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77254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察看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 课文。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定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着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忙妈妈关照爸爸和做

2、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3、教师导语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2、重点指导。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绍馆段厉弛招管断历驰2区别字义:在比拟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根底上,进行字义的比拟,指导学生正确运用。3、归纳多音字。4、理解词语的含义。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料理-办理,处理。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

3、事的历史。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第三

4、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察看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5、“书塾是什么意思?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表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局部。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表达顺序。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

6、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比照。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察看办法。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1、小组学习: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组自学。3

7、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波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奔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波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表明了什么?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沛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忙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懊悔不应该迟到。)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懊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6

8、他“把这个坚决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这个坚决的信念是什么?是“早这个“早 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理解“时时“ 事事“ 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 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倡议学生引用实例。3、在理解的根底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5、在分层的根底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六、总结全文: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典范,从小把坚决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板书设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