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06326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市发展史读书笔记都市规划()班 窦小鹿 05【摘 要】上世纪0年代,美国都市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正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芒福德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当时的都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影响深远。本文从芒福德著作都市发展史入手,简要分析她对都市的发展和历史的过程的深刻见解、写作特点、核心思想以及影响。并结合国内都市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归纳值得借鉴之处。【核心字】芒福德;都市发展史;乡村;都市;大都市;启示1、 引言 二战后,美国都市迅速发展,浮现了诸多问题。都市不断向外扩张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步,都市内部越发像一部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们的生活变得机械乏味。相似的状况正在今天的中国发生着。2世纪6年代,许多美国的有识

2、之士开始反思与总结,试图找出都市问题的症结与发展的出路,这其中就涉及芒福德(Lews Mumford)。这位杰出的都市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用了不同的方式倡导和宣扬人本主义思想,在1961年出版了著作都市发展史来源、演变和前景(The ityin Hstory)。可以说,这本著作推动了都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规划界。本文尝试从芒福德对都市的发展和历史的过程的深刻见解、写作特点、核心思想以及影响等方面分析,以求更好的理解芒福德思想的真谛,归纳总结对国内都市建设的有益之处。 2、芒福德是一种反大都市者2.1从村庄到都市的跃进 一方面我回忆了一下芒福德的都市形成的整个过程,大体是:2.1.

3、最初是由于人类祈求丰收(或是有足够的猎物),定期会有朝拜集会,而后转变为对天神自然力等的崇拜,这是都市形成的磁吸引力。.1.由于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下来,于是村庄成为了庇护、养育人类的场合。这是都市形成的胚子,其中已经涉及了后来为都市所吸纳的圣祠、管道、粮仓等功能。2.1.3当凶猛强悍的狩猎民族对坚忍的农耕民族实行统治的时候,统治权逐渐与神权相结合,使国王拥有了空前的力量,从而可以役使她的农民为她建造一系列的高大构筑物(类似金字塔之类);并且分化出一批司精神之职的赞颂国家的阶层(如占卜等),于是都市就此诞生。其实,虽然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都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均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

4、们主线就不应当用“大都市”这样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都市”之前加了一种简朴的形容词“大”,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目前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都市”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都市的话,那么“大都市”其实是完全此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都市的扩大化,就像都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同样。我们应当用一种全新的字眼,就像“都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当我们在谈论“都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市”的,人们都喜欢并且欣赏小都市并且一般都承认小都市是成功的。固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都市的建设,但是不管如何,人们其实可以根

5、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作两派:承认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但我想大多数人都应当是前者。2.2都市来源和历史的发展她觉得:都市最初一方面是作为一种磁体而不是一种(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本是食物和性,而都市则应当是可以“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而都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某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谋求精神刺激”。总之,都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当可以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在其论述中,觉得旧石器时代是

6、一种具有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有强烈袭击性的社会构造,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多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都市来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来源于以可以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本,同步开始强调具有袭击性、具有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性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显然,在芒福德看来,都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袭击性和发展能力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度保守,“村庄只包具有限的功能,只涉及某些严格的母性的、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

7、之,都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3、都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村落社会的淳朴根基原本是进一步在土地之中的:都市却颠倒了村落社会的价值观念,将其根基送上天堂,使农民的宇宙来了个上下颠倒。从此,所有人的眼光,都向上观望。通过数千年的历程,人们对于永恒和无限的信念,对于博学多知和无所不能的信念终于获得了胜利,这一胜利从主线上提高了人生存的也许性,都市的重要缔造者们并未擎肘于人类生存的动物局限性,而是以一种集中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去努力故意识地超脱这种局限性”。补充一点,此前村庄的重要意义在于贮存足够的食物和繁衍养育后裔,而农民的耕种只需

8、要自给自足,而王权产生后,农民则必须更辛勤的劳动来供奉那些拥有武力的统治者,而都市的意义我还不大理解,我觉得是由于产生了一种由农民供奉、不需要亲自耕种劳作的统治阶层。而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觉得都市不是村庄的简朴加和,都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是性质上的彻底变化。同样觉得了都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都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都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觉得是一种保证了都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都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由于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都

9、市的落后)。、什么才是都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都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4.都市化芒福德觉得是一种对于不断的浮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顿,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顿内存的命令同样的过程。“都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多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而在最初的都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42从乡村到都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芒福德一共分析了两种类型的都市:一是美索不达米亚的都市,勇猛好斗暴虐的性格致使都市之间的总是在进行残酷的战争、争

10、夺和消灭,这是欧洲文明重要来源,那里的都市城墙和防御设施非常结实厚重;二是埃及人和玛雅人,团结协作和对神灵的无比崇拜使那里的都市之间都非常和平,都市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姿态呈目前我们面前,即都市的庙宇神权的标志与都市的居住功能在空间上分离,居住以村庄的形式散布在各处,但每当祭祀庆典的时候,人们会纷纷汇聚到庙宇,因此都市的凝聚力犹在,但没有围墙,甚至可以是一种形不在而神在的“都市”。(有点类似与目前的区域都市)因此城墙并不是必然要存在的。4.2.一方面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档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自身(食和性)更高的规定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都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朴需求的一种东西

11、。都市历来就是为了复杂。4.2.2浮现和繁华是应运而生的,因素规定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当新生因素自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都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2.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都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都市历来就不是保守的。都市是男性的,都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从乡村到都市的发展是一种质的跃变。而从都市到大都市,我觉得也是一种质的跃变,“大都市”这个词自身就不是很恰当。5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与60年代的美国相比较,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内的都市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迅速发展。都市建设的方式与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自然也遇到诸多相似的问

12、题:都市迅速扩张致使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大规模拆旧建新和单一功能的街区导致都市丧失活力,不断扩大的道路尺度为汽车的横行提供了平台,如火如荼的都市美化运动和政绩工程忽视了一般百姓的需求和利益。不仅如此,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使都市不再合适居住,几乎成为工业时代的殉葬品。此外,国内还面临着美国不曾面对的挑战和威胁:一方面,与美国相比,国内都市普遍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另一方面,在更为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持下,都市建设速度与60年代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不及时纠正目前的错误,国内都市的前景将不堪设想。解决问题的捷径就是从美国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从对的的思想中汲取精髓。这本书中的核

13、心思想对国内都市建设有着无可估计的借鉴意义,总结为如下四点: 5.1关注人性,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都市本应是人生活的场合,满足人的需求应作为规划建设的首要出发点。象征权力的轴线,空旷无人的广场或草坪、宽阔无车的“景观”大道,这些毫无实际功用的景观时至今日还在国内城乡中作怪,它们事实上是错误价值观的体现。无论政府、开发商、还是一般百姓,都被这样盲目、功利、浮躁并带有工业时代色彩的价值观所影响。这种状况下,具有专业知识的规划师们,有责任尽已所能对的引导社会意识和观念。不可以仍旧为了意念中的美好蓝图,在图纸上绘制 “美丽整洁”的形式;也不可以沦为政府官员的绘图工具,顺从于错误的长官意识。符合广大百姓切

14、身利益的规划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也必将是都市的发展方向。 52尊重自然,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逐渐取代工业文明的今天,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肆意破坏自然资源的做法理应为都市领导者和建设者所唾弃。然而,几乎所有中国城乡的脱贫致富都遵循着对环境“先破坏,后补救”的模式。这不仅危及自然的健康,并且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国外近两年发生的几次劫难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1。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的产物,不也许脱离自然环境的支持。这样的自然伦理观不仅应当被规划师、领导者们所理解,还应当被社会所广泛认同。在开发建设之前,将有助于维护自然系统完整性的区域保护起来,是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此外,忽

15、视都市中的自然环境同样是背离人性的。以便可达的绿地公园是都市生活之余人们修养身心的极佳场合。与都市周边的自然系统联合构建完整的生态基本设施网络,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健康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使人们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2。 5系统地理解都市机体都市是复杂的巨系统,大量不拟定的偶尔因素影响着都市的发展过程。因此,任何单一目的的理性措施、工程技术都无法规划和控制都市。割裂都市机理机械的功能分区是荒唐的;将都市当作建筑的放大简朴的物质空间规划是幼稚的;追求都市终极目的抱负的蓝图规划更是错误的。对的的规划不应简朴地控制都市,而应当引导都市发展,并适应于多变的发展过程。规划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协调多方利益

16、的妥协与辩护过程(俞孔坚,198);辩护的对象一方面是人与自然,另一方面是各个利益集团,以及都市内部诸多影响要素。 5.4注重都市与区域的联系缺少周边乡村和小城乡的支持,作为区域中心的都市不也许健康发展。因此,城乡体系的协调发展是保持区域活力和都市持续繁华的重要基本。 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新农村建设就是构建城乡和谐关系的重要举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量一般村落的生态及文化特性正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村庄整治运动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整洁的都市新区和宽阔的柏油马路。应当结识到,国内拥有丰富的乡土景观资源,它们是人类为了生活和生存而采用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俞孔坚等,)。农田水塘、聚落民居、庙寺宗祠这些一般而平凡的乡村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