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14427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育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 摘要:美术教育史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它不但是一门含有文化特色的艺术史,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渠道。美术教育史对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关键表现在三方面:一、沿袭作用;二、欣赏和教育并举的作用;三、促进社会发明革新作用。同时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服务于美术教育。关键词:美术;教育史;审美;美感人类为何要学习历史?因为读史使人明鉴,其次来说是为了了解文化,利于创新。单就美术教育来讲,假如你什么全部不知道,你的作品将缺乏内涵。在学习美术教育史的过程中,有很多优异的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涵义,和美术和生活的关系。一、沿

2、袭作用全部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全部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关键的沿袭有:前面的美术教育方法、机构、画家思想和题材。简单一点来说:想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上取得部分成绩,就必需要认真的学习美术教育史,因为只有了解历代很多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分及技巧表示,经过不停评判思索后才能给出正确的定位,促进今天的美术教育更加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反复浪费。二、欣赏和教育并举的作用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但限于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目标本文

3、认为应该是以培养、提升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升人类的整体的文化品位和素质修养为关键目标,详细说来,就是以提升人类的感受、欣赏、判别美的能力为关键目标。美术教育史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卷,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前导的作用。在欣赏它的同时它也对我们有教育作用,关键表现在:(1)审美认识作用;(2)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4)审美调剂作用。(1)审美认识作用学习美术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反应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美术学习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原因,才能正确地把视觉形象反应出来。但同时也需要有学习的意向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原因。学习美术教育史时我们会因其美术的实

4、用性而提起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再者,我们对实物、挂图、色彩等的欣赏而有感而发引发创作爱好。(2)教育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学习美术能够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旷神怡,使人气质高雅;所以人对美的永无止境的追求能够激发一生的爱好。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区分美和丑等,全部成了美术教育的任务。通常真正接收美术教育的人,不许可自己有不美的行为,这是美术教育对人产生发自内心去追求美的促进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美术教育是愉快教育,更主要的是寓教于乐,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孔子听了韶乐以后,三个月不知肉味。说明艺术给人的美感是一个精神愉悦,它高于单纯的生理快感。”绘画能够说是古今中外儒

5、雅之士附庸风雅之物,很多文人墨客全部经过绘画抒发主观情趣,借绘画以自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还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不趋附社会大众审美,纯以自娱等言论。(4)审美调剂作用美术教育过程更多地是利用审美的情趣,在画里就是讲究诗情画意,并潜移默化地把人带到如诗如画的境地,使人心理节律更趋协调。美育不仅能培养发觉美和发明美的能力,而且这种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着亲密相连。通常大家所说的艺德一致,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心理素质和艺术水平的一致。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才能产生真正美的艺术。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调整和平衡了人的心理过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三、促进社会发明革新作用教育只有面向当

6、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在当代社会中,不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假如不知道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很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她们的成功不但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方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她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了解过去才能发明未来,了解美术史,就能推断,这个领域现在、未来需要什么。即使当今美术教育史论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独立性,不过美术教育史论的研究却极难离开美术作品,其实我们现在学习的思想、技法,也是美术史,全部是先辈们积累下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因此,美术教育史的学习无处不在总而言之,美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今天的美术教育就是明天的美术教育史。参考文件:1叶朗.(1985)美学史纲领.上海人民出版社2张春兴.(1994)当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3叶立群.(1995)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4王极盛.(1986) 科学发明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