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01220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行部技术标准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提高电力行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运行部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定义和缩略语、责任、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运行部的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3、管理内容与要求3.1 “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输变电设施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程序、事件编码、单位代码,按中电联可靠性中心编制的标准执行。3.2 中电联可靠性设备的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3.3 可靠性统计评价范

2、围包括机组、辅助设备、输变电设施。3.4 统计范围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包括高压线出口套管)及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3.5 辅助设备的统计范围包括:3.5.1 磨煤机及其电动机;3.5.2 给水泵组;3.5.3 送风机及其电动机;3.5.4 引风机及其电动机;3.5.5 高压加热器;3.5.6一次风机及其电动机。3.6 输变电设施统计范围包括变压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不含附设于断路器、变压器内不作独立设施的注册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含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架空线路、母线等。3.7 可靠性原始数据的采集3.7.1 项目部

3、3.7.1.1 负责发电量、设备状态原始数据的采集。3.7.1.2 发电设备与系统解列、并列时间的采集。3.7.1.3 辅助设备状态原始数据的采集。3.7.1.4 输变电设施状态、开关、断路器动作次数、原因等原始数据的采集。3.7.2 发电公司维护部3.7.2.1 负责辅助设备状态变化原因的分析和确认。3.7.2.2 负责辅助设备检修费用和主设备小修及事故检修费用的统计。3.7.3 发电公司安全监督与生产部3.7.3.1 负责主设备大修费用的统计。3.7.3.2 对原始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检查,发现不准确的及时修改。3.7.3.3 根据检修计划、主设备状态将可靠性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和设备。3.8

4、可靠性报表3.8.1 每月底项目部、维护部将本部门上月可靠性数据报安全监督与生产部。3.8.2 安全监督与生产部每月3日前将上月可靠性数据上报白鹤公司生产策划部可靠性管理专工。3.8.3 安全监督与生产部每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每年1月10日前分别将上季度、上年度的设备分析评价报告上报白鹤公司生产策划部可靠性管理专工。3.8.4 可靠性报表应经安全监督与生产部主任审核,副经理批准。3.9 主要技改项目须经可靠性论证,并制定改造后能达到的可靠性指标。3.10 安全监督与生产部部定期向各部门通报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3.11 各部门及班组定期的分析各设备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设备可靠

5、性指标的措施。3.12 在加强主机设备的可靠性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辅机及输变电设施的分析、评价工作。3.13 对发电公司设备的分析与评价工作应成为项目部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3.14 可靠性分析是在可靠性信息的收集统计基础上,通过对以往事件数据的分析,指出设备存在的和不断变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规律。3.15 可靠性的评价是通过对危险因素严重程度的分析,对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定性”和“分级”,得出可靠性的结论。3.16 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价,发现设备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对设备的运行方式、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超前控制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水平。3.17 可靠性

6、管理工作要形成:可靠性信息统计分析评价指导生产可靠性信息统计再分析再评价提高设备可靠性等不同环节组成的公司自我分析评价管理机制。3.18 信息管理:3.18.1 可靠性数据、信息的统计和传输要及时、准确、完整,能够客观地反映设备健康状况和运行维护水平;3.18.2 项目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备注册要与在役设备一致,基础数据要和实际运行状况一致。3.18.3 服从集团公司可靠性信息的统一管理;3.18.4 新机组自并网之日起开始进行可靠性统计,其他设备自投入运行之日起开始进行可靠性统计。3.18.5 项目部建立完善的可靠性管理通信网络系统,保证各企业的可靠性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

7、通信手段及时与集团公司进行信息沟通。4 管理职能4.1 成立项目部设备可靠性管理网组长:项目部副经理专职人:节能主管成员:项目部各专业主管4.2 可靠性管理组长的职责4.2.1 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可靠性管理的法规、政策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可靠性管理办法,积极配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电联可靠性中心)的有关工作。4.2.2 建立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可靠性管理工作责任部门,设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岗位,并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用设备。4.2.3 审议项目部可靠性管理的规范和制度。4.2.4 协调项目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4.2.5 定期

8、组织项目部可靠性管理分析会,全面评价规划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定年度可靠性管理目标和措施。4.3 项目部设备可靠性管理专责的职责4.3.1 贯彻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中电联颁发的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规范、制度及标准,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4.3.2 建立可靠性管理信息数据库,采集、整理、审核、存储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将数据报送至白鹤公司生产策划部设备可靠性管理专工。4.3.3 监督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水平,分析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等环节对机组可靠性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4.4.4 组织开展可靠性管理与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

9、动。4.4.5 定期分析设备、机组和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状况,制定促进安全生产、提高可靠性运行水平的具体措施。4.4.6 推行可靠性目标管理,将可靠性指标分解落实到生产岗位,严格考核。4.4.7 配合发电公司组织、协调科技进步项目中有关可靠性管理与技术项目的立项与研究。4.4.8 配合发电公司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4.4.9 项目部负责设备可靠性指标原始数据的采集,对记录的准确性负责。5 持续改善5.1 记录5.1.1 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人员要及时填写检查评价表。检查评价表由本项目部制度分管副经理审阅并签署意见,由经

10、理审核并签名。5.1.2 补充编写、修改制度应填写制度管理制度表。5.2 检查与评价5.2.1 项目部制度分管副经理应根据保证制度执行效果的需要,适时组织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评价,做到每年不少于两次。5.2.2 检查人由主管以上人员担任。5.2.3 检查评价表由项目运行部制度分管主管汇总、留存。5.2.4 每年进行一次制度评审。5.3 反馈 本项目部制度分管专工应做到制度建设信息反馈闭环。检查评价表、评审报告等反馈到本项目部制度分管副经理。5.4 修正 根据反馈的信息、评审情况,适时修订、升级制度和制度体系。修订程序应符合编写制度的规定和要求。6 定义和缩略语6.1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发

11、电可靠性管理: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任务是:监查并分析设备运行可靠性,以各项可靠性指标来检验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等环节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并作为各环节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研究和拟订与阚山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实际相适应的可靠性目标,努力提高阚山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设备安全、低耗、多发、多供的经济运行水平。6.2 本标准采用下列缩略语运行部项目运行部运行分公司公司7 引用、参考标准及相关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经贸委发电设备可靠性统计评价办法 电力工业部可靠性管理中心 97年12月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实施细则 电力工业部可靠性管理中心 97年12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