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布料操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1743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布料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炉布料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炉布料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炉布料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炉布料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炉布料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布料操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高炉布料操作地点:时间: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 请详细阅读内容高炉布料操作(提纲)刘云彩高炉布料的作用1.1,布料能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布料能改变产量水平,能提高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改善顺行,大幅降低 燃料消耗:炉内料柱的空隙度大约在0.35-0.45之间。上升的煤气对炉料的阻力约占 料柱有效重量的40-50%。煤气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差别很 大。利用不同的煤气分布,减少对炉料的阻力,

2、从而保持高炉稳定、顺行。有 了顺行,就有可能提高冶炼强度,增加产量。1.2,通过布料能延长功率寿命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必然加剧炉墙侵蚀。通过布料控制边缘气流,保护炉 墙。1.3,通过布料,预防、处理一些类型的高炉冶炼进程发生的事故这些类型包括:高炉憋风、难行;渣皮脱落;边缘过轻,危害很大。边缘过轻,首先表现在炉顶温度过高。影响炉顶温 度的因素较多,边缘发展,是其中之一。炉顶温度每降低100,大约可降低焦 比3-5公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气带走的热量;冷却水及炉体散热;煤气利用率下降。正常冶炼水平,炉顶温度与渣量关系密切。边缘过重,同样会带来灾难。1982年首钢2高炉,连续发生风口压入炉内 事故,

3、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表2 渣皮脱落炉腹渣皮结到一定厚度,自行脱落,由于边缘煤气量不足,不能很好的熔 化,大块渣皮沿炉缸壁下滑,将深入炉内的风口压入炉内。类似的现象,在宝钢和日本也出现过。日本把这一现象叫“曲损”。炉墙结厚;减少一些铁中的有害元素。装料制度也有局限性:严重的炉缸堆积,解决不了;严重的炉墙结厚,效果很小。布料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装料方法,改变煤气流分布,并影响软融带的 形状。改变炉料位置及矿、焦在炉喉径向的比例,是控制煤气流分布的有效手 段。双钟装料设备,炉料分布受到限制,调节煤气流的作用比较有限。无钟的出现,克服了大钟的缺陷。第一座无钟高炉,于1972年在蒂森公司 汉博恩厂投产。

4、这是卢森堡阿贝尔公司的重大发明,它以全新的原理、紧凑的 结构,克服了大钟布料器的缺点,使高炉布料,完成一次革命。很快,在世界 范围推广。它通过改变旋转溜槽角度,可把炉料布到炉喉内任何位置。布料操作2.1,煤气流的作用煤气分布对高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煤气在高炉内的分布,分四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作用如表3:表3,布料的作用(高炉布料规律,135页表40)2.2,软融带的形状,对高炉行程有重要影响,煤气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软融带的形状(图1)。图1,软融带形状及煤气分布22.3,批重的作用:批重大小,对煤气分布影响极大。大批重普遍加重边缘及中心;小批重发 展边缘及中心。各炉在一定的条件下,均有一个

5、临界范围。当批重大于临界范 围,随批重增加而加重中心;当批重小于临界范围,随批重增加而加重边缘或 作用不明显1。依此原理,当炉料较好时,应当用大批重;外部条件变坏时,应缩小批 重。大批重,能控制气流稳定分布。因此,随冶炼强度的提高,应扩大批重。 当炉况难行时,应缩小批重,以还取风量,保持顺行。2.4,料线多作用:料线越深,炉料越靠近炉墙。利用不同料线深度,可有效的调整炉料分 布。大钟操作;高炉最早出现于中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23。高炉装料方法多种多 样,均未流传下来。1850年,当巴利式大钟布料器在英国出现,尽管它不能旋 转并有许多缺点,还是流传了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终于在

6、1907年出现了 “马基式”布料器,并迅速在世界范围普及。为什么大钟布料器 得到发展,能够在炼铁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解决了高炉长期以来, 一直困饶的煤气流合理发布问题。通过大钟布料器落入炉内的炉料,形成边缘高中心低的反锥体料面。当炉 喉直径大于3.5米时,边缘和中心的料面差,已经超过1米,这就使中心的料 柱透气性明显提高。从图24看到,高炉每米工作高度的压力差大约0.04- 0.07kpa,推动了煤气流向高炉中心流动。这一作用,也为高炉扩大,奠定了基 础。大钟式布料所形成的料面,是以后各种布料器,共同遵循的准则,无钟布 料也不例外。图2,不同容积高炉的阻力系数(图中数据是高炉容积)3.

7、1,扩大矿石批重:大批重,有利于煤气流稳定,能改善煤气利用,降低燃料比;但高炉压差 可能提高,所以,扩大批重是有条件的:冶炼强度提高;高炉炉况允许。表4 首钢2炉1982年9月数据(1327 m3)各时期的原料条件如下表,折合焦比、燃料比也按下列条件计算(表 5)。表5:3. 2,同装与分装:由于界面效应,分装的矿、焦混合与变形,较同装小,因此料柱透气性更 好。高炉一般采用分装。表6是首钢3号炉(1036 m3)的实践结果。表63. 3,综合装料5:为改善煤气利用,加重边缘,发展中心,在1982年实验综合装料制度,获 得良好结果。矿石3车,分两次开大钟。第一次按料线1.75米加料,接着不等 料

8、线第二次开大钟,加入后续料,1号炉实践结果如下(表7):表73. 4,大小料批混装6:为克服大钟装料的局限性,首钢曾在进入末期的3号炉用大小批重混装的 方法,修补炉墙并稳定高炉气流,受到很好的效果,操作结果见表8。具体方 法是:mA +nBA = KKJJIKK=20 吨B 二KJlKJIK=10 吨表 8 (1962 年)使用混装后,实际焦比下降20公斤,折算后降低17公斤。一月份炉身下 部炉墙厚度460mm,到3月7日墙厚580mm。大批重稳定气流,小批重加重边缘,两者结合,既改善顺行,也保护了炉 墙。3.5,抽矿或抽焦:炉况不稳定,炉料又不好,不具备使用大批重的条件,可用抽矿或抽焦的 方

9、法,稳定气流。具体做法石:mKKJJ + KKKK 或 mKKJJ + JJJJ3. 6,双装:出于同样理由,也可用双装。但双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气流分布,其“双”的部分,对气流的影响,和配“双”的相反。如下式所表示的,前一批 示正装,和它相配的是倒装。每隔m批,有一批双装,在料柱中有一个大批 重:JJJJ。mKKJJ + JJKK3. 7,半倒装:20世纪60年代,钢铁生产相当困难。原料很差,数量短缺。高炉或经常 封炉,或维持生产。高炉难行、结瘤是经常的。半倒装由此流行。当时首钢 (石钢)流行一句顺口溜:“小批半倒,灵丹妙药”。“小批”,保证高炉煤气两条通路,半倒是把焦碳装到高炉边缘及中心。

10、这是发展两头的装料制度,煤气利用率很差,燃料比高。可以当“药用,处 理炉墙不干净,或因原料质量太差,保持高炉顺行。是“药”,不能当“饭”,不能经常使用。经常使用,燃料消耗太高。无钟与大钟布料的区别4. 1,大钟布料是一次性的,大钟打开后,炉料在很短时间落到炉内,图 3是大钟布料的炉料分布7。无钟布料是连续的,布一批料须较长时间(图 4) 8,大约布8-12圈。图5是无钟布料示意图9。由于料流较慢,无钟的 粒度偏析严重(图6) 2。图3,大钟布料的炉料分布(高炉布料规律,277页表56)图4图5,无钟布料示意图图6粒度偏析4. 2,大钟布料的炉料分布,位置比较固定,每批料的堆尖位置只能在炉 喉间

11、隙以内。利用不同料线、不同批重、不同装料次序及不同装料方法,改变 炉料分布;而无钟,通过改变溜槽角度,可以将炉料,布到任何位置、并且有 多种不同的布料方式(图7)。图7无钟可将炉料布到任何位置4. 3,溜槽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溜槽外侧的炉料堆角变小,外侧料面较平 坦,当多环部料时,形成炉料平台。大钟布料则无此特点。图8,布料形成的平台5, 无钟布料操作5. 1,单环与多环无钟的特点,导致:A, 单环布料,偏析严重,特别是粒度不均匀的炉料。单环布料,扩大了无 钟的缺点,降低了无钟的优势。B, 单环布料时,改变或试验不同装料制度,比较困难。变动结果,不仅影 响边缘煤气分布,同时也影响中心,改变布料,

12、引起的变化较大。边缘中心中心边缘图9 改变单环示意图多环布料,按要求将炉料加到一定的位置,可以满足冶炼需要。多坏,才能充分发挥无钟作用。通过多环布料,保持高炉中心活跃,边缘 有足够的煤气流通过,以保证高炉顺行。多环,调剂煤气分布更灵活,更有利 于高炉强化。在多环条件下,改变煤气分布,一般通过改变边缘或中心的矿或焦的环 数,即可实现,不必改动所有各环。改后是否准确,也容易判断。多环,把粉料分散到较大的面积内,从而降低了粉料的破坏作用,提高了 料柱透气性。5.2,边缘料面平台稻叶晋一等总结加古川高炉布料经验,边缘炉料在炉喉内形成一定宽度平 台,高炉顺行很好,由此作为无钟布料规律,得到推广【10】。

13、图10,平台5. 3,无钟布料实例按生产需要,确定布料方式。图11是追求低焦比、高产量的、中心发展型 的煤气分布所作的不同装料生产过程9。图11 千叶6号炉的布料实践10图11是追求低焦比、高产量的、中心发展型的煤气分布所作的不同装料生 产过程9。图5左边的横座标是布料角度,1是边缘位置,10是中心位置。黑的是 矿,白的是焦;纵座标本是布料圈数。右图是不同装料方法的煤气分布结果。 最上边是5月,最下边是10月的煤气分布。图中4个月的4次改变,边缘第一环(520)、第二环(50.50)布的矿石 和焦碳始终未变。第一次改变,仅变更第五、第六环(图中上部,5月到6 月)。以后两次改变,均在37环之间

14、。这正是多环部料的优点。从下图可以 看到,边缘煤气利用率并未发生变化,中心煤气利用率逐次提高。图12是日本一座高炉的布料操作结果12。图中第一列是布料方法,第二 列是炉料分布,第三列是炉喉煤气及温度分布,第四列是冷却壁温度分布。从 图中第三列看到,径向煤气温度和煤气中的CO2%含量是相反的。从第四列中看 到,布料对后温度的重要影响。图125.4,宝钢布料13:宝钢重视布料平台。矿石在炉内形成自炉墙起1.31.7米宽的平台。具体 的布料方法和布料的相关考虑见图13、表9。图13表92004年3月宝钢无钟布料操作:装料制度:5. 5,其他厂经验A,上钢一厂布料分11环。较分10环或分偶数环,有明显

15、的有点,即有一个偶数环, 将炉喉面积,等分。如分11环时第6环等分炉喉面积。上钢一厂3高炉,炉喉 面积分11环。次炉布料,焦炭布到中心方向较明显。首钢2004年3月装料制度:首钢当时焦炭强度不佳,焦炭在较大范围分布。C,昆钢6高炉装料制度:典型的中心加焦。D,武钢装料制度:矿石反复布料(见红字):678943.5 46 43.5 48.5 22335. 6,不同先进高炉的温度分布曲线见图14。图14煤气温度分布【13】6,布料新动向高炉按自己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装料方法。日本川崎公司,研究逆向布料,炉料从中心开始(图13),和传统布料不同13,炉料在炉内很少位移或 滚动。这种探索精神,表现继续挖掘潜力的决心。图13 逆向布料参考文献2前田久纪等,高炉装入物分布制御,制铁研究,第325号(1987), 2133。5 陈欣田,高炉正正分装大料批的技术操作,首钢科技,1982, 12, 1- 11。6 陈家华,石钢高炉使用大小料批混装降低焦比的经验,1964年10 月,油印本。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