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017156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是正确的一项是( )A.往者不可谏(进谏),来者犹可追。 使子路问津(渡口)焉 B.植(立)其杖而芸 趋(趋向,靠近)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C.果(坚决)哉!末之难矣。 鄙(偏狭)哉,硁硁乎!D.止(制止,阻止)子路宿 之(到,往)三子告,不可。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杀鸡为黍而食之 B.见其二子焉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D.陈恒弑其君,请讨之。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A.之三子告,不可。 B.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D.是鲁孔丘之徒与?4.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长沮、桀溺耦而耕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趋而避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A. 同,不同 B.同,同C. 同,不同 D.不同,不同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C.莫之难矣。 D.无乃尔是过与。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我忝居大夫之列,不敢不报告。】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况且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D.果哉!末之难矣。【好果断啊!没有

3、办法诘难他了。】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想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和他们一起改变自己的志向了。】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追溯。】D.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洁身自好算了。】二、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 凤兮!凤兮!何徳之衰? , 。2. 四体不勤, 。3. 欲洁其身, 。君子之仕也, 。4. 长幼之节, ;君臣之义, ? 三、简答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两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4、:“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1)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 (2)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两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略)(论语微子)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5、,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1)丈人与荷蒉者批评孔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呢?请简

6、要分析?4.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完成下列两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1)曾子所说的“士”与桀溺所说的“辟人之士”的“士”在精神品格上是接近的,请问这样的“士”拥有怎样的志向?(2) 桀溺对子路的规劝,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作简要评析。参考答案:一

7、、 CDDCA CA二、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五谷不分3.而乱大伦;行其义也4.不可废也;如之何其废之三、1. (1)解释:君子考虑问题,不应该越出职位的范围。共通点:都强调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2)孔子提出的“位”指职守,强调各有权限,各守本分。(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蕴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强调各守本分,恪尽职守。) “知其不可而为之”则强调“仕”的担当,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两者都强调做好分内的事,所以并不矛盾。2. (1)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2)丈人对孔子不务实的处世观不屑一顾;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3. 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4.(1)以弘道、实行仁德,整顿天下为己任和理想。 (2)提示:结合材料,答出桀溺言行的具体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