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86339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4 正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4 n溴丁烷的制备和折光率的测定(第8周,01.125,第4次实验)实验目的掌握醇制正溴丁烷原理和方法;掌握回流及气体吸收装置和分液漏斗使用;折光率测定和阿贝折射仪使用实验原理1.醇与大量的氢溴酸(48%HBr,沸点126)一起加热,使溴代烷慢慢地蒸出。此法适用于制备沸点较低的溴代烷(如1溴丙烷、2-溴丙烷、溴代环己烷),操作简单易行,只是需要用大大过量的氢溴酸。2醇与氢溴酸硫酸混合物一起加热。硫酸的存在使醇与氢溴酸的反应大大加快,溴代烷的产率也得到提高。此法氢溴酸只要稍微过量即可。3。醇与三溴化磷(或红磷加溴)反应制备产率很高的溴代烷.此法可用于制备高级碳链的溴代烷;还可避免产生分子重排

2、而异构化的溴代烷。本实验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制备1溴丁烷。-溴丁烷沸点1016,密度204.27,为无色透明液体。实验室用正丁醇与溴化氢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氢溴酸可用溴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反应过程可逆,可增加溴化钠和浓硫酸的用量以促使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主反应:NaBr+H2SO4HBrNaHSO4 n-C4H9HBnC4HB+2O副反应:H3HCCH2O+HBrC3CH2H=H2+H2O,2-H (nC4H)2OH2O,2NaBrH2O Br22+2H2O化学试剂:正丁醇9。mL(7。, 0。068l)溴化钠(无水)13 (0。08mol) 浓硫酸(d=1.84)14m

3、L(18mo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无水氯化钙表1 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名称相 对分子量性状折光率密度d24沸点/溶解度/g(10mL溶剂)-1水醇醚正丁醇74.12无色透明液体1.9930。01。17。20正溴丁烷137。0无色透明液体1。4391.299001。6不溶 实验装置图: 操作步骤1.投料 在1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mL水,再慢慢加入4m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9.2mL正丁醇和g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按上图连好回流和气体吸收装置,用5%的氢氧化钠作吸收剂。2加热回流至沸,调整加热速度,保持沸腾而平稳回流,并时加摇动烧瓶促反应完成。回流35i(预试)

4、。3.分离粗产物 反应液冷却后,改回流为蒸馏装置,蒸出粗产物。(注意判断粗产物是否蒸完)。1)洗涤粗产物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等体积水洗涤(1m水,产物在下层),静置分层后,将产物转入另一干燥分液漏斗,等体积浓硫酸洗涤(10mL,分去下层,去正丁醇,生成一种盐).有机相依次用等体积的水(15m,除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5mL,中和未除尽的硫酸)和水(15mL,除碱)洗涤后,转入干燥锥形瓶中,加2(黄豆大小)无水氯化钙干燥,间歇摇动锥形瓶(可以手捂加热,干燥.5h),到液体清亮为止.2)收产物将干燥好的产物移至50mL蒸馏瓶中,蒸馏,收99-13馏分。(预试得。8g产物,无色液体) 四

5、、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气体吸收装置安装和使用;.浓硫酸分批加入,混匀.反应中不时摇动烧瓶或磁力搅拌促使反应完全。.正溴丁烷是否蒸完,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判断:蒸出液是否由混变清;蒸馏瓶中的上层油状物是否消失;取一试管收几滴馏出液;加水摇动观察无油珠出现。如无,表示馏出液中已无有机物、蒸馏完成.5。洗后产物呈红色,可用少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以除去因浓硫酸氧化生成的游离溴。五、实验中常见错误1 配硫酸溶液混合均匀后,冷至室温,加入正丁醇,最后于室温中加溴化钠,摇匀,切不可先加溴化钠.。 反应时小火加热,切不可大火加热。注意回流速度及冷凝管中气体的位置。3。在回流过程中,尤其是停止回流时,注意勿使漏

6、斗全部埋入吸收液(水)中.4 浓硫酸洗涤前,粗产物必须将水层分尽;洗涤时要充分振摇,否则不宜除去杂质,而正丁醇可与正溴丁烷形成共沸物(沸点98。6,含正丁醇3),蒸馏时很难除去。.预习时应查找物理常数数据.若不知密度,可根据水溶性判断。若判断错误,切不可将废液倒掉,而应将每步洗涤废液留着,直到实验结束。6。 分液漏斗操作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不可全从下口放出。7。 干燥完毕,澄清透明的液体用倾泄法倒入蒸馏烧瓶,切不可将干燥剂一起倒入进行蒸馏。六、思考题1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各步冼涤的目的何在?。用分液漏斗时,正溴丁烷时而在上时而在下,如不知道产物的密度时,可用什

7、么简便的方法加以判别?3为什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前先要用水洗一次?七、实验指导本实验包括加热回流、气体吸收、蒸馏、洗涤、干燥等步骤,操作齐全,现象明显,适宜于第一个合成实验。同学们只要认真预习、认真操作都能成功完成。但一些常犯错误及操作要点还请同学们注意:1配置硫酸溶液时,在冷水浴中一边震荡圆底烧瓶一边慢慢将浓硫酸加入水中。2本实验采用1:1硫酸(比重约1.5),一方面减少副反应,另一方面吸收来不及反应的溴化氢气体。3加料时不要让溴化钠粘附在烧瓶壁上;一开始加热不要过猛,否则回流时反应混合物的颜色很快变深(橙黄或橙红色),甚至会产生少量炭化。操作情况良好时油层呈现浅黄色,冷凝管顶端也无溴化

8、氢逸出。4。装置的密封性要好。吸收液用水即可。气体导管出口处要接近但不能接触吸收液面,采用漏斗导出气体则可将漏斗的一半伸进吸收液面。回流后再进行粗蒸馏一则使有机物分离出来,便于后面的洗涤操作;再则,粗蒸馏过程可进一步使反应趋于完全.粗蒸馏时油层的黄色褪去,馏出的油滴无色;若油层蒸完后继续蒸馏,蒸馏瓶中的液体又渐渐变成黄色,这时馏出液呈酸性。有时蒸出的液滴也呈黄色,这是由于氢溴酸被硫酸氧化而分解出溴.判断粗产物是否蒸完,可用检验油滴的方法:用盛少量清水的小烧杯接收几滴馏出液,观察烧杯底部有无小油珠,无小油珠则有机物已蒸完。7。油层若呈红棕色,是因为蒸馏时间过长而蒸出的氢溴酸恒沸液与浓硫酸反应产生

9、游离溴所致。在以后的洗涤过程中会逐渐褪去。也可在分去硫酸后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除去:2NaBrH2O4(浓)Br2+2O+NaHSO4 B+NaHS3H22HBr+NaHO4用浓硫酸洗涤粗产物时,一定要先将油层与水层彻底分开,否则浓硫酸被稀释,降低了洗涤的效果。若粗蒸馏时蒸出了氢溴酸,洗涤前又未分离除尽,加入浓硫酸后油层和水层都变成橙黄或橙红色。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后油层又变为无色。9.各次水洗时注意观察水面上是否有悬浮的油状产品.如有,则在放出下层油后,轻轻旋转分液漏斗促使悬浮物离心下沉,再将其放出、并入,以减少损失。蒸馏所用的各仪器必须预先烘干,否则产品易浑浊。11在无恒温槽条件下测定折

10、光率时,要注意同时记录测定的环境温度,然后按下列经验关系式进行换算:n20D 室温 +(室温2)0004一般认为误差范围在0。001内为合格产品,0005为优质产品.折光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阿贝折射仪测定折光率的基本原理;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方法二、基本原理通常把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待测物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称为折光率。根据折射定律,波长一定的单色光,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下,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对于这两种介质来说是一个定值.即:n=ins n:相对折光率.所以,在真空或空气(组成、密度不变时)中测定某种有机物,其折光率为一常数

11、.折光率与物质的结构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纯物质具有恒定的折光率。折光率是有机化合物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可用来鉴定未知物或鉴定物质的纯度。测定值越接近文献值,就表明样品的纯度越高.折光率也可用于确定液体混合物的组成.同一物质的折光率随入射光波长和测定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地,随着入射光的波长降低而升高,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在折光率表示中要注明测定时的温度和波长,即:nt ,t:温度(),:波长(nm)。一般测定温度为0,应用波长为8nm的钠光,钠光以D表示,即:nD2. 对于液体有机物来说,一般温度每升高1折光率随之下降0.0035-0。0055之间,通常取其平均近似值0004作为变温常

12、数,可供测定时的校正换算用。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 阿贝(Abe)折射仪 试剂 丙酮 无水乙醇 蒸馏水 未知样品1-2个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校正仪器 (1)示值校准:对折射棱镜的抛光面加12滴溴代萘(仪器中附有),再贴上标准试样的抛光面当读数视场指示于标准试样上之值时,观察望远镜内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线中间,若有偏差则用螺丝刀微量旋转示值调节螺丝,带动物镜偏摆,使分界线象位移至十字线中心(如图2。1-1).通过反复地观察与校正,使示值的起始误差降至最小。校正完毕后,在以后测定中不允许随意再动此部位。图3。2.3 折射仪镜筒中视野图()每次测定前及进行示值校准时必须将进光棱镜的毛面、折射棱镜的抛光面

13、及标准试样的抛光面,用脱脂棉蘸少许无水乙醇或丙酮,轻轻地朝单方向擦洗干净.2.测定(1)待洗镜的溶剂挥发干后,用滴管将待测液体2-3滴滴加在进光棱镜的磨沙面上(滴管口千万别碰划镜面),旋转锁紧手柄,合上棱镜,使液体夹在两棱镜的夹缝中成一液层,液体要充满视野,且无气泡。若被测液体是易挥发物,则在测定过程中,需从棱镜侧面的一小孔滴加补充样液,保证样液充满棱镜夹缝.(2) 调节两反光镜4和1,使二镜筒视野明亮.(3)转动手轮2,使棱镜组13转动,在目镜中观察明暗分界线上下移动;同时转动阿米西(Aici)棱镜手轮10,消除视野中的彩色带,使明暗分界线清晰,当调到明暗分界线恰好处在十字线中心时(如图3.

14、2。31),观察读数镜筒视野中右边标尺所指示的刻度值(如图2-1)即是该液体的nD值。(4) 如需测定某一特定温度的折射率时,则将温度计旋入温度计套座内,用橡皮管把棱镜上恒温器接头与超级恒温槽连接起来,把恒温槽的温度调节到所需的测量温度、待温度稳定10mi后,即可进行测量.( )测定完毕后,用洁净柔软的脱脂棉或擦镜头纸,将棱镜表面的样品擦去,再用蘸有丙酮或无水乙醇的脱脂棉球轻轻朝一个方向擦干净。待溶剂挥发干燥后,关上棱镜(严禁用手指触及棱镜)。3实验内容(1)测定无水乙醇或蒸馏水的折射率;(2)测定1溴丁烷的折射率;()每项测定重复三次,记录读数,取平均值。并用变温常数换算成20时的折射率。附:阿贝折射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通常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物质折射率,设计原理见图3。.32.当光线从光疏介质(A)进入光密介质(B)时,其入射角必大于折射角,当入射角为90时,in0=1,这时折射角达到最大,称为临界角,用表示.很明显,在一定波长与一定条件下,0也是一个常数,它与折射率的关系是:n=1/iO .图.2。3-2 光的折射现象可见通过测定临界角0,就可以得到折射率,这就是阿贝折射仪的基本光学原理.为了测定0值,阿贝折射仪采用了“半明半暗”的方法,就是让单色光由09的所有角度从介质A射人介质B,这时介质B中临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