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13874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中1.1.2循环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循环结构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3中1.1.2的第二课时的内容。(1)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算法的思想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每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2)本节课的内容是循环结构,它与顺序结构、条件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可以表示任何一个算法。并且循环结构是算法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它的重要性就是充分体现计算机的优势,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是算法的灵魂所在。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算法和框图的基础知识。对顺序结构、条件结构也进行了理解和初步应用,绝大多数同学对算法和框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三、

2、设计思想本节课遵循引导发现,循序渐进的思路,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流程如下:创设情景(课前准备、引入实例)授新设疑(自主探索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能识别框图)质疑问难、论争辩难(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沟通发展(反馈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四、教学目标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

3、框图。难点:循环结构中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123499100?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课本例6)你能否写出求123499100的值的一个算法,并用框图表示你的算法。此例由学生动手完成,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做法,师生共同点评。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设计意图】通过高斯求和的故事,复习顺序结构,提出递推求和的方法,导入新课。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授新设疑1循序渐进,理解知识(1)引进“计数变

4、量” 、“累加变量”。借助“计数变量”和 “累加变量”使学生经历把“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过程,同时经历初始化变量,确定循环体,设置循环终止条件3个构造循环结构的关键步骤。将“递推求和”转化为“循环求和”的缘由及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引例“求的值”这个问题的自然求和过程可以表示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直接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构造算法在步骤中使用了共100个变量,计算机执行这样的算法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为了节省变量,充分体现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重复计算的优势,需要从上述递推求和的步骤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即第步的结果第(1)步的结果。若引进一个计数变量来表示计算到第几步,一个累加变量来表示每一

5、步的计算结果,则第步可以表示为赋值过程。“”、“”的含义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计算机中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观对知识点进行强调说明1)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2)赋值号“”右边的变量“”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赋值号“=”左边的“”表示该步累加所得的和,含义不同。3)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4)的作用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类比 理解)借助“计数变量”、“累加变量”既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理解了“”、“”的含义。初始化变量,设置循环终止条件由的初始值为0,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环变量和设置循环终止

6、条件。(2)循环结构的概念开始i=1sum=0i=i+1sum=sum+ii100?结束输出sum是否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体循环条件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些处理步骤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教师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理解引例(P7)的框图,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循环结构的概念(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终止的条件)。【设计意图】这样讲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共同完成问题的抽象过程和算法的构建过程。体现研究问题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2类比探究,掌握知识例1: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图表示求的值求的值求的值此例可由学生独立

7、思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完成。【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结构,体会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关键要做好三点: 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 确定循环体 确定循环终止条件。例2: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开始i=1sum=0i=i+1sum=sum+ii5?结束输出sum是否开始i=1sum=0sum=sum+ii=i+1i5?结束是否输出sum图A 图B(1) 图中箭头指向时,输出_;指向时输出_。(2)该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是_。对比练习:(1)图B输出_。(2)图A指向时与图B有何不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设计意图】设计此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意识到: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

8、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中语句的顺序对算法的影响。当型循环结构与直到型循环结构的区别。(三)质疑问难、论争辩难例3 图(1),图(2)是为计算22+42+62+1002而绘制的程序框图。根据程序框图回答下列问题:开始i=0s=0i=i+2s=s+i2i100?结束输出s是否开始i=2s=0s=s+i2i100?结束是否输出si=i+2图(1) 图(2)上面的两个程序框图都正确吗?变量i,s的初值还可以如何设定?上面的两个程序框图是直到型循环结构?为什么?如果是直到型循环结构,那么如何改成当型循环结构?你还能设计出其

9、他形式的程序框图吗?【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具体特点,使学生掌握直到型循环结构、当型循环结构的概念与特点,同时掌握两者间的相互转化方法,通过比较,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四)沟通发展、归纳小结1沟通发展仿照本节课例题,同桌两人分别编题,交换解答。【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沟通发展,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2课后小节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特点。明确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当型循环结构与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特点。当型循环

10、结构与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相互转化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知识。为今后学习其它知识打基础。(五)布置作业课本P20 习题11 A组 2(用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各画一个)。课外拓展:写出一个求满足123n10000的最小正整数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设计意图】书面作业第一个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体现了差异发展教学。七、教学反思循环结构这部分内容在算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施教过程中,基本完成设计构思,教学效果良好,但仍发现一些不足之处:1学生对循环终止条件的确定还存在一定困难,尤其循环体中“”、“”的顺序对终止条件的影响。2教学过程中对循环体“”、“”中滲透的函数思想(数学本质)体现不够。3口诀:学好算法并不难,三种结构记心间,顺序条件好掌握,条件结构有嵌套,循环结构两类型,当型循环先判断,若是循环否则止;直到循环则不同,若否定要去循环,直到成立才算完,循环一定含条件,限制条件很关键,开始结束那几步,仔细推算细琢磨,学好循环大功成,算法灵魂在此间.4算法作为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桥梁,体现了数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其作用是勿庸质疑的,但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如何将其更完美地展现给学生,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