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77622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报建设计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1号酒店项目 报建设计说明第一章 概论1. 设计依据地块用地红线图市政条件、现状地形及地质勘察报告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及海南省地方条文海南陵水地块控规资料2. 设计法规和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50067201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

2、J 64-8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J476-200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3. 自然条件状况(1)场地地形地貌海洋公园片区位于海洋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为海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目前试验区唯一在建的社会投资项目,项目建成后对于优化我省旅游业发展结构,提升旅游产 品特色和品质,填补海洋文化旅游项目空白,有效

3、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洋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海洋公园片区 B0101-01(2)地块位于陵水县东南沿海的黎安港,该地块为配套海洋公园的旅馆用地,占地面积18.81公顷,本次规划用地面积约6.55公顷,为酒店项目。北靠东高岭,东眺南海,南侧为黎安港,西侧为后岭村。距三亚80公里,距海口 220公里。(2)场地气候条件海南陵水县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是中国少有的天然温室,适宜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的种植。

4、但由于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米/秒。(3)河流水文特征海南陵水县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流量大,落差高,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陵水河、都总河、金聪河、港坡河,其中陵水河为最大河流,年平均流量9.3亿立方米,集雨面积1210.7平方公里。它主要干流发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娥隆岭,支流发源于吊罗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群英、陵城等6个乡、镇从水口港注入大海全长75.5公里。第二章 规划依据与原则1.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

5、规划(2012-2030)2012年编制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海洋公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编制海南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现行建筑设计国家规范与海南省地方条文项目用地资料测绘的现状地形图2. 上位规划依据B0101-01(2)地块指标控制表地块编码B0101-01(2)用地性质及代码旅馆用地(B14)用地面积()65545.40建筑密度(%)20建筑限高45m容积率()1.2绿地率(%)453. 规划设计原则本次公共设施规划在结合主题公园特点,以满足外来的旅游人口服务需求为主目标要求下,建

6、立以下规划原则:(1)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就是通过科学、严密的论证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预期设想,公共设施规划也是如此。为了应对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在公共设施布局及规模论证上体现先行区内外一体化的原则,以国标为基础,适度超前,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公共设施。(2)兼具旅游服务功能及城镇服务功能的原则统筹考虑游客等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需求,注重居民、游客和度假人群的不同需求,按具体需求配置公共服务设施。(3)整体性原则公共设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类设施共同担负着不同的职能,公共设施规划需要具备整体思想,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第三章 建筑设计专篇1

7、. 总平面设计说明(1)地形地貌:本项目用地西北高东南低,北侧为东高岭,东南侧为黎安港。大部分用地坡度都在3-10%之间,局部有15-25%的坡度。本次规划将用地分成2类,即适宜建设用地、较适宜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用地20年洪水淹没线以上、地势平坦,地形坡度小于 10%,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建设需要,主要是荒地、荒坡、丘陵地。 较适宜建设用地地形坡度在10%25%的地段;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改善的地段。对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坡地、林地。不可大强度开发如若开发需采取 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改善,并且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进行适度建设。2. 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1) 布局特

8、点本项目根据规划区自然环境、用地条件、项目策划,规划空间结构依托“山体、园林”等自 然空间环境资源,形成坡地式酒店客房布局。a.根据山体及海景资源因素、因地制宜,靠山临水布置酒店客房地块规划设计以酒店主体建筑为核心,周边环绕绿化景观园林及水体休闲娱乐设施。 主体建筑面向黎安港海景呈西南向布局,酒主入口由北面文黎大道延伸线接入,建筑充分 结合场地高差关系进行设计,由南至北逐层抬升。b.景观互动原则本项目用地为黎安港滨海用地,景观资源得天独厚,围绕黎安港海景规划布置酒店客 房,视野开阔,山海互动,形成良性的景观发展循环。同时结合景观水体及休闲泳池设计, 营造出精致宜人的户外休闲活动空间。项目用地西

9、南侧为海洋公园,以海洋为主题的游乐园区拥有大片的绿色景观及水体资源,成为本酒店项目视觉风景线中靓丽的一笔。c.持续发展原则本项目作为大型的公共性服务区域,以人为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有机平衡的同 时,可持续发展。(2)交通组织基地山地形态复杂,地势落差大,因此规划需依山就势布置道路系统。由于地势落差较大,区内干道将结合地形及建筑主体,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之字路”、“爬山路”等多种形式,体现山地建筑特色,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道路网络结构,使道路既是交通的动脉,又形成不断延伸的观景线,使视线层层变化又串联一体,呈现多种类型的景色。此外,道路的走向结合场地景观

10、节点进行设计,蜿蜒曲折,在酒店园区行走的同时可以尽情体验亚热带风情酒店的无穷乐趣。另外,场地软硬质铺地设计,同时考虑了酒店建筑消防车通行需求,以确保消防扑救的要求。在人流组织方面,小区主干道及次干道均设置有人行道。此外,结合跌落的地势,设置了景观步行道,作为人流的主要交通路径,结合各种景观小品布置,为步行的过程增添趣味,同时实现地块交通人车分流,增强了便捷性和通达性。(3)景观绿化本项目绿地系统由集中公共绿地和组团绿地组成。各种绿地相互连通、相互渗透,形 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极大地丰富了酒店园区行走空间及视觉体验的层次感和趣 味性。a.公共绿地在进入本项目人行出入口设置集中式迎宾绿化,

11、在正对西北侧景观大道区域设置集中 公共绿地对景,在各个区域之间设置绿化空间,种植观赏性强的热带树木、灌木、珍奇花卉,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立体绿化空间,如椰子树、榕树、凤凰树、红龙草、龙船花,米 子兰等,设计应追求自然的富有人情味的多功能空间环境,突出热带滨海特色。在绿化中适当设置游步道和休息设施,为宾客提供活动休憩空间。b.组团绿地在本项目酒店入口设置人性化、精致的园林绿化,运用植物搭配、花架、雕塑、小品、花坛、水景等,强调各区特色。绿化特色与园区娱乐建筑风格特色呼应,尽量使各个区域 有较佳的视线效果,让人们在基地娱乐休闲的同时,畅享海南热带风情的绿化景观。本项目出入口、以及主要建筑的出入口都是

12、重要的景观节点,重点亮化美化入口景观, 强化该区域的景观标志特征,形成鲜明的形象、营造欢愉气氛。各景观设计处理手法自然 和谐,特色鲜明。突出腹地与海自然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片区内的开敞空间有组团广场空间、组团绿 化空间、庭院景观空间组成,规划有由腹地通向海的视觉和绿化廊道,使开敞空间与海洋 自然景观元素密切联系,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3. 建筑设计说明(1)建筑功能分区、平面布局a.地下室地下室共二层。包含娱乐城、机电设备空间及机动车停车。b.地上建筑主体建筑为9层的酒店建筑,L1层功能为客房区、安防与消防监控及后勤区,层高3.65米;L2层功能为客房区,层高3.65米;L3层功能为客房区、餐厅、

13、多功能会议室等,层高3.65米;L4层功能为客房区,层高3.65米;L5层功能为客房区、大堂吧、室外酒廊及接待前台等,层高3.65米;L6L9层为客房区,层高3.65米。(2)建筑交通组织和垂直交通设施塔楼客房区设置4个核心筒,北侧两个核心筒分别布置4部客梯及2部消防电梯,南侧两个核心筒分别布置2部客梯及2部消防电梯。裙楼部分布置2部客梯及2部后勤电梯。(3)建筑防火设计本工程耐火等级均为一级。(4)无障碍设计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本工程室外范围主要设置以下无障碍设施:人行道缘石坡道、触感盲道、人行横道提示音响等。设有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室内在以下部位考虑无障碍:建筑入口

14、、电梯厅及电梯、卫生间等处。(5)建筑材料外立面主要为浅色涂料,水泥直塑或玻璃钢。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65545.40总建筑面积101697.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1312.30地下建筑面积20384.70其中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78654.00不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23043.00建筑基底面积13109.00容积率1.20总建筑密度%20.0绿地率%45.0建筑限高m45建筑高度m43.50建筑层数层客房区地上9层;公区地上5层,地下2层停车位个180其中地上停车数(含2个无障碍、55个充电车位)个110地上停车数(含2个无障碍、35个充电车位)个70第四章 绿色建筑设计1.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3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6-024-2012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年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