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道的茶艺步骤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28083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点茶道的茶艺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宋代点茶道的茶艺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代点茶道的茶艺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点茶道的茶艺步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点茶道的茶艺步骤备器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 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 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选水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 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 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 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 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取火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

2、,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 败器不用之。温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条载:李约,氵开公子也 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 沸,庶可养茶。候汤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 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 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 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 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 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 蔡说

3、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习茶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盏、点茶调膏、 击拂、品茶等。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 欧阳修、林通、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 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 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 茶,祛襟涤滞 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

4、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 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 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 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 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 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 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 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 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 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 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 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 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 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