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93707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科学依据 济南师范学校 刘世芹内容提要:汉语文的学习要靠学习者的“自我感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语文学习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整体感悟。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出发,以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为依据,试图构建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基本理论框架。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既具有可行性,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为感悟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汉语的体验性特点为感悟能力的培养打开了方便之门,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感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个体的心理发展为感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关键词:感悟能力 思悟特征 平面拓展 身心融入正文:中华民族是个悟性极强的民族。中国人重感受,重领悟,用心灵去探索意义世界,在意义追寻中主体和对象互相映照,突出主体形象感受的审美把握。用以表达中国人思想的汉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体验性语言。学习者的自我感悟是汉语言学习的重要规律之一,“生命体验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素1”,这已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很多古今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这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感悟,“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致力于

3、阅读写作和口语实际能力的提高。”可见,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大量语文学习实践证明,感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效果,直接制约着语文水平的高低。许多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一些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时也一致认为,要学好语文就必须依靠自己的真切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就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了对文章材料的感知和由此引起的思维和发现,是对情景理的联想或过程中的灵感或“悟性”的显现,同时结合着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生活经验,是主动读书的具体体现,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感悟能力则是指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是一种优良的思维品质,它包含形象的感知

4、、理性的认识和逻辑的推导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从理论上来说是具有可行性的。它的可行性主要是由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决定的。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完全可能的。那么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语文这门课的特点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为感悟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正如谭学纯等人在接受修辞学中指出的,中国人的思维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特征,即思悟特征、平面拓展的思维特征和身心融入的思维特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语言的体验和领会主要是靠自己的感悟,靠自己的心领神会,这使得感悟能力的培养有了极大的可能性。一

5、是思悟特征。中华民族是个悟性极强的民族。“传统的艺术家们长期积累,培养了一套独特的艺术思维方法。我们之所以说它独特,是因为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象思维,也不是完全的感性思维,更不是抽象的理性思维,而是一种以综合性、整体性和模糊性为特点的融理性判断和感性体验于一炉的特殊思维方式。2”这种思维方式同时包含有整体感受、有感情和最抽象的推理等特点。它不是融化在主体感受中,而是把高度抽象的推理直接作为艺术想象的一部分,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思维本身就不是从具体事物出发,而是从这种推理演化出来的。它依靠的是经验,从开始就失去了具体的形象性的特点,但的确又是一种形象思维,因为在整个思维过

6、程中都有这个“形象”的存在,这就是悟性思维。中国哲学体现的也是“我悟故我在”的妙理。道家的悟道、禅宗的悟佛,都是一种触机神应、豁然贯通的突发性认识,即悟性思维。席慕蓉诗歌赏读悟昙花的秘密,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悟性思维特点,而“悟”和“昙花的秘密”并置为题,更是以“悟”的方式,诠释了“悟”的特征。现在我们拿出书中小诗青春(之二)的悟读,看看读者对它产生了怎样的审美体悟。原诗:“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眩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满是浮云的天空/还有那满耳的禅声/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3”悟读:“这是一幅自

7、画像,挂在你四十五岁的墙上。树枝被风吹动无声的时候,最优美的是天空中静静的云朵,那么高雅,那么细腻,仿佛恰是细雨初歇的时候,一个月光清澈如水的丹青手从一丛茶树后走出来,很纯情地成为画中人。/你思念的那个人,是在画中呢,还是已到画之外。/许多年过去了,在画中你一直也没有安置好他的位置,只依稀记得林外的阳光格外眩目,只依稀记得你的衣裙和你的年龄一样纯净洁白。/这幅画中,该有一只极愿回头的鸟,很像样子地飞向画框之外,在风景的空白处,天真地扭回头来,做出一番悟得情结的姿态。/ 你没有画出这只鸟,是担心它的叫声惊飞满山的禅吗?/ 这满耳的禅声来自你十六岁时的那个夏天。/这满耳的禅声响在你四十五岁的寂静了

8、的林中。/ 四十五岁的这个夜里,你注定要长夜不眠了。4”这既是对诗的感受式解读,也是对诗句的审美体悟。既把握住了言内信息,也悟出了言外之意。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悟特征。二是平面拓展的思维特征。西方人善于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于本中求源,发现现象后面的本质,如:苹果掉到了牛顿的头上,引发了他的思维,就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这说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偏向于纵深导入。而中国人的思维是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维的。“中国人长于引譬连类,生发联想,从个别见出一般,从有限见出无限。其思维展开方式,较多的体现出平面铺开的形态,而较少向思维深层作纵向的掘进5”。中国人较善于打破事物之间的类属关系,在异中求同,从中发现不

9、同事物之间的类似点,以一物引发展开横向联系,像中国的古诗经典诗经中比兴的用法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再如,鲁班因荆棘刺破了他的手指,引发了他的联想而创造了锯,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平面拓展。以平面拓展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为语文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因为这种特征决定了表现人们思维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意义,更多的是言外之意。这需要读者自己去领会、感悟。而当读者看到文字时,除了字面提供给他的信息,他自然也会横向产生联想。比如,假如我们读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样一句话,同时脑海中就可能会联想起“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10、的俗语和诗句;还可能由此联想到离乡背井的凄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或者进一步联想到身处客地的孤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当接受者的思维在平面上被打开之后,可能还会想到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的诗句。在这里读者从体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信息,到思维在平面上的扩散,通过旁通的方式,由点进入,扩大到面的联想,而不是由果追溯到因的深层思考。当然中国人也讲究思考,如古训“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等等。但在中国人的思考中感悟

11、胜过逻辑,意会胜过言传,中国人的思考在本质上是感悟多于思辨。三是身心融入的思维特征。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思想的器官是心。“心之官则思”(孟子),古人对心的认识是意味深长的:心,不仅能思,而且能知、能感、能应。当然,这是古人的局限性。但这种错位,导致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心,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两千年的文化流变中,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并因此演化为中华民族主内而不主外的价值取向。后来这种思想发展成了古代学者孟子、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的心性说,到了近代,学者们继承心学传统,仍主张治心重于治物。还有一种观念与心性说是密切联系的,那就是天人合一,及其派生的形式:物我合一。“儒家特别强调天与人的合一,

12、以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则强调人与道的合一,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强调梵与我的合一,以追求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和谐。这里,主体与客体是浑然一体、融合无间的6”。重视心和主客一体的认识论,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艺术思维。它使得中国艺术家们往往以整个的身心去把握对象,体现出一种身心融入的思维。他们在接触对象时超越审美欣赏的感官层次,以整个身心投入进去。就像欣赏音乐用“心”来听一样,读者在阅读时也要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对象中去,把客体对象纳入到主体整个的人格框架和经验系统中去把握,去体悟。林黛玉口吟的葬花词,能引出贾宝玉的悲恸之情,这是贾宝玉“以心听言”激活的生命之悟;鲁迅从红楼梦中悟出了“遍被华林

13、”的悲凉之情,这是读者透过“满纸荒唐言”,读出了“一把辛酸泪”的主题思想。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使他们特别注重体验,注重感受、领悟,努力用心智的灵光来照亮幽暗的意义世界。在意义追寻过程中,主体和对象相互映照,心象和语象互相投影。如中国的读者所擅长的以诗说诗,设喻解诗,以禅悟诗等,就是典型的诗性读解。中国古代的诗话、词话,就其审美规定来说,本身就是诗。诗话、词话的话语主体在以诗的方式接受诗的过程中敞开自己,也重造了自己。在形象相类、情境相关的意合之中,体悟出天人相通的文化之象,在意义阐发中沟通读写者,从空灵之境,读出活泼的生命,把灰色的理论,化作一道由思到诗的霓虹。二、汉

14、语的体验性特点为感悟能力的培养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汉语的理性信息传递功能、审美信息传递功能相比,汉语的体验性特点或许更为突出。许多学者都论证过这点。如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汉语的词汇缺少语法形式,但却给人一种庄严感,汉语的字词句的安排,需要读者好好斟酌,从不同的关系去考虑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汉语词汇“庄严感”的产生,部分的得力于“纯粹的默想”,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澄思”,即心灵体验。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认为汉语是“超等词汇”的典型,属于不可论证的语言,这反向地暗示了汉语的可体验性。在国内,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对此都有许多

15、十分精到的论述。语言学界申小龙指出,汉语语词及其组合富有弹性,为主体意识的驰骋,意向的组合提供了充分的余地,可能动地随表达意图穿插开合,随修辞语境增省显隐,体现出强烈的立意造句的主体意识。文学界也有人盛赞:“汉语言是一种艺术型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7 ”,汉语是“感悟型的和体验型的8”。汉语的含而不露,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我们看到古人们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孟子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9”。朱熹也说:“为学勿责无人为自家剖析出来,须是自家从里面讲究功夫,要自见得 10”,作品的妙处是无法言说的,须自家去体悟。3、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感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

16、富的资源。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天人合一”。在这种精神的统摄下,使汉字的取象无论“近取诸身”,还是“远取诸物”(钱钟书),都将民族生命意趣投射、灌注其中,使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许多汉字无论表现人还是非人,都充溢着人性的机悟,显现着生命的跃动一切皆出“我意”。因而,语文是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语言就是生命,每一篇文章都跳动着表达主体的灵魂,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方式。汉语文从纪录语言的符号汉字,到语言本身,再到语言艺术文学,都是民族生命的折射和反映。绚烂多姿的文学就是绚烂多姿的人生写照。“宗白华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这是概而言之,具体到汉文学,则可以说一部中华文学史,就是一部色彩斑斓的中华民族生命史。10”中国人的思维决定了汉语言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使得汉语言具有许多言外之意,在文学中常常环顾左右而言他,所谓的托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