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309776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趋势调研报告根据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而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开展带来诸多影响。所以,从如今起我们要正确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开展规律,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按照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实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一、我县人口老龄化情况介绍 (一)调查情况我县老龄办在全县范围内对老龄人口根本情况进展了一次初步调查,全县总人口 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 人,占总人口的 %;65岁以上人,占总人口的 %;80岁以上人、90岁以上 人、100岁以上 人。全县空巢和独居老人 人,占老龄人口的 %;根

2、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 人;全县老少人口比为 l 。(二)成因分析p 促使我县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开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成功开展了方案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开展,人民生活程度有了很大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日臻完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1964年“二普”时人口死亡率为15.59,1982年“三普”时下降到7.75左右,下降到6.0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1989年为66.81岁,到达69.7岁。与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四普”以来的_年是我县老年人口增长较快的时期,以近_年开展最快。同时,1

3、980年以来,随着我国方案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县人口出生率下降,由1964年的45.34下降至的6.62,少儿人口逐年减少,从1990年的111491人下降至的39135人,从而更凸显了我县人口老龄化的场面。(三)开展特点1、人口老龄化开展速度快。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我县人口年龄构造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大约_年左右的时间。进入老年型以后,又以每年接近4%的高速开展(全国为3%,湖北省为3.73%;)。2、人口老龄化开展程度不平衡。受经济开展和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县乡镇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平衡。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磨坪乡(25%),最低的是茅坪镇(12.23%);超过全县平均数15

4、.99%的有6个乡镇,低于15%的有5个乡镇。3、高龄老人增速较快。虽然目前我县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速度较快,目前高龄老人已达7117人,占老龄人数的11.4%。二、我县人口老龄化开展趋势预测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会在21世纪继续开展。理由有三:其一,我县少儿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按前_年的速度推算,到_年将下降至9%。其二,老年人口呈阶段性增长。目前至_年,我县老龄人口年增长速度仍保持在4%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将到达7.4万,占总人口的19.2%;65岁以上人口将到达4.3万,占总人口的11.2%。由于我县5060年代有过两次人口出生顶峰,_年至203

5、0年,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老年期,年增长速度将打破6%,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到达8万多,占总人口的2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到达5.04万,占总人口的13.3%;2030年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到达顶峰,以后逐渐下降。其三,老年人口内部的高龄化开展较快。目前至2022年,我县老年人中仍以6069岁的低龄老人为主,2030年以后的2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比例将逐年增大,逐渐到达20%。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开展的结果,同时也对我县经济社会开展带来种种挑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抚养体系发生变化,地方负担加重人口“普查”数据说明:“三普”时我县的总抚养比

6、为56.27%,其中少儿抚养比为47.94%、老年抚养比为8.33%;“四普”时总抚养比为48.64%,其中少儿抚养比为39.39%、老年抚养比为9.25%;“五普”时总抚养比为41.27%,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8.4%、老年抚养比为12.87%。虽然从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看,都在下降,但老年抚养比却在逐步上升,而且到一定的时间,少儿人口相对稳定,其抚养比不会再下降,而老年抚养比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快速增长,势必加重国家或地方的负担。二家庭功能弱化,老人赡养问题突出随着高龄老人的不断增多及老龄人口自身安康状况的变化,老人自我料理生活的才能不断减弱,而现代家庭不断“小型化”,老年人与其子女“分家”现

7、象极为普遍,加之劳务经济的兴起使得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大量存在,这些老龄人口难以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或无法得到照料,主要靠老年配偶之间的互相照顾或自我照顾。尤其是一、二十年以后,社会上将大量出现“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妻要照料四位老人和一个子女,届时家庭养老的形式将受到严重挑战,子女即使在主观上有非常孝敬老人的愿望,客观上却无照料老人的条件和才能。 三老龄人口看病受限,福利设施无法满足需求老龄人口大多患有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需要自己或配偶支付医药费。据统计,我县农村老年人患病率为60.42,而目前我县农村医疗网点设施落后、医治程度不高,加之近几年医药费上涨

8、幅度较大,许多老年人因医疗条件或自身才能的限制,无法得到较好的治疗。我县现有城乡福利机构21家,共有床位1600张,容量非常有限。同时,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目前能供养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较少,已有的活动场所由于活动器具少、无人组织、内容枯燥等而无法较好地开展,仍以打麻将、看电视为主的老年生活单调而无味。四老年商品稀缺,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生活程度的进步,老龄人口的购置才能不断增强,对具有老年特色的商品(如拐杖、助听器等)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县范围内适宜老年人的商品不多,需远远大于供,直接给老龄人口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同时由于老龄产品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缩小或削弱了我县社会消费。四、迎接挑战的根本

9、途径早在,_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对加强老龄工作、开展老龄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原那么,我们应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我县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早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积极迎接我县人口老龄化高潮的到来。(一)实在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建议县委、县政府每年集体听取一次全县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县的老龄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快理顺我县老龄工作机构,明确其任务和工作职责,配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综合协调、催促检查等工作。乡镇、街道一级装备老龄工作专职干部,村一级设老年协会,确保老龄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对农村老龄人口、贫困老龄人口,在工作力度和财

10、力支持上给予适当倾斜。(二)将老龄事业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时间跨度大,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考虑长远方案,应将老龄事业列入县、乡镇、村三级长期开展规划,在资金安排、市政设施建立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使老龄工作与其它社会事业同步开展。开展规划的制定应尽可能符合本县经济社会开展的程度,目的明确详细,便于操作。并将老龄事业的开展规划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年终进展检查考核,防止方案落空。(三)不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各村在大力开展集体经济的根底上,逐步对现有的老年

11、人实行集体所能承受的养老生活补助,努力让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加快施行城镇养老金社会统筹步伐,不断扩大养老保险收缴面,改变养老金现收现付,甚至入不敷出的场面,真正实现社会统筹“积累储藏”的功能,确保养老保险广覆盖、养老金正常发放。 (四)着力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效劳体系努力加快村居老年效劳设施和为老效劳组织建立,一方面将老年生活、活动设施纳入城乡建立开展规划,逐步做到每个村居都有活动室、医疗室、托老所和老年教育点;另一方面成立一批老年效劳队伍包括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低偿或无偿的医疗、娱乐、生活照料等效劳。(五)加强教育,促进安康老龄化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开展各种安康知识宣传,为安康进入老年期、延长老年安康期奠定良好的根底。加强敬老养老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大力普及老年保健知识,鼓励老年人加强身体锻炼,进步自身修养,确保身心安康,促进社会实现安康老龄化。(六)合理开发老龄产业,扩大社会消费。充分考虑老龄人口的各种现实需求和供应缺口,将大力开发老龄产业转到积极调整老龄产业构造和产品构造上来,既解决老龄人口之所需所急,又有效拉动社会消费。政府应加强产业引导,为相关企业提供老年消费需求信息,提供商品开发、产品消费的政策支持;同时引导老龄人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老年人合理消费,愉快生活。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