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14430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心理问题的疏导与矫正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实验幼儿园 王伟红,电话13844255718 邮寄地址:吉林省永吉县实验幼儿园永吉大街1447号,【内容摘要】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氛围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幼儿要做到“有爱心,不歧视问题幼儿,又要做到细心观察,耐心疏导,恒心持久”,采取家园合作的立体疏导与矫正手段,使幼儿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关键词】幼儿 心理 疏导 矫正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然而,如今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可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往往容易忽视。犯罪

2、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说过,在一些刑事案件中,较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与其幼年心理有密切关系。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极端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种早期心理经历,人的心理问题则与其6岁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那么,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的疏导和矫正手段呢?一、找到幼儿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是有效疏导和矫正问题的前提。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文化程度越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越高。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

3、响,如“母子脆弱症”就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特别担忧和溺爱,导致孩子也发生忧郁及对母亲特别依赖,而缺乏自主。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三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据调查,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有13.5,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3.3%。由于幼儿正逢利用周围环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及早治疗,较具成效、且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许多,但是若拖延处理时效,就得多费一番周折。二、拥有“四心”,是教师有效疏导和矫正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除了休息,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

4、儿园度过的,教师的教养工作就起到主导多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与矫正,不是一时之功。孩子也很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有爱心,不歧视问题幼儿,又要做到细心观察,耐心疏导,恒心持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疏导和纠正幼儿的心理问题。三、加强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只有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互相交流教育信息,努力建立良好的合作,以人为本,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谐发展,达到“教师用心,家长关心,孩子开心”的三赢局面。

5、1、“家园之窗”让家长逐步参与到教育中来。 “家园之窗”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可以使家长们更加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其次,可以让家长学会了配合。让家长学会配合以实现更理想的家园互动效果,再次,“家园之窗”让家长学会了和老师一起互动学习。如开设“家教指南”、“健康快车”等栏目向家长介绍成功的育儿经验和一些结合季节特点的保健常识,来解决家长的一些困惑或让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享成功经验。 2、家园配合,共同担负起心理健康问题幼儿的疏导与矫正责任。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新入园的小女孩儿,每天她的妈妈送她来幼儿园的时候,只要看见幼儿园的大门就开始大哭大叫不进园。她的妈妈用买玩具,

6、带孩子去游乐场,甚至连打骂的极端方法都使了出来也无济于事。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到女孩儿的家里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和观察,我们发现:每次在小女孩儿不听妈妈话的时候,妈妈就警告小女孩儿:如果再不听话,妈妈就走了,再也不回来了。然后妈妈果真就走出屋门,把小女孩儿单独关在门内。女孩儿看见妈妈走了,立刻大哭,并央求妈妈回来观察到这个细节后,我们通过和妈妈沟通才知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每次在小女孩儿不听话时,就会抛下女孩出走的办法来吓唬小女孩儿。在妈妈看来,这种方法还挺有效果。实际上,正是由于妈妈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心理带来了难以抹去的阴影时刻担心她的妈妈会离

7、开她。查找到原因后,我们和女孩儿的妈妈制定了一个详尽的矫正计划。女孩儿也慢慢相信了她的妈妈永远不会离开她。从此,孩子也在幼儿园开始了健康快乐的每一天。3、开展亲子教育、家长讲座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亲子关系不当的家长其本身的愿望都是好的,但由于他们不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与真实水平,从而使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样既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又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僵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可以针对这一问

8、题,可以通过开通育儿博客、QQ、微信等平台开展亲子教育讲座,使家长认识到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科学育儿方法,从子女发展的需要出发,做一名可亲可敬的称职的家长对于建立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是何等的重要。还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亲子游戏,让家长利用亲子游戏与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孩子乐于学习,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也使父母对子女更关心,更真切地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为家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幼儿园也可以开展诸如家长开放日、感恩节、亲子远足等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仅积累了经验、同时还会体验到亲子间互相关爱、互相合作的快乐,增强了家庭间的交流机会。这样,既可以帮助家长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又能够在沟通和交流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起到非常好的疏导和矫正作用。 总之,疏导和矫正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它需要教师在新纲要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地探索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多创新,勤反思,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搞好家园合作,使幼儿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参考文献: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1.11.1)B.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1986.6.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