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性教育例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33365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识性教育例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识性教育例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识性教育例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识性教育例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识性教育例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识性教育例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识性教育例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久前,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在一次教师培训大会上说,现在教师的首要 任 务是“捍卫常识”。吴非说道“用那么大的精力去捍卫常识,有必要吗? 当然有比如有人指鹿为马,虽然我们不会信,但是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至 少有一代儿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认为那长角的动物是马,直到拨乱反 正,他才明白自己学的是颠倒黑白的知识。不远的历史上,不是还有过 这样的事吗?”记得中国教师报第401期刊登了李凤喜所撰教育要捍卫常识一 文此文也指出,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是教给学 生对待一些事情采取正确的做法,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对 此,文章还意味深长地反问道不是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教

2、育工作者警醒的景致。一、不能忽略求实精神的常识教育事例12011年8月,新版水浒传在各大卫视热播,尽管逃过了被“全 盘否定”的命运,刚开播便出现的历史常识错误却让新版水浒传雷 翻观众。“当看到那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地时,哥乐了! ”天涯论坛上有网友 这样说。玉米在明朝才引入中国,宋人宋江如何与公孙胜在玉米地里“斗 法”?难怪有网友讽刺说“如果不看剧名,还以为在看李自成呢。”“穿越”已经成为不少历史影视剧的“硬伤”。比如关云长中, 曹操请关羽做家乡菜,关羽竟将胡萝卜搬上了桌,而大家都知道,胡萝卜在 13世纪才从伊朗引入中国。在我们学校,每周六都会组织学生观看爱教片,其中也不乏改编的名著类新 近放映的

3、电影、电视剧。观看之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其中就有学生提 到了上述影片所犯的历史常识性错误,学生很细心,不仅将错误指出,还注 明在历史教 科书第几页及列出相关官方网站的网址来作为证据说明。读完学生的观后感,我由衷地感受到诗人惠特曼说的“唯有存在伟大的读者,方 能产生伟大的诗人。”同样的道理,唯有存在伟大的观众,方能产生伟大的 影视剧;唯有存在伟大的细心求实的学生,方能产生伟大的教育。有学者认 为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通过积极的方法和 正确的渠道来获取进步和成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 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感到肩上责 任

4、之重大,更应巧借各种平台,抓住一切契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学科 知识,引导学生注重求实精神的培养。二、注重生命安全的常识教育事例2据江南都市报报道,2011年9月20日,江西省九江市赛阳中心小学3名小学生因作业太多,相约跳楼自杀而被摔成重伤。报道称,“这3名女生都才10岁左右,3人在家赶了一天,还是无法完成所有作业”,他们“很害怕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于是相约跳楼,因为“跳楼死了就不要写作业了” 。此案令人震惊和悲愤,也令人深思。我们总是说,教育要“以人为本”,但在现实中却远未落实。以人为本就必须把生命当作目的,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就 必须明白,生命比知识重要,健康比分数重要,成长比成绩重

5、要。从教育的本源 来看,安全教育背后真正的核心是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先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只有认识到生命的唯一和不可替代性,才 懂 得珍惜生命。作为家庭和学校,应该肩负起对孩子生命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让 学生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三、注重底线性的常识教育事例3西安某高校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肇事后,由于担心对方“记下自 己的长相”,竟然抽刀连刺被撞倒的张妙,致其死亡。2011年4月22日,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 权利终身,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于6月7日在陕西 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此案引起我们思考的,却是教

6、育当中的一个重要而又比较缺失的话题,那 就是底线性的常识教育。正如王旭明在2011年3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时事快评中所说的那样:“以药家鑫案为例,其驾驶车辆回校的底线应当是 遵守交规;不慎违反了交规,底线就是不能撞人;撞人的底线,就是及时停 车,协助抢救。药家鑫的悲剧就是在道德滑坡中,越过了一级又一级的底 线,以至于最后将人撞伤后竟连刺数刀,生生把伤者扎死。尽管有不少专家 和律师分析药家鑫的行动是激情杀人,或曰生命意识的缺失等,但我认 为,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就是长期以来,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接受过底 线教育,脑海中也没有底线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相关规章制度还在不断健全中。在教 育学生时,我们有必要发挥道德模范的引导示范作用,但也应加大对学生的 道德底线教育。教育只有在造就英雄、成就公民中,才能呈现出推动社会进 步的真挚和美丽。(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责任编辑黄婉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