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264973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DOC 14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业(扶贫)园区建设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自全省启动“5个100工程”建设以来,我县省级园区主导产业更加壮大、基础设施更加夯实、服务配套更加完善、科技含量更加凸显、市场拓展更加有力、农旅融合更加紧密,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园区美群众富的目标。 一、取得的成绩我县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现代农业提升年为契机,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实践好和发展好“用园区来带动,用产业来主导,用投入来增强,用科技来支撑,用机制来激活”的山区现代农业建

2、设“石阡经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园区引领全县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以打造黔茶产业高端展示平台为目标的龙塘园区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突出生态优基地。把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扎实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建立茶园机械化管理专业队伍,为基地规范化建设管理打牢基础。二是科学套种以短养长。三是培育主体激活力。把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茶产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建立奖励扶持机制。优化经营主体,整合部分企业、专业合作社组建了贵州苔茶集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XX珍品坊成功落户园区,成立了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完善基础强配套。园

3、区建设完成投资3.56亿元,改善园区主干道、机耕道、生产便道、现代化水利喷滴灌设施、沟渠、管网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安装,园区形成了路网交织、设施配套的格局。五是农旅融合延链条。按照三星级景区标准,加快园区农旅融合设施建设,园区申报为三星级景区。XX年园区完成总产值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销售利润4601万元。园区主导产品石阡苔茶被列为省、市重点品牌进行推广扶持,成为全省茶产业五张名片之一。(二)以打造“武陵桃源之源”为目标的五德园区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盯牢优势强基地。园区已种植主导产业优质水蜜桃2.2万亩,果园管护做到应管尽管。二是完善基础塑形象。已完成投资3.52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得到

4、进一步改善。三是农旅融合增后劲。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要求,结合五德园区地处武陵山区、以桃为主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农旅结合初见成效,被评为三星级景区。XX年实现销售收入6911万元、利润2475万元。 (三)以打造全省蛋鸡产业示范高地为目标的本庄园区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借势发力促转型。紧紧抓住本庄是“双百”小城镇和30个连片开发小城镇机遇,以提升产业现代化程度为目标,强化园区产业布局,强化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设备、技术等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合理规划布局园区节点,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产业发展在地方经济社

5、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和衷共济强活力。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园区,完成投资5.094亿元,园区存栏蛋鸡160.58万羽,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存栏142万羽;新建标准化圈舍15栋,面积达18400平方,改扩建17600平方米;新建蛋鸡育雏室1个,引进种鸡场1个;园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三是立足品牌树亮点。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2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各2个,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XX年,园区总产值达3.8亿元,总销售收入达2.6亿元,实现销售利润1.2亿元,人均纯收入净增1320元。二、XX年工作重点围绕乡乡办园区、村村办产业、户户有收入和完善一个、升级一个、乡

6、乡建园的工作思路。XX年,全县新增省级农业园区1个,新增市级农业园区5个,新增县级农业园区9个,建成省、市、县级农业园区21个,实现18乡镇乡乡有园区。全县计划省级农业园区完成总投资11亿元,实现总产值9亿元,总销售收入8.2亿元,销售利润2.8亿元。注重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培育,促进园区提质增量。按照“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丰富内容”的思路和“完善一个、升级一个、乡乡建园”的要求,重点打造龙塘园区,扶持巩固本庄园区,突出抓好五德园区,将聚凤油茶园区申报为省级农业园区;在原有3个市级农业园区的基础上,新增5个市级园区;围绕“两个主体、三个原则、四个因素、五个结合”,按照因地制宜、能大则大

7、的原则,在坪地场乡、甘溪乡、河坝场乡、国荣乡、枫香乡、大沙坝乡等乡镇分别新增规模500亩以上9个县级农业园区,实现园区乡镇全覆盖。加快推进现代水利、现代农业装备、花卉苗木、电子商务、消费主体、有机生产标准、科普文化等“七进园区”,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拓展园区规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园区规划编制,提升园区科学规范水平。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新增园区在深入调研、多方比较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流转集约化,建设机械化,管理园区化,运作企业化”的建设要求,遵循“生态循环、资源优化、均衡发展、科技引领、因地制宜、服务地方、对外开放”的原则,认真做好园区的规划编制。已有规划的园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强化与

8、水利、交通、国土、电力、信息等相关建设规划的衔接、配套,突出园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做好年度实施方案。围绕园区建设任务,结合规划和实际超前谋划年度项目建设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责任到人,确保园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注重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主导产业提质扩容。按照“集中连片种、集中连片栽、集中连片养”的要求培育园区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年内省级园区完成新建茶叶、水蜜桃、油茶、软籽石榴等高标准种植业基地1.8万亩,新增标准大棚7000平方米,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个,新增标准圈舍10000平方米。市、县级园区新增基地面积不得少于500亩。各园区要严格按照产品认证标准和技术规范组

9、织生产,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供应、统一疫病防控、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加工包装销售、统一质量安全监管的“六统一”制度,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畜一沼一菜(果、烟、茶)”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和桔杆综合利用,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基地标准化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园区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注重景区化建设,打造农旅一体化新型园区。按照铜仁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星级景区评定标准、铜仁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星级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等标准,围绕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要求强势推进园区“十个一”工程,完善园区旅游硬件基础,着力开发旅游资源,提升园区旅游软件环境,在观光、休闲、体验、科普上

10、做文章,将龙塘园区、五德园区创建为五星级园区和3A级景区,聚凤油茶园区创建三星级园区。抢抓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注重规划引领,突出石阡特色,加快建设汤山镇五峰山城市农业公园,让广大市民在城市中体验到大自然的和谐宁静。抢抓全市旅发大会在我县召开的机遇,全力做好采茶节、品桃节等桃茶文化活动,推介园区旅游资源,促进园区“接二连三”、“一转三”和“三产融合”,增加农民收入。注重设施装备建设,改善园区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从长远出发,从园区急需环节入手,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园区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整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工程,推进园区水、电、路、通讯

11、及园区排灌设施、机耕道、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园区生产发展条件,不断提升园区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XX年,省级园区新建园区主干道39千米、机耕道52千米、生产便道72千米,新增沟渠管网122千米,冷链物流设施面积900平方米,新增动物防疫室6间、农残检测室6间,病虫害监测防治点25个,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经营主体2个。注重经营主体培育,建立风险共担利益机制。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不同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级园区企业达46家,其中规模企业20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达43家,新认定家庭农场4家。继续鼓励基层干部、农

12、业科技人员到园区领办和创办企业,大力实施“雁归工程”,支持返乡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到园区创业就业,支持离岗干部到园区参与企业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扶持一个龙头、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园区”的目的。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于一体的发展。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基地产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入股,引导贫困户用扶贫项目扶持资金入股,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户共同增收致富。注重营销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区域性品牌。加强农产品产地交易市

13、场建设,积极培育物流企业和营销大户。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和在城镇农贸市场以及社区设立直销点,积极发展直销配送、连锁经营,加强“中国苔茶网”、“淘宝网铜仁馆”、贵州农经网、淘宝网南长城实体店等电子商务新型流通业态建设。XX年省级园区经营主体发展电商数量达19个。积极组织和引导园区企业参与省内外茶博会、招商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市场营销活动,扩大影响,增加市场占有率,确保园区产品商品率达90以上。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积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优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努力打造一批区域性品牌。注重科技创新引领,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继

14、续加强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省茶科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实施品种、品牌、品质“三品”战略。支持园区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建立研发团队,鼓励科研单位和人员以技术服务、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加快基层农技体制改革,建立园区专家队伍蹲点服务,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园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农机“五新”的推广使用要有新的成效,实现100%良种良法。充分发挥园区培训基地优势,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培训,为园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XX年,省级园区年度培训农业从业人员2.6万人,园区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累计达7

15、.6万亩,无公害产品认证累计达10个,绿色农产品累计达5个。三、工作措施XX年,我县确立了“重点打造省级园区,突出抓好市级园区,辐射带动县级园区”的园区工作思路,实现全县农业园区“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档次提升,内容丰富”。即就是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园区“扩容、提质、增量、增效、景区化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经营主体培育、生产要素聚集和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强化科技服务、打造支撑平台、提高综合效益、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抢抓召开旅发大会机遇,强力推进“

16、七进园区”和园区景区化建设“十个一”工程,不断优化园区布局,拓展园区规模,提升园区品位,壮大园区企业,促进园区基地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全力打造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园区重点抓好基础配套及农旅一体化建设;市级园区突出抓好产业升级和档次提升;县级园区主要是增加数量,扩大园区基地规模,丰富基地内容。将龙塘园区申报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力争达到国家级。将龙塘园区、五德园区创建为五星级园区和3A级景区,聚凤园区创建为三星级园区。 一是注重规划编制。新增聚凤油茶省级园区已聘请贵州省林科院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正在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龙塘园区、五德园区、本庄园区完成XX年年度实施方案的编制评审。市、县级园区按照县园区办下发的石阡县市、县级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要求,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