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12047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串讲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串讲重点资料1. 村行王禹偁要点这是一首记游七律。问答题分析“万壑有声含晚籁”两句诗的意象。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象新颖。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这并不违反事实,但是作者着一“立”字,把自然拟人化,山峰顿时有形有思,有了生命。于是此时的“无语”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了。主题我们从这独特的意象中,年垤的是诗人独立寒秋、悄立斜阳的孤独形象。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偁熟悉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

2、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要点这是一篇叙写普通名物的游记。2. 天仙子张先要点张先的词语言工巧,韵味隽永,追求一种朦胧美,曾以三处写“影”佳妙而著名,世称“张三影”。问答题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3.

3、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注释“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未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即未建功。要点这是一首边塞词。4. 岳阳楼记范仲淹注释文中描写的三类人1、“迁客骚人”迁:左迁,即贬官。迁客:被贬官的人。骚人:诗人2、“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古仁人之心”是指古代品德高尚者的人生态度。要点这是篇散文,但作者采用骈散相间、韵白夹杂的方式,在叙述和议论时多用散句,在描绘景物时多用骈体。5. 浣溪沙晏殊问答题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的意蕴。答:这首词最为人们传诵的是“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这一联。两句写春花落去,春燕归来,

4、伤逝而又达观的复杂的情思。其中“花落”、“燕归”是客观的景物,而“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作者主观的感情。春残花落,韶光将逝,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说“无可奈何”,此乃“自其变者而观之”;春燕重归,似旧实新,所以说“似曾相识”。此乃“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这就是晏殊对于自然、人生通达的看法,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澄明圆融的观照。6. 戏答无珍欧阳修要点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熟悉“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7. 踏莎行欧阳修注释“候馆梅残”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地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草薰风暖摇征辔

5、”:“草薰”、“风暖”则是从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两句而来。要点这首词的上片是写行人的离愁,下片是写行人对思妇的思念。8. 朝中措-平山堂欧阳修注释朝中措:词牌名。平山堂:此词的题目,平山堂在扬州,依堂而望,江南群山皆拱檐下,故名平山堂。要点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色彩。9. 秋声赋欧阳修要点这是一篇体物写志的文赋。注释一、“夫秋,刑官也,于是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1、“夫秋”二句:周礼把官职分为天、地、春、秋、冬之类。因秋天有肃杀之气,所以把掌管刑法、狱讼的刑官分属于秋。2、“时”指一年四季。于时:在四季之中。古人以阴阳配四时,把春夏分属于阳,秋冬分属于阴,出自汉书。3、“兵象”

6、:战争这象。因战争是肃杀之事,故时又以秋治兵,出自汉书。4、“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以五行配四时,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出自礼记二、“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黝然黑者为星星。”:“黝然”黑的样子。“星星”形容白发。这句是说,黑头发变白色。问答题此文是怎样描绘“秋声”形象的?答:这篇文章里,作者先用风雨、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再从“色、容、气、意”四个角度进行描摹,把无形的秋声写得有声有色,有意有形,从而描绘了一个独特的“秋声”的形象:虽令人感到悚然,感到悲凉,但它却又是何等地不同凡响!10. 朋党论欧阳修熟悉文中第四段:“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

7、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理解举各帝王例子的含义。11. 雨霖铃柳永问答题分析此词点染、铺叙的特点。答:此词善用点染、铺叙,景深情长,上片的“念去去”是点,点明这次分明是去而又去,远而又远,接着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种景物加以渲染,衬托出“去去”的水远山遥和离情的深沉凝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点,点明离别的时间和气氛,然后用“杨柳岸”、“晓风”、“残月

8、”三个具体形象来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借以烘托伤秋伤别的情感。这里点染、铺叙交织使用,从而化虚为实,把一首深情款款、哀凄感人的叙事曲,写得自晓畅,情事俱显。12. 八声甘州柳永注释“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误几回”句:多少回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自己的盼望的归舟。出自:谢眺之宣城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要点此词的突出特点是善用领字引调带笔,从而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音乐感。(如:“对”、“渐”、“叹”、“望”等认出即可)13. 望海潮柳永要点望海潮词牌曲是柳永的首创。14. 六国苏洵要点使六国灭亡的三个原因: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3、“良将犹

9、在。”注释“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天下之大:此指北宋的统沼疆域。下而从:降低而随从。故事:旧事,此指六国灭亡之事。这两句是说,如果以现今天下之大,却降而蹈六国赂秦而降的覆辙。问答题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特点。答:作为一篇史论文章,作者的谋篇布局极具匠心。先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弊在赂秦”四字,片言居要,为一篇之警策。然后针对六国不同情形,分别从“赂秦而力亏”、“不赂秦以赂者丧”两方面加以论证,继而为六国谋划,提出了封谋臣、礼奇才、并力向西的强国之策,最后向宋朝廷发出语重心长的告诫,与开头呼应,表明了文章主旨之所在。15. 明妃曲王安石要点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他是唐宋古文八

10、大家之一。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写王昭君的。问答题分析此诗以议论入的特点。答:“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一是由意象式而为议论式,“意态由来画不成”,不仅感叹翻新,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画理命题:“人生失意无南北”,不仅感叹历史人物,同时也是现实人生的写照。这种议论式笔法既使作品曲笔转折,纵横跳跃,又使作品深含理趣,体现了宋人与唐人不同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16. 北陂杏花王安石要点王安石的这些写景抒情小,被称为“半山体”。17.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注释“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故国:金陵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所在地。故云。国:都城。问答题此词表现的思想感情。答:这是一首登临怀

11、古之作,上片写景,热情地赞美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下片怀古,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慨叹,不只怀古,而且警时。词人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北宋王朝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18.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要点这是一篇书信体政论文。19. 鹧鸪天晏道注释“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舞低”二句:谓楼外杨柳梢头的夜月,因物而落;桃花扇里的微风,因歌而息。扇底:扇里。古代歌舞时多持扇。问答题分析此词的构思特点。答:词人采用逆入顺写的手法,明明是重逢时的惊疑,却从“当年”相逢时的欢乐写起,再写别后的

12、梦中相逢,煞尾才落笔到久别重逢“犹恐相逢是梦中”的情态,层次分明而有对照、转折。20. 游金山寺苏轼注释“羁愁畏晚寻归辑”羁愁:客居之愁。畏晚:最怕黄昏时引动乡思。归辑:归船。主题“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谓如有田地可耕,决心辞官归隐。21. 荔枝叹苏轼注释“无人举觞酹伯游”:伯游为人民做了好事本应受到后人的祭奠,但现在却没有人再祭奠他了。要点除了进贡荔枝之外,诗中还提到哪些事情劳民伤财?1、“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相笼加:竞相收罗,层层加码,力争压倒对方,即小龙团茶。)2、“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姚黄花:牡丹中的名品,指进贡牡丹为劳民伤财。)22.

13、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熟悉1、“鸿飞那复计东西”。2、“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主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动荡无常的感慨,其中也蕴涵着诗人独有的乐观洒脱的精神。要点此诗以议论为诗。23. 江城子苏轼要点悼亡诗古已有之,而将悼内容写词中,苏轼为首创。问答题分析此词的艺术表现特点。答:此词想象丰富,结构往复曲折。作者在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中驰骋想象,并把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生者与死者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回环往复,曲折有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真挚深婉的情感历程。24.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注释1、子由:苏轼的胞弟苏辙。2、“但愿

14、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颜色美好貌,此指月色。问答题分析此词善于描写月亮形象和作者情感的特点。答:上片开头,写作者因不满现实而神往月亮上的生活,然后写他由神往天上生活转而留恋人间。下片开头,写作者因月圆人不圆而产生的怨月情绪,最后写作者因感悟到“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自古“难全”,对月亮不仅不再埋怨,反而采取同情与原谅的态度,把人与月、古与今自然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人月同其命运的境界。25.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问答题分析此词的艺术表现的特点。答:此词的整体艺术表现主要是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一种恢弘峥嵘的意境。先是由“大江东去”建立起博大、开阔的空间意象,再从“千古风流人物”带出时间的长远,空间的长江水变成了时间的洪流,冲刷着“故垒西边”的历史,拍打着“乱石穿空”的岩岸;映现出“雄姿英发”的身影,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全词笔力雄健,一气如注一洗婉约词愁山恨水之景、游子思乡之情与低徊婉转之调,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因而被誉为“古今绝唱”。26.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要点此词格调清空,意境高远,深具“坡仙”个性。27. 赤壁赋苏轼熟悉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