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91599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螳螂捕蝉教学案_2013030102150525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螳螂捕蝉【教材分析】一、文本概述: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的说苑 正谏。 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文章采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注意前因后果的交待照应,脉络分明,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文本特色: 1.多重的性格,丰满的形象 在螳螂捕蝉一文中,故事比较集中,人物并不复杂,但人物刻画却不单一,形象也较

2、为丰满。如吴王这一角色,他有着专横、骄纵的一面,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面对众大臣的直言进谏,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王者的霸气一览无余。但当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后,又表现得极为谦逊明智,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可见人物的性格是具有多重性的,他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真实的人。这里作者通过生动简洁的语言,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少年其智,吴王其人,跃然于纸上。 如果说文中吴王的刻画是片言只语显精神的话,那吴国少年的描写则是多种。 手法见智慧。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同样是劝可谓是目的相同,效果迥异。众大臣直言相谏,最终吴王龙颜大怒,少年则寻求机遇,因势利导,晓以利害,最

3、终吴王恍然大悟,对比之中高低不辨自明。文中还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少年为了寻求机会,引起吴王的注意,在王宫花园,“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也毫不介意”其智慧、其胆识、其耐心无不令读者为之动容。另外少年的语言描写也较有特色,极为生动。 2.睿智的语言 巧妙的说理 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少年的言语智慧,学习他巧妙的说理方式。同样是劝,为何效果迥异呢?俗话讲,文死谏,武死战,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文中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有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

4、慧。文中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借事说理,表面看是在讲故事,但事理不言自明,如果读者徘徊于寓意之外,流连于故事之间,则舍本求末了。 3.深刻的意义,深远的影响螳螂捕蝉虽是一篇历史寓言故事,我们不必计较,追求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但他的现实意义是深刻的,是富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在利益面前我们往往会利字当头,失去理智,利令智昏或利欲熏心,不顾自身安危。我们也可以此来解释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环保问题、道德问题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们要充分挖掘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文章的内容是有限的,但内涵却是深远的。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把书读薄的基础上,把书读厚,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5、观的正确引导。【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螳、螂、侯、禀”四个生字,掌握“侯、禀”的字形以及词语“诸侯国”、“禀告”的意思。2. 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通过研读,让学生弄清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领悟到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的祸患。4.让学生学会全面分析事物的方法,懂得说话技巧、策略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1.重点练习复述故事(第9、11自然段)。2.通过研读,让学生弄清螳螂捕蝉与武王伐楚之间的关系。领悟到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的祸患。【课时安排】二课时【资料链接】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

6、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自主导学1. 看拼音,写词语,写完后请对照课文自主修改,订正两遍。tng lng b chn chng x r r b kn sh xing y

7、n f ( ) ( ) ( ) ( ) zh hu gu bng bo sh fng zhn sh hu hun ( ) ( ) ( ) ( ) ( ) y shang ho b ji y zhu sh mio zhn hung rn d w( ) ( ) ( ) ( ) ( )hu ( )子 王( )将相 ( )咙 火( )订正: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字义。处死:( ) 打着鸟:( )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 大王:( ) (螳螂)举起前爪:( ) 3. 把课文读给家长或同学听,请他(她)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并签字。(吐字清晰,读正确)(声音响亮、 读正确流利)(朗读

8、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4.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了 。(友情提示:课文主要写了谁与谁?谁是主要人物?少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干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请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故事分段,归纳出段意。_ _ _5. 围绕课后第四题“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从文中找一找描写少年的言行的语句,做批注,写感悟。6. 质疑: _ _ _ 二、课堂研讨(一) 预习导学反馈 1.请生上黑板板书本课课题:螳螂捕蝉。点拨课题中有三个字都代表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凭借生活经验认识螳螂又叫刀螂,但不是“刀郎”,加深对“螂”的认识,螳螂对庄稼有益。) 2.根据同学们完成的导学部分情况来看,

9、本课中易错的生字是“侯”(副板书:侯、猴、候、喉)这四个常用字中只有“时候”的“候”有一小短竖。 3.教师在课题后加横线:螳螂捕蝉, 谁会填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出处较多,学案上出示的是西汉刘向的说苑 正谏,内容稍多,而出自韩诗外传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有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原文:“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的精确与简练。4.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在请几位同学来给

10、大家读这个故事之前,我们来重点看几处易错的字音。 出示:乘虚而入 处死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禀报大王 举起前爪一个多音字该读什么音,主要看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什么意思。所以,请同学们先说清楚这几个加点字是什么意思, 再说读什么音?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二)理清课文脉络 1.请生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完朗读,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a.指名说。b.能不能再说得概括些。引导:文章主要讲了谁和谁?(吴王和少年)抓住这两个主要人物说一说。c.那吴王和少年又主要写了谁?(少年)为什么?(是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课文从第二至最后一个自然段都是说少年是如何劝

11、说吴王的。)那你能不能从少年这个角度入手,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生说)相机纠正 少年在众大臣劝说吴王无效的情况下,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d.那从吴王的角度又该怎么说呢?吴王不听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3.课文主要写了两次劝。一次是(大臣劝)板书:大臣劝,一次是(少年劝)板书:少年劝。这样一来,我们就把课文分成了两大段。(一:1;二:2-12)我们先来看看大臣怎么劝,结果怎样?(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一些大臣却反对,吴王和大臣谁正确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出示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分布图,理解“诸

12、侯国”。)如果现在你就是众大臣之一,能不能看着这幅地图给大王分析一下。 相机理解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听了大臣们的意见,吴王同意了吗?那他又会怎么说呢? 2.大臣们真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句句合情合理,可吴王就是听不进去,还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出示含有两个“死”字的句子,理解“死命令”的“死”是“不容更改”,处死的“死”是“与生相反”)的意思。这真是“固执”的吴王。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位固执的吴王说的话。(齐读,读出吴王的王气和霸气)(四)小结:众大臣劝阻吴王攻 ,吴王要处死来劝阻的人,可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三、当堂训练:1.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填空。(1)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一些大臣却反对,吴王和大臣谁的意思正确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2)解释字义:乘虚而入:乘 虚 ; 不堪设想:堪 。从“固执”这个词可看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