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30720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口头复述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5掌握采访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 单元课时安排: (13课时)童年的朋友 (2课时)一面 (2课时)我的老师 (2课时)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课时)赵 普 (2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 写 作 (2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一 童年的朋友(2课时)教学目标:1用生动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述外祖母的形象。2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3掌握

2、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技巧。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学生熟悉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从文中找出描绘外祖母的语句并对外祖母的形象加以概括分析。第二课时:外祖母对“我”的影响以及体会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导入:用周华健朋友的歌词导入课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作家。他出身贫苦,5岁丧父。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外祖母以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高尔基最大的关爱,对高尔基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其他著作有散文诗鹰之歌、海燕,长篇小说母亲等。写作背景的展示: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甥,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一、 初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互相解决字词问题,老师做检测。 1

4、判断读音的正误。噗噗地响【p】 果脯【p】 一绺【l】头发 惩【chng】罚面颊【xi】 嗅【xi】东西 皱【zu】纹 裤兜【du】 鬃【zng】毛 辩【bin】子 诅【j】咒【zhu】颤zhn动2解释词语。咕哝诅咒颤动皱纹五光十色老师提示:咕哝:小声说话。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皱纹:物体表面上因收缩或揉弄而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3合上课本,根据自己所读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外祖母的形象叙述模式:外祖母(文中的语句),因此,我认为外祖母是一个的人。例如:外祖母也许是生活的艰辛,她习惯于皱着眉头,爱自言自语的咕哝,

5、她在梳头发时还诅咒自己的头发为马鬃。因此我认为外祖母是一个爱发牢骚但又有点幽默感的人。学生思考,交流,互评。老师总结:在孩子的眼里,外祖母肥胖、慈爱、温柔、纯朴、勤劳、坚强、乐观。她是“我”最珍贵,最知心的朋友。二、 再读课文:(导入)接上:所以在全文中最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的就是文章最后一段,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同时思考:(一)作者把外祖母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同时文章的题目也是“童年的朋友”,这个题目合适吗?文章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两人的关系是朋友?请找出这样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明确:1.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2.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 说明善解人意温柔的性格。)3.关于奶

6、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怕母亲知道这件事,却不是一味地袒护,也有善意的责备和批评之意)(二)在文章的中心句中,作者还说到:“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那么课文中那些地方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了外祖母的爱心呢?明确:外祖母“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她微笑的时候闪出一种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等正面描写以及“我”的心理感受等侧面描写,都能体现出外祖母对“我”的爱。三、 品味语言(一)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至两句并批注。学生朗读,作批注;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各成员轮流问,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小组

7、选出精彩的批注,上讲台作汇报;其它小组作评价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老师做重点语段的提示:1.头发: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批注:突出她的头发“多”“密”“长”“黑”“厚”的特点。 2.声音:(1)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2)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批注: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在我的心目中,外祖母的每句话都像歌声那样动听,并且永远刻在我的心上。 3、眼睛:(1) 黑眼珠儿闪烁着气愤的光芒 批注:这是从孩子的视

8、角观察的,体现出外祖母因生活的艰难而流露出对生活的抱怨。 (2)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批注:突出外祖母活泼,愉快而又充满活力。(3)通过她的眼睛,从她的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批注:说明外祖母的坚毅,乐观的性格影响着“我”。4.动作: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批注:腰成了驼背,记载着外婆所承担的繁重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把外祖母比做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明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5.微笑: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9、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批注:写出了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饱含了热爱之情 。 总结:通过大家的描述,外祖母的形象逐渐在我们的脑海中丰满起来,那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明确: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通过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明确:外祖母的爱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有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齐读最后一段)四、拓展: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说说你心中的朋友应该是怎

10、样的人,用一段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材料一:小东、小南、小西、小北四个女孩是好朋友。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四个好朋友形影不离,不管缺了谁就像一只漂亮的碗缺了个口子一样地不完美。十几年的时间不但为她们储蓄了丰富的知识,也为他们储蓄了深厚地感情。彼此关怀,彼此信任,彼此倾诉。材料二: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例如:朋友是一杯酒,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送来温暖。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五、总结本文

11、:本文通过对外祖母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对“我”深厚的爱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六、课后选择练习:1.请你用一段流畅的文字描写家人的外貌。2.请你根据外祖母的形象画一张肖像画。二 一面(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把握叙事六要素。2.学习由远及近描写外貌,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3.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与影响。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运用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学习过程:一、导语: 同学们,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尽管朝夕相处,一旦离开,难以给你留下一个清晰的影象;有的人,即使初

12、见一面,却象刀刻斧斫似的,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鲁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在上海病逝,举国上下,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有一个叫阿累的人,他曾与鲁迅见过一面,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鲁迅逝世当月,他把哀思诉诸笔端,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为一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标题)二、考考你1、注音或写字du( )步 地jio( ) 镶qin( ) 困jing( ) 摩su( )抖su( ) 恣( )情 书j( ) j( )躬 n( )待h( )然 yn( )切 o( )悔 chu ch( ) tu( )唐 du()峭2、

13、解释词语:颓唐:精神萎靡。困软:困乏疲惫。殷勤:热情而周到。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情突然出现。莽撞:鲁莽冒失。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摩挲:用手抚摩。打眼:显眼,惹人注意。憎恶:憎恨,厌恶。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恣情:放纵感情。不能自己: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三、学生展示资料1我了解的鲁迅: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

14、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15部杂文集。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2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过学,后考入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作者阿累当时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一个普通的汽车售票员,他回忆了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偶尔相遇的“一面”的印象,逼真地勾画了鲁迅先生真切动人的形象,从而写出了“一面”的力量、“一面”的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一面是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最初发表在1936年11月5日出版的中流杂志一卷五期上,当时离鲁迅逝世只有半个月时间,第二年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