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87973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山西省太原十一中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20分)1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在横线上正确、规范地书写下联。(2分) 上联:挥 毫 凤 舞 千 山 秀 下联:p m lng fi wn shu tng 2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阅读使人明理。”一句中“阅读”是句子的主语。 B“你记得第一堂语文课的情景吗。”引号中的句子标点使用正确。 C“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小小说呢?”一句是反问句。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是并列复句。3下面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西游记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大胆奇特的夸张。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旧事重提,其中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二十四孝图。 D水浒传中宋江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将“忠义堂”改为“聚义厅”,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4正确运用下面四个成语中的任意一个写句子。 (2分) 炉火纯青 推陈出新 潜移默化 赏心悦目 。5阅读下面的文段并从中提炼一个观点。(不超过10个字) (2分)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

3、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样百折不回。每次竞选失败之后,林肯都会激励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而已,并不是死了爬不起来了。”这就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更是林肯终于享有盛名的利器。 观点:6默写 (10分) (1)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表达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 (4)在爱国诗歌中,陆游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 ”抒发了对祖国的炽热之情;文天祥用过零丁洋中的“人生

4、自古谁无死, ”来表现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陋室铭一文中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手法描绘了微波与无风时水面月光月影的句子是: , 。二、阅读(50分) (一)比较阅读甲、乙两篇作品,完成711题。(13分) 观沧海 曹操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山岛竦峙( ) (2)先帝不

6、以臣卑鄙(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遂许先帝以驱驰(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甲诗与乙文两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不相同: (2分) 甲诗 (用自己的话概括) 乙文 (用原文语句回答)10关于甲、乙两篇作品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眼前海上的景色联想到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意境开阔。 B乙文第段情深辞切,郑重告诫后主借古鉴今,广开言路。 C甲诗中“水何澹澹”与“洪波涌起”分别写出了大海在微风下水波动荡的样子和大风鼓动时波澜壮阔的气势。 D乙文“先帝不以臣

7、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意在追叙先帝知遇之恩,从而启发后主励精图治。11甲诗语言雄浑苍劲,乙文语言则质朴恳切。请任选一篇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篇作品是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 (3分) (二)阅读说明文,完成1216题。(15分) 人体的“3秒钟定则” 你也许是一个球迷,那你有没有掐表算过人们在赢球之后的拥抱时间?英国心理学家艾米斯纳吉可留意过这件事情。她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1项运动赛事录像,并对赛后运动员与教练、队友、对手之间的拥抱进行了计时,结果发现,来自32个国家的运动员和教练,每次拥抱的时间平均为3秒。 而此前,科

8、学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曾表明,人类行为的“3秒钟节奏”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两人握手时的摆动、抚摸孩子的亲昵表示、挥手告别等等,其动作节律要么是3秒钟,要么是3秒钟的倍数;摄影师拍照片时,为一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通常接近3秒或是其倍数;在田径赛场上,从发出预备令到开始的时间间隔大约3秒钟;交通信号灯由黄变红有3秒钟间歇,这样可使驾车者从容刹车;时间为3秒或3秒倍数的广告镜头是收视效果最好的;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也都遵循3秒钟的节奏,所以听起来非常悦耳。 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基本生理活动,如一次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运行,持续时间也是3秒钟。 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人类。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

9、遵循这一规律。例如,科学家对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长颈鹿、浣熊、熊猫和袋鼠等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从咀嚼到排便,虽然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持续时间相当多变,但平均是3秒钟。 凡此种种,让心理学家很早就产生一种猜测:3秒钟间隔也许是人类感知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我们对于“此刻”的感知,大概就倾向于持续3秒钟:这个猜测简称为“3秒钟定则”。 “3秒钟定则”对人类有什么用呢? 你可不要小看这短短的3秒钟:有神经生物学家认为,这一节奏从根本上塑造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化。如果这个节奏时间缩短,比如缩短到10毫秒,那么尽管我们也许能够对外界潜在的威胁作出更快速的反应,但与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我们将时刻生活在恐惧和提心吊胆之

10、中。在那种情况卞,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颗朝你呼啸而来的子弹,就像能看到一只铅球向你砸来一样。反之,如果节奏延长到1分钟,那么我们对自然界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将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例如,当地震发生时,如果需要1分钟才能反应过来,那么没来得及逃跑命可能就丢了。 正是这恰到好处的3秒钟,使我们既能够对外界的威胁适时地作出反应,又能够比较从容地生活任何改变都可能不利于我们的生存。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3秒钟节奏”呢?这个秘密或许就藏在我们的大脑中。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每隔3秒钟要重新调整一次,因为大脑不能对繁杂的外界事物同时作出反应。换句话说,客观事物每次作用于人脑并使之作出反应的时间约为3秒钟,不足3秒钟容易出现差错,超过3秒钟则显得多余。12用原文语句写出“3秒钟定则”的基本内容。 (2分) 1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显示本文逻辑顺序的关键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14第、段有何关系?,它们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 16人体有这么一个“3秒钟节奏”,对其原因,科学家有怎样的推测?这一发现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