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730719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解决北京及京广铁路沿线城市缺水 的最佳选择。中线一期工程将会给京津华北平原城市提供优质水源,有 效改善用水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为工业发展增加新的活力。并通过水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污水处理回用,不再继续挤占农业用水,甚至可将原 来挤占的农业供水还给农业,并可相机增加农业供水,以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还可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地下水超采,并有望恢复部分湿地。中 线工程采取丹江口水库加坝调水的方案,从陶岔渠首闸引水,经长江流 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 开挖渠道,在郑州铁路大桥以西30公里处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 上,基

2、本自流到北京、天津,主要解决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豫四 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受水区范围15万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目标是以城市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 生态和农业用水。主要供水城市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邯郸、邢 台、石家庄、保定、衡水、廊坊6个省辖市及14个县级市和60个县城;河南省的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 安阳、濮阳11个大中城市及30个县级市、县城。据1999年资料统计, 中线工程受水区城市范围总人口约346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375亿元, 工业总产值8109亿元。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修订本)中,考虑丹江口水 库不同

3、的正常蓄水位、总干渠不同规模、渠首取水方式,组合成多个调 水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在总干渠渠首设计流量350 m3/s的条件下, 可以调出水量97.1亿m3,保证率95%的水量为61.7亿m3,能较好满 足受水区需水要求。一期工程的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10.1亿m3,混凝土及 钢筋混凝土 2172万m3,钢筋钢材90万吨,PCCP管长度24万米,淹 没或永久占耕园地47.44万亩。一期工程总工期66个月。其中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工期66个月, 总干渠工期60个月,穿黄工程工期56个月,引江济汉工程和兴隆水利 枢纽工程工期均为48个月。按2004年1月份价格水平,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105

4、.33亿元。 其中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4.51亿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162.29亿元,陶岔渠首工程2.22亿元,输水工程844.63亿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70.15亿元,总干渠文物保护及挖掘费0.9亿元。中线主体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调蓄工程和汉江中下游治 理工程。1、水源工程水源工程分为大坝加高、库区淹没处理、陶岔渠首工程3个项目。大坝加高即加高完建丹江口水利枢纽,正常蓄水位由 157m提高到 170m,相应库容由174.5亿m3增加到290.5亿m3。混泥土坝坝顶高 程由162m加高到176.6m,两岸土石坝坝顶高程加高至177.6m,并向 两岸延伸至相应高程。大坝加高增加淹没处理

5、面积302.5km2,涉及河 南的淅川县和湖北的丹江口市、郧县、张湾区、郧西县,淹没线以下主 要淹没实物指标为:人口 22.36万人(2003年)、房屋621.16万m2、 耕园地25.64万亩。大坝加高后,防洪库容由55亿一77.2亿m3提高到81110亿m3。 升船机规模由150吨级提高到300吨级。陶岔闸是丹江口水库的挡水建 筑物,现已按初期规模建成。主坝加高后,由于溢洪道增顶抬高,各频率洪水防洪高水位均不同程度抬高,因此,陶岔闸必须与主坝加高工程 进度相协调,以保证附近地区的防洪安全。2、输水工程输水总干渠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及黄淮海平原西部布置,经伏牛山南 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沿

6、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及京广铁路西侧 的条形地带北上,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线经过河 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陶岔渠首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73.4km。 渠首至北拒马河段长1192.9km,采用明渠输水。北京段长80.4km,采 用管涵加压输水方案。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分 水向东至天津外环河,全长153.8km,采用明渠与管道相结合的布置形 式,总干渠渠首设计水位147.38m,北京末端的水位为48.57m,天然 总水头98.81m。渠道全线按不同土质,分别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喷浆 抹面等方式全断面衬砌,防渗减糙。陶岔渠首至北京团城湖渠段共布置各类建筑物1

7、745座。天津干渠共 布置各类建筑物124座。其中近2/3采用暗渠或渠道倒虹吸式,有些采 用立交渡槽,部分交叉河流建有具备一定调蓄洪能力的大中型水库,基 本不受洪水威胁。总干渠明渠采用类似高速公路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保 证输水安全可靠。穿黄工程是中线总干渠上规模最大的控制性交叉建筑物,位于河南 郑州市上游约30km处,采用隧洞方案。双线隧洞埋深30m,可过500 m3/s。总长19.3km,其中穿黄隧洞长3.5km。穿黄工程静态投资约31 亿元。3、丹江口水利枢纽概况丹江口水利枢纽于1958年9月开工建设,坝址位于汉江干流与支流 丹江汇合处下游约800m,控制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约占汉江

8、全 流域的60%。大坝全长2494m,由两岸土石坝、河床混凝土坝、升船机、 电站等组成,初期工程于1973年底建成,1967年11月下闸蓄水,1968 年10月1日首台机组发电,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后增至105万千 瓦。工程运行30多年来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方面发挥了 巨大效益,是全国发挥效益最好的水库之一。初期工程充分考虑到后期大坝加高完建的要求,预先设置了必要的 工程措施,如混凝土坝下游面设置键槽、河床100m高程以下区按170m 蓄水位进行处理,后期加高没有水下工程等,为大坝后期加高工程创造 了有利条件。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理想水源地。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388亿 m3,

9、约占汉江流域的70%,大坝加高后库容达290.5亿m3,调节库容大。水库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水位高距华北平原之上,可从丹江口水 库全程自流输水到京、津,供水范围可覆盖整个华北平原。水质达II类 水标准,为全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及大坝加高工程丹江口市淹没情况初期工程淹没情况:位于坝址所在地的丹江口市,淹没首当其冲, 初期工程全市淹没面积3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万亩,先后动 迁移民五批16万人,其中迁往外县7万余人,市内安置8万余人,水库 两岸解放后至五八年十年间的农田水利、广播通讯、文教卫生、集镇交 通等公共设施全部付诸东流。历史文化名城古均州、武当山道教瑰宝净

10、乐宫以及全市粮、棉、油、烟集中产区老城关至草店,南北长50华里、 东西宽20华里的均州平原和汉江两岸长达数十余公里的肥沃土地等全 部没入水底。淹没老均县城至草店玄岳门文物古迹85处;原均县城关和 草店、嚣川、青山港三个集镇淹没迁移,15个公社因全部或大部分被淹 没而撤销了行政建制。淹没后库区移民人均耕地由1.12亩下降到0.32 亩;人平口粮由432斤下降到222斤;人平分配由80元下降到35元。 丹江口市库区为了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私的奉献。加高工程坝区占地实物指标及投资:坝区占地实物指标:坝区施工占地1.49km2,施工占地范围内人口 2590人(含淹没区人口和左岸施工通道占地范围

11、内人口),房屋总面积101646m2。农村移民规划生产安置 人口 822人,规划动迁人口 837人,坝区施工占地移民安置补偿总投资 21194.03 万元。库区淹没情况:淹没面积106平方公里,占十堰淹没四县市区171.3 平方公里的61.9% ;淹没涉及14个乡镇办事处,人口房屋涉及133个 村(含居委会),505个村民小组,淹没和影响城乡居民16142户,9.5 万人,淹没房屋199.4万m2,公路421.8km ;涉及浪河、均县、六里 坪、土台、丁家营5个集镇和丹江口市城区,单位226个,工矿企业81 家,其中中央企业7家。淹没库区桥梁11座,码头22处,停靠点168 处,10kv以上输变电线路156.6km,变压器183台;电信线路194.7 公里,广播电视线路356.2km,水电站一处,1000kw,抽水泵站193 处,11195kw,河泵127处,48420m,小水库5座,139m3,输水管 道 3.4k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