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84513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作业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作业作 业 导 航1.注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把握文章的条理性、科学性3.掌握引用、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一、基础部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B.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D.两地纬()度相差无几。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子翩然(动作轻浮不定)归来。B.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此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C.在地球上热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D.准备迎接风雪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2、3.选词填空(1)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时期。(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阅读文段,完成47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

3、如是,周而复始。4.找出最能代表四季特点的词语。春_ 夏_ 秋_ 冬_5.文中写时间推移的词语有哪些?6.文中画“_”处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 拟人 比喻 B.叙述 拟人 比喻C.描写 对偶 拟人 D.抒情 比喻 拟人7.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本段内容。阅读下文,完成812题。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在华北常感觉到

4、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8.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差别 差异A.( ) B.( )9.给文中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 )A.虽然 但是 B.由于 因此C.可是 因而 D.但是 所以10.指出句中加点词的作用。(1)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2)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11.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A.纬度 B.物候现象C.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 D.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12.语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_。二、提高部分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大自然的启示据现在所知,地球上生物共约二百多万种。人类在接触生物、认识生物、改造生物的过程中,同时也不断受到生物的启发,进行创造发明。车和船的

5、发明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国古书记载:古人因“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观落叶浮,因以为舟”(世本)。“飞蓬”是一种草,叶散生,遭大风辄被拔起旋转如轮状,我们的祖先因此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车轮和车子。飞机的发明也应归功于大自然的启示。传说我国西汉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鸟的翅膀,从高处滑翔下来。但直到本世纪初,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发明和新材料的出现,才真正完成飞机的发明。更有趣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上世纪末,法国园艺家莫尼哀在观察植物的根部时,发现植物盘根错节的根系能牢牢地和土壤结合在一起,于是他联想到用铁丝来模仿植物的根系,用水泥来模仿土壤,让厚厚的水泥将铁丝包裹起来以制作花坛,结果花坛坚实异常,于是

6、就发明了钢筋混凝土。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仍然不断受到大自然的启示。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灵敏的超声定位的本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并已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仪器外形像一副眼镜,鼻梁架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后,经过仪器上的传感器接收,变成人耳可闻的信号,通过颞侧的两个耳机提供给盲人的双耳,从而可判断出障碍物。因此带上这种超声眼镜,经过一段训练后,盲人便能辨认各种障碍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是一门新型的边缘科学“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人们必将充分利用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人类造福。13.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盘根错节(交错) B.不胜枚举(胜过)C.应运而生(顺应) D.辄(于是)14.第一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代的是_。15.说说文中加点的“西汉末年”“许多”在表达上的作用。16.文章第四段运用的说明方法除了举例子外,还有_。17.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三、试一试18.课余搜集农谚(至少三条),并分析其中所含的物候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