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87971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从季节安排、品种和配方选择、拌料和制棒、灭菌和接种、菌丝培养、大田排场、出耳管理、采耳和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2,以供菇农参考。关键词黑木耳;桑枝屑;袋料;栽培技术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桑枝韧皮部发达,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符合黑木耳生长发育中对营养的需求。实践证实,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吃料快、污染低,子实体提前发生、厚实,含有优质高产的特点,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14。据近两年来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袋料55cm15cm的总成本2.52.6元/袋,平均采干木耳55 g/袋,收益近15万元/hm2;采

2、收后的菌棒可作蔬菜等生产肥料,形成了以“桑枝条(废弃物)黑木耳(废菌棒)晚稻、废菌棒蔬菜”循环式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所以,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现就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技术介绍以下。1季节安排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且产量高质量好。所以,王店镇适宜推广秋冬季栽培黑木耳。即6月开始收购桑枝和粉碎,9月生产制作菌棒,10月中下旬晚稻收获后排放大田,翌年1月初开始出耳,至4月底采收结束。2品种和配方选择从外地引种一定要先经过试种,现在在袋料黑木耳栽培上比很好的品种有新科、916等,王

3、店镇单片型黑木耳宜选择新科系列菌株,菊花型选择916。使用的菌种要求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强,无杂菌污染,菌丝刚长满袋,掰开成块不散、萌发快、无老化。原料配方1:桑枝屑80%、麸皮13%、棉籽壳5%、木耳专用料2%;原料配方2:桑枝屑70%、麸皮18%、棉籽壳10%、木耳专用料2%。3拌料和装袋(制棒)拌料有3个要求,一是均匀(通常干拌3次),二是控制含水率(加水后拌3次),三是pH值合适。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杀菌不根本易感染杂菌。含水量以手捏料能成团、手指捻料时有湿润感为宜。将拌均的料装入规格为55cm15cm的聚乙烯料袋,扎紧封口,制成棒状。每棒重量通常掌握在1.51.6kg,含

4、水量55%,pH值6.06.5为宜。4灭菌和接种将制成的料袋(棒)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时容器内棒和棒不能排列过密,方便蒸气流动通畅,灭菌根本。当温度至6065时,施放1次冷气,温度达100维持恒温1516h。灭菌时要预防漏气。待料棒冷却至30以下时开始接种。袋料黑木耳栽培提倡用接种箱接种,每棒接34穴(气温低时合适加大接种量),用整块菌种接入,接种后用薄膜覆盖住接种口,菌棒转入培养室,堆成平行堆、“井字形”或“”形培养发菌。接种时尽可能少损伤菌种,避免用手指强力按压。5菌丝培养首先做好培养室的清洁消毒工作,接种后710d内室温控制在2528,10d后室内保持2023,湿度保持在70%以下,每隔1

5、015d进行翻堆检验,若发觉棒内出现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即为杂菌,较轻地用酒精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对污染严重的菌棒,尤其是桔红色链孢霉感染的要立刻隔离,在远处深埋或烧毁,以免蔓延和污染环境。同时,严防30以上高温影响菌丝生长和成品率,也要预防低于20菌丝恢复吃料慢,影响成活率。菌丝体培养期间要求确保培养室黑暗,并依据室内温度和空气情况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通常在4560d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期。6大田排场将0.51.0mm粗的铁钉消毒,然后在菌丝满袋的耳袋四面打150180个深1.01.5cm的出耳孔。刺孔后按“井”字形或“”形堆放。打孔养菌后710d(见耳孔菌丝恢复)排场出耳。气温

6、稳定在20以下时(通常在10月中下旬后),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排场。耳场四面开30cm深排水沟,畦床宽120cm,长不限,整成龟背状,用小木杆、竹竿或铁丝搭成支架,留30cm宽操作道。畦床消毒杀虫后铺上干草或遮阳,安装微喷管。55cm15cm菌棒和地面成6070斜靠在支架上,间距1015cm均匀排放;排场后应少许数次喷水,预防在打孔积水,做到干湿交替,促进耳基形成。7出耳管理抓好水分管理是关键,每批大量耳芽形成后,必需采取水雾喷带,调整基质和空间湿度,喷水的标准是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要细喷勤喷,并看耳片定量,伴随耳片增大而增加水分,喷水时间延长;同时看天气,做到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如遇连

7、雨天气,需采取薄膜避雨。袋内黑木耳连片不出或袋内积水时应立即脱去塑料袋。8采耳和采后管理当耳片89成成熟(耳柄变细、耳瓣舒展并略下垂,腹面孢子发生,菌盖卷边未平展,菇柄大小适中)即可采收。采收前23d停止喷水。最好选在雨后初晴,耳片边缘收缩或晴天晨露未干、耳片处于潮软时采收。采耳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耳根,稍加扭动向上一拉,即可采下。采收后将耳基杂质清理洁净,掰成小朵,晾干为主,不可在强阳光下曝晒。晾干后木耳含水量在13%以下,产品即可上市。采收后清理杂质,停止喷水养菌57d以利菌丝恢复,第68天开始喷水,使菌棒保持湿润,待新耳芽形成后再次喷水进行下一潮出耳管理。采2潮耳后菌棒可上下调头,使出耳均匀。9参考文件1 刘金柱,李桂荣.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21(3):2425.2 殷洪云.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技术J.蚕业,2021(4):92.3 钮信晓.桑枝木屑栽培黑木耳J.河南农业,2021(4):16.4 张玉国.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