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需求理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17040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需求理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的需求理论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联系与罗素不同,我们认为,在人的需要问题上,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关系起码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17、18世纪以来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主义(“主 智论”)的反叛者。他们都反对把人和历史的本质归结为单纯的理性或知识,都强调人的行 为和历史发展不是由单纯的理性动因和知识进步造成的,在自觉的理性背后,存在着“看不 见的手”。一句话,就是他们都认为人的需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或理性)在人的行为和历史 发展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第二,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之间又存在根本的区别。弗洛伊德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人的生物 学本能特别是性本能,认为人的行为和一切社会(文化

2、)现象都是由这一本能的冲动、分化、 压抑和升华造成的,人的需要永远同社会、文明处于对抗之中。而马克思则认为,人的生物 学本能(包括食欲、性欲等等在内)只是人的需要的自然前提,人的需要本身是通过实践,在 改造自己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与社会、文明在实践的基础上辩 证统一。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需要的作用。在他尚未成为“马克思”,即尚未完成世界观的彻底 转变之前,他把人的需要看作人的本质。他认为,人不仅直接地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而且是 一种在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而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的特点就在于它有需要。一般的需要(“有 需要”一一需要的存在)是生命本质的确证,特定的需要则是特定的生物

3、本质的确证。因而, 人的需要便是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一方面,需要“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证明人“具 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需要作为一种匮乏,表明“他的欲 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地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证明人“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 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尽管马克思不再把需要看作人的 本质,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但他仍然极为重视需要的作用。他把 人的需要称为“人的本性”,把人的自然需要叫做“人的一般本性”,把人的社会性)需要 叫做“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他强调: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需要是人作 为“生产

4、者的素质”。恩格斯由于更带有自然决定论的色彩,甚至认为承认不承认人的需要 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依据(认为不承认人的需要是唯心史观的社会认识论根 源)。他说,由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 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被意识到的。这样,随着 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应译为“观念论”)的世界观”。需要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作为人的“内心的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和原目 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各种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这种需 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当然,需要本身还

5、不等于活动的动力和目的,但它 构成二者的最初基础。如果说欲望是人们“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了的需要”,动机是 正在向活动转化的需要,那么目的则是已经成为活动内在要素的、与客观手段相统一的需要。 马克思在分析一般劳动过程的特点时指出:“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绘成它的简单 要素来说,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以与 一定的需要相应的方式占有自然物质的活动”。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提法本身,就体 现了这一精神。他把“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就是要说明离开了人的需要,劳动 (即人的活动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人的具体需要决定了人的各种具体活动和日常行为的具

6、体 目的,人生的根本需要则决定了人生的根本目的。人生的目标和追求,是人的各种具体目的 的集中和升华;而人生价值,又从根本上依赖于人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构成了 人生价值的最终基础。最后,正因为需要构成了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和原目的,所以它通过实践赋予了世界以价 值和意义。动物也有需要,但它与环境之间并不构成价值关系;只有基于劳动一实践的需要, 即只有需要上升为活动的目的,这种关系才成为价值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 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人之外的物与物之 间发生关系,只表现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自然属性;只有当物与人的生 活需要发生

7、关系时,物的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那些属性才表现为物的价值。当然,正像需要和 目的不是直接同一的一样,需要和价值也不是直接同一的,它们都是以“劳动”或“实践” 为中介的。但是,无论如何,需要总是构成了人的世界的价值的基础。离开了人的需要,世 界就只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所谓世界的意义,正是源于“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 转化;所谓价值,就是“为我”(或“为人”)意义上的存在。当人们从价值论的角度引用普 罗塔哥拉的名句“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即“人的需要 是万物价值的尺度”,而不再仅仅是其原义“人的知觉是万物显现(在古希腊人看来,显现 =存在)的尺度”了 在马克思看来,

8、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自然需要本身受到了社会历史的制约和改造。这些需要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 然需要,而是只能通过社会方式加以满足的、随着历史上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 需要。“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 解除的饥饿。”(16)第二,人在自然需要之上产生了新的历史形成的需要。例如,社会交往的需要,认识的 需要,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实现)和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需要等等。第三,无论人的自然需要还是新形成的需要,都受到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 的需要总是受其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等制约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人

9、的需要”。马克思 在批判瓦格纳泛泛谈论“人的需要”时说:“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 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 做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哪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就 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因为在这里,生产, 即他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17)第四,人的需要无论在量和质、横向和纵向方面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呈 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从量上说,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尽管在一个限度,但它并不 “取决于自然的量”,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明的

10、进步而不断的扩大。从质上说,“需要 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由于人类自然(应译为“本 性”一一引者)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 (18)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本性发展的规律”或“需要上升的规律”。第五,由于上述这一切,需要的尺度也是社会历史的。“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 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的物品去衡量的。”(19) 即使一个人的消费和享受就其绝对量来说是增长了,但是如果这种增长的幅度低于其他个人 或阶级、阶层,甚至低于一般社会文明进步水平,那么他仍然会感到匮乏。人们常说的“需 求

11、攀比”、“心理消费”,实际上正是这种尺度的具体表现。马克思可以说是现代提出“人的需要的体系”概念,并对这一体系进行了深入而全面探讨的 第一人。他从历史唯物论和人的实践本质出发,揭示了人的需要体系的三个特点。首先,就 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来说,人的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的社会体系”。人的需要是多方 面的,但是由于这些需要从根本上说又都是社会性的,正是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内在联系把 各种不同的需要结成一个自然的体系”。其次,就人的需要的发展过程来说,人的需要又构 成了一个“需要的历史序列”。人的需要是变动的,但是这些需要的变动从总体上呈现出一 个向上发展的趋势。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人的需要体系表现为

12、一个不断地由“较低的系统” 向“较高的系统”发展的过程。最后,人的“需要体系”以社会“劳动的体系”或“生产的 体系”为基础,并随后者的发展而发展。人的需要尽管构成了人们劳动或生产的最初动因, 但从根本上说,它却是受后者制约的。因而归根结底,人的开放性需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创造性本质这一基础上的。正是从上述基本思想出发,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的需要的“三级阶梯”理论。这一 理论从需要的社会体系和历史序列相统一的角度,把人需要分成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第一是人的生存或生理需要。它既包括吃、喝、排泄、睡眠等“原有个体生命的再生产” 需要,也包括生育等“新的个体生命的再生产”或种的蕃

13、衍的需要。这里既有(个)人的自然 生命即肉体的再生产,又有人(群)的自然血缘联系的再生产。从内容上说,这些需要是人自 然形成的需要,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需要。“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 个人的需要。”(20)从形式或满足需要的方式上说,这些需要也是受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 条件制约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是“社会的自然需要”,是人作为“社会的自然存在物的需 要”。人的生存或生理需要,构成了每一特定历史阶段上“需要的社会体系”的基础,构成 了整个人类发展着的“需要的历史序列”的前提,是人的“劳动体系”或“生产体系”形成 的最初动因。第二是人的谋生或占有需要。人要满足自己的自然生存或生理需

14、要,就必须从事劳动和 生产(占有活动)。但要从事劳动和生产,又使人必须超出单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限度,把 自己作为生产当事人(劳动者或非劳动者的占有者)来再生产。劳动者的再生产要求人们不仅 要生产出维持个体生存和家族繁衍的生存资料,而且要追加生产劳动力的教育训练费用等生 活资料;其次,生活资料的生产本身的发展又要求人们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最后,由 于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必须扩大到把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 所必需的各种生产当事人和为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非生产当事人的生活资料统统生产 出来。因此,这里的劳动需要既包括必要劳动的需要,也包括剩余劳动的需要;既包括直接 的

15、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也包括再生产过程所必需的各种经济活动的需要。第二类需要与第一类相比,具有两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方面,它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 内容上超出了人的自然需要,构成人区别于动物的新的社会需要;超出了人的单纯对象性需 要,使活动本身成了人的需要;使人不再仅仅作为自然存在物来再生产,而且作为能动的生 产者来再生产。这是一种“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21)另一方 面,它仍然是一种作为谋生活动而出现的间接需要。人不是通过这种劳动和生产活动本身来 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以此为手段,通过这种活动来获取满足自己自然需要的物质资料。它 固然在内容上超出了生存需要,但这只是就手段或

16、满足需要的方式来说的,其最终目的仍然 是生存需要。因此,马克思称这类需要为“外在的”需要。这一需要实质上是人与动物既相 联系又相区别的环节,它不仅构成了每一特定历史阶段上“需要的社会体系”,而且构成了 人类发展着的“需要的历史序列”的过渡阶段。第三是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人的劳动和生产(谋生或占有)活动发展的基 础上,人的高级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了。它包括人的科学探究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审美创 造需要等等。在这里,人的需要已不再是单纯内在的自然需要,也不再是单纯外在的、过渡 性的自然历史需要,而是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真正的历史需要;人也不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 或生产当事人,而是真正成为社会自由人,成为与社会性直接统一的自由个性了;活动本身 也不再是出于自然欲望的驱使或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变成人的能力和个性需要的展开。按 照马克思的说法,这时的人才是真正的内在富有的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 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