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17464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19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17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D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2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并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的伟大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阿基米德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4甲、乙两列火

2、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面“折”笔B看见水中的“鱼”C水中的“拱桥”D墙上的“手影”6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7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

3、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4NB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C称量时挂钩和钩码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A人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电梯对人斜向上的推力9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0.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该

4、空瓶的容积是(水=1g/cm3,酒精=0.8g/c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单位换算:500m_km,30min=_s12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而产生的,重力的施物体是_13矿泉水瓶里装有550cm3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将_,体积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在实验室里,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的工具,图表示在跳橡皮筋的过程中_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15我们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其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5、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6当你站在平面镜前5m处时,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是_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_像(选填“实”或“虚”)17如图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_cm,我们现在坐在教室里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_18阳春三月,漫步于永川兴隆湖畔,你会看到“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鱼在云中游”中的“鱼”是由光的_形成的,水中的“云”是由光的_形成的19.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和科学用眼的方法,就会形成如图所示情景,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形成了_视眼(选填“近”或“远”),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

6、一副由_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20.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跟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可以知道:甲_乙(选填“”“”或“=”),其中乙物质可能是_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每图1分,每空1分,共20分)21(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在图2 中画出一束平行光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在图3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2小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_,将游码移至_处,然后调节_,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

7、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一部醋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填字母代号)(3)由图可得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_g液体的体积为_cm3(4)根据 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是_g/cm3=_kg/m3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

8、凸透镜的焦距f=_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2)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_(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_(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

9、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四、计算题,计算题的解答过程要有一定的计算依据,分析推理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答案不给分,1+1+3,共5分)24一辆汽车最多运5.0104N的货物,现要将52t的砂子运完,要运多少趟?25正在修建的成都至重庆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约300km,高速列车75min左右可到达,则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26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 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 g,如果在空瓶盛某种金属碎片若干,使金属与瓶子质量为1000 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

10、水、金属片三者的总质量为1409 g。试求:物质金铅铜铁铝密度/(gcm3)19.311.38.97.92.7(1)瓶子的容积;(2)金属碎片的体积;(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最可能是哪种金属。案及分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D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考点:时间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

11、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一个苹果的质量差不多,在0.2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我们的教室的长度在10m,宽度在8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3分)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并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的伟大

12、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阿基米德考点:牛顿第一定律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是经典力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所以用牛顿的名字来作为力的单位解答:解: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的伟大物理学家是牛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对人类的贡献我们要学习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谦虚的求实态度3(3分)(2010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A不正确; 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