上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我有信心做好。

8、三、教材分析七年级地理下册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分区地理,讲述一个大洲:亚洲,五个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内容分为这样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部分: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第三部分: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 澳大利亚)第四部分: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第五部分:极地地区。涉及到大洲、地区和国家三个大的层面。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点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

9、。寻求更多的展示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使学生对世界地理学习方法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开篇章节,在世界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所以本章既是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从本章各节的结构上来分析,知识的侧重点是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发展为重点,分析自然环境,就是为怎样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作基础的。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

10、区:是对上一章分区地理的进一步延续,选择了中东、 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澳大利亚为案例进行学习,非常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西半球的国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区域,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的代表,巴西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这章突出问题就是:自然人文,经济环境。人文特点除了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外,还受到历史、国家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结果可能带来环境问题,教学中只要抓住这条主线扩展分析,“内容标准”的达成度就比较高。极地地区: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地图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能利用前面所学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保护两级地区饿 重要意义。四、具体措施

11、1、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虚心向外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7、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9、争取结合地理学科内容多点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率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