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29848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对我省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倒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2什么是倒塌?倒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忽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不小于度,高度不小于米的高陡坡上。 3什么是滑坡? 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不不小于0度的斜坡上。4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

2、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具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三类,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此外尚有按水源类型划分的;降雨、冰川、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溢水等都可成为泥石流的水源。5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6什么是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地质砂土层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软土层压缩变薄、地势

3、标高减少、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地面沉降一般出目前滨海平原地区。 7倒塌、滑坡产生的重要因素 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本。地层的岩性不同,它们的强度各不相似,发生滑坡的难易限度也就不同。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块状岩石,致密坚硬,抗剪强度大,完全由它们构成的斜坡,很少发生滑坡,而有软弱的泥岩、页岩、煤层和多种地表覆盖层存在的斜坡,很容易发生滑坡。采矿不按规范,预留矿柱少,乱采滥挖,导致采空区坍塌,导致山体开裂,继而发生倒塌、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开挖坡脚,形成人工陡边坡,易引起倒塌、滑坡的发生。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工厂,堆渣堆土等,给斜坡增长荷载,斜坡支撑不了过

4、大的重量,便失去平衡,发生倒塌、滑坡。 不合适地开垦农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有助于雨水等地表水渗入地下、软化岩土,也能诱发倒塌、滑坡。 8泥石流的特性及活动特点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流通、堆积等三区,沟谷也相应具有三种不同形态。沟床纵坡降越大,越有助于泥石流的发生,但比降在10-%的发生频率最高。因此,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其活动特点是:高速、突发、周期复活、链生和群发性,其破坏方式有淤埋、冲毁、堵河阻水和弯道爬高、超高危害(如179年四川雅安、984年云南东川泥石流死亡人数各为10多人)。 倒塌、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危害 倒塌、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危害是:

5、毁坏土地、房屋、道路、桥梁、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如197年金温铁路00公里处边坡岩体倒塌,导致旅客列车四节车厢出轨。永嘉县罗东乡若岙底村因受909号台风暴雨影响,引起山体滑坡,毁房42间,导致17人死亡。 0地面塌陷的类型及特点 地面塌陷按其成因可分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而后者分布广、数量多、频率高,诱发因素多,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岩溶塌陷按其成因又可分为自然岩塌陷和人为岩溶塌陷,其中,自然岩溶塌陷的成因涉及暴雨、洪水、重力、地震,人为岩溶塌陷中,成因以坑道排水或突水,抽取岩溶地下水、水库畜引水为主,共占人为塌陷的92。 11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倒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措施重要是

6、多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多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措施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解决,避免地表水注入。 12.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倒塌发生的前兆有倒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山坡脚部浮现新的破裂形迹等。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浮现裂缝,前缘浮现鼓丘,泉水忽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浮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辨认滑坡的重要特性。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忽然中断。岩溶塌陷产生的前兆是井、泉水位急剧

7、抬高、减少,地面浮现鼓起裂缝。 1.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倒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1)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2)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3)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定好撤离筹划。 规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14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重要有哪些规定 (一)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措施规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严禁从事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多种活动。(二)建设用地申请前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措施第十五条规定:都市建设、有也许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必须进

8、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成果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15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职能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灾害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涉及组织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汛期防灾预案,预报中、长期地质灾害,对二、三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备案,界定地质灾害治理责任,对承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丙级资质进行统一管理;县(市)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涉及组织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汛期防灾预案,地质

9、灾害临灾预报,以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上设立标志,界定地质灾害治理责任。 16国内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防治地质灾害,实行“避免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 7.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地质灾害防治要实行规划指引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综合治理与避免预报并举,法制建设与行政管理相配套。依托科学技术进步,加强宣教,发动群众,加大投入,保证防治目的的实现.(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行工作。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件大事,确立地质灾害防治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本地位.(二)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其配套法规

10、,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大幅度减少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三)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充足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四)坚持走“群专结合”的道路,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对少数也许导致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应由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监测、防治:对量大、面广且分散的地质灾害,应采用“群测群防”的措施进行监测、防治。 (五)抓好重点防灾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必须按规定程序立项,按国家颁布的原则组织设计和施工,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六)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

11、都应设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区域性基本性调查评价项目纳入国家地勘筹划;产业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各产业部门负责;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采用地方政府投入和受威胁者分担的原是,其中危害严重的,国家予以一定补贴;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由诱发者承当。临灾处置和应急救灾第一节 防灾预案及明白卡4.什么是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国土资源部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必须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这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规定:一要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二要摸清地质灾害基本

12、状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个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三要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明确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逻地具体规定,临灾抢险救灾措施;四要是明确标注村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4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导致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颁发了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引和监督。浮现超过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时,根据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建

13、议,国务院可以成立临时性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负责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4.3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重要对省内重要都市、重点矿山、重要交通干线等灾害作出初步评价预测,对其防治提出原则建议;对影响特别大、也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的隐患点,尽量提出较为具体的预报意见,提出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建议;作出汛期突发灾害隐患巡回检查筹划。4.4 市(地)、县级防灾预案重要应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和防灾规定,圈定重点防备区段;对重要灾害隐患点,作出中长期预报,对其也许导致的危害进行预测。逐点贯彻涉及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

14、内容的避免措施,防灾责任要贯彻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负责人;作出群测人员培训筹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筹划。(1)简要阐明上年度地质灾害的灾情(涉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重要设施的破坏状况),汛后各隐患点的稳定性变化状况。(2)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和防灾规定,圈定重点防备区段。(3)对重要灾害隐患点,作出中长期预报,对其也许导致的危害进行预测。逐点贯彻涉及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避免措施,防灾责任要贯彻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负责人。(4)作出群测人员培训筹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筹划。45 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地

15、质灾害按危害限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00人以上或潜在也许导致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00人以上、100人如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亿元如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0人如下,或因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万元如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人以上、00人如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000万元如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如下,或因灾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万元如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