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77195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网络销售案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从提篮叫卖到网络交易长期以来,农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种植、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存在市场供需关系失衡,不能有效降低和躲避市场风险等问题。农产品卖难,曾一直困扰着广阔农民。网络时代的到来,正挑战着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由此农民面对的已不只是黄土和农具,键盘和鼠标也成为了生产工具。该如何在锄头与鼠标间进展角色转换?互联网迅疾的开展和普及,让跑在时代前列的新型农民,早把电脑网络和种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现代营销手段的网上销售,也已在农产品销售中凸显其优势,愈来愈多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网络购销渠道。通过网络快速分工交易,帮助小规模经济体凝聚力量,赢得商机。过去提篮叫卖的农民,如今坐在电脑旁

2、轻点鼠标就可以瞄准市场。互联网解决的不仅仅是农产品流通的信息问题,网上交易使农产品因地域性、时间性限制而产生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然而,也不可无视,目前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缺乏因素,给农村真正实现现代化网络销售带来的难度。这项工作必定需要各生产、加工、营销等行业及相关部门协力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本书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成功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目 录农民每年依托网络销售农产品超10亿元1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购销成交额超两亿3农民将农产品搬上网5让更多农产品搭乘网上快车8宿迁市龙集镇农产品销售网络翻开绿色通道10平罗农产品网销订单突破千万11兴平农民购置电脑

3、上网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12大学生村官有了农产品销售网上家园14省网上销售农产品让农户尝甜头16*市农产品网上销售6亿元17市农产品销售驶上信息化快车道19老区开场在网上销售农产品22网上销售的葡萄王24传播围广成交量大农产品赶上网络大圩27太湖县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获利多多29网络销售成农产品营销新模式31网上交易成农产品买卖重要方式34太湖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获利多多36成安五成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38海门树勋镇网上销售农产品近万吨39高碑店农民利用网络销售胡萝卜42省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模式走出去45农产品网上销售累计达10亿元47农产品网上购销表现很拉风49. z.-农民每年依托网络销售农产

4、品超10亿元 镇海区湾塘村的草莓种植户真切地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2004年,有人在网上帮他们发了个每人采摘费用30元,管吃,不能带走的帖子,此后便游客盈门,他们辞别了提篮小卖的日子。如今,这些种植户家家配有电脑,上网成了每天必做的事情。正是看到了农户对互联网的迫切需求,我市各地也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建立。通过政府出一点、企业贴一点、农民掏一点等方法,目前全市已完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网络体系建立,联网村已达1680个。网络使众多农户拥有大量的信息发布平台。奉化市联胜村的花农吕东明说,现在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他不仅建立了自己的,还把供货信息贴到国上百个有关知名或专业的上,而所有这些是不需要什么

5、费用的。去年,通过网络,他已经为自己和周边农户推销花木2000多万元。通过海量的信息发布,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过去是我们四处找市场,现在倒过来了。江北区果农海珍是该区网上销售蜜梨的第一人。如今,洪塘蜜梨已远近闻名,、的客户也纷纷赶来,一年可净赚100多万元。 网络销售不仅减少了农民奔波之苦,还使他们更为便捷地触摸到市场脉搏,从而能迅速调整构造。最近几年,各地由农户自主引进的农业新产品在300个以上,为我市农业持续增长增添了后劲。去年,北仑的花农在网络上发现,他们种植的金叶女贞等当家品种销售逐渐滞缓,而新优彩叶花木正悄然占领市场,尤其是世博会绿化工程对金叶红瑞木等品种的需求量正越来越

6、大。为此,他们引进50多个新品种进展培育推广。预计到2010年,当地将有1.2亿株彩叶花木用于世博会绿化。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 购销成交额超两亿 在10月31日落幕的2009年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省农产品总成交额到达24240.1万元。受金融危机影响跌入低谷的农产品交易,如今已奏响步步高序曲。 在此次网上购销会上,省成交的农产品种类有30多个,洋葱、马铃薯、皮棉、葡萄、苹果、白豌豆、甘草、西蓝花、辣椒等均有不俗表现。今年来价格下跌一路走低的农产品开场出现回暖,洋葱、马铃薯、皮棉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洋葱产地平均收购价格比去年翻了一番,是3年来最高价位,种植户每亩平均收入突破5000元,

7、是近3年来销售价格和种植收益最好的年份。据悉,省产区外销洋葱总量可达90万吨左右,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洋葱约30万吨。洋葱价格上升,主要原因是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加上管护良好、病虫害少,成交十分活泼。据金塔县信息中心统计,产地农民家中洋葱已销售一空;洋葱实现1.2万吨成交量。近年来,省特色产业开展迅速,并逐步得到国外市场认可。河西的葡萄、制种、蔬菜、啤酒大麦;陇东的果品、草畜、小杂粮;中部的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陇南的花椒、油橄榄;甘南、的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带逐步兴起和壮大。在打造绿色、天然、无污染农产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创立了11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6个绿色农业示区,全省有效使用绿色

8、食品标志数量达132家企业、237种产品之多,奠定了特色农产品开展的根底。农民将农产品搬上网1月5日,为期一个月的2010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拉开序幕,这是商务部结合当前冬季农产品集量上市,为了解决和防止因市场信息匮乏给农民带来卖难问题,而组织全国组织的大型农产品购销会。 省商务厅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黄智杰说,以农业信息网、新农村商务网为龙头,随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农产品价格和销售情况,定期发布全省农产品价格信息,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和蔬菜果类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 进入国家商务部、点击农村商网、填写信息就这么几个步骤,想卖的农产品就发布到了网上,需要购置的客商就可以很快看到。黄智杰说,在这

9、里,农民可通过网络登记或与当地商务部门取得联系,将自己的农产品搬到网上来卖。 截至目前,省网上展厅注册企业已达111家,各类产品信息178条。有16个网上贸易市场,2005年至2008年,网上农产品交易量累计达1509.62万吨,交易额231.22亿元。 过去咱农民搞农产品购销信息观念差,往往跟着感觉走。市销售经纪人对现代农业的信息化有着一番感慨。如今,她通过互联网就能向全国各地推销当地的优质农副产品。 从2003年开场开场跟网络亲密接触,她通过会州农业信息网引来全国各地及海外客商,为当地群众销售农产品,7年来总成交额约3.68亿元。用她的话说就是:网络销售农产品是大势所趋,本钱低,作用大。农

10、民播种时可以尽量躲避风险,销售时减少购销环节,追求利益最大化。 省商务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正军说,2009年由于合理的种植,洋葱平均收购价格比上年翻了一番,是3年来最高价位,是近3年来销售价格和种植收益最好的年份。从网上对接数据显示,主产区的洋葱虽然减少了种植面积,但由于洋葱品质好,成交活泼。 从网络中淘到了商机,采取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引导农户上网、用网,做网络时代的新农民。农户们买电脑上网,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已成为当地农村新时尚。黄智杰介绍说,敦煌已有60%以上的农户家中有电脑配置了宽带。让更多农产品搭乘网上快车嗒、嗒!随着鼠标的点击,一胡萝卜网上销售订单完成了最后确认,应县金龙镇龙泉村萝卜种

11、植大户仕强做成了今年秋季的又一宗网上交易。在龙泉村,仕强和另外50多个萝卜经营户做起了农民经纪人,时常活泼在互联网上。 像他们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场学着通过互联网推销自己的农产品。在刚完毕不久的第二届夏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我省取得了成交量居全国第六的成绩。近日,由国家商务部举办的 第三届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又在进展中,再度吸引了我省农民朋友的目光。浑源县吴城村村民吴胜在村网络文化站上网时发布了卖杏的信息,很快就以高于当地近一倍的价格全部卖出;平顺县留村盛产花椒,2006年,在花椒受灾减产一半的情况下却实现了增收,秘密是因为网络帮助传递信息,花椒虽少却卖了好价钱这些发生在两三年前的故

12、事曾是当时的新闻,而今更多的农民借助网络增收、调产、致富的故事已俯拾皆是。县许堡乡全乡西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万亩以上,往年到那里收购西瓜的仅是、*两地的老客户。今年,种植户们将西瓜品种、面积、成熟期在互联网上发布出去后,引来了、等地的新客户,西瓜收购价格由此上涨了1/3。不少农户尝到了网络销售的甜头,不仅利用网络查找致富信息、销售农副产品,一些青年农民还学会了设计制作网页,宣传推介自己的产品。现在全村三成以上的农产品都实现了网络销售,通过村里建立的龙泉在线,咱种的胡萝卜还远销到了国外。而且村里先后上马了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丰产试验中心,配套生产胡萝卜的科研、加工、储藏产业链已形成。应县

13、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建银说,是网络带富了龙泉村人,悄然改变着农村面貌。宿迁市龙集镇农产品销售网络翻开绿色通道2月12日中午,泗洪县龙集镇兴村农民裕才从街上一到家,就立刻翻开电脑查看农业网有关、等地水产品的售价情况,并不时地用笔记下相关数据。这是龙集镇积极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龙集镇把产品销售作为农业开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不断完善和企业、大户联销等传统方式的根底上,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连接市、县农业网,扩展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去年,龙集镇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等五大类产业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其中,粮食产业产值突破7800万元,农业、水产拉动运输、

14、加工等相关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400多万元。平罗农产品网销订单突破千万昨天一大早,高庄乡金星村农民淑贵就通过网络把自己加工的40蓝狐皮和60银狐皮销售给了素未谋面的客商二喜,这一笔交易不仅为他解决了销售难题,还让他增加收入3万多元。如今,农产品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平罗农民销售涉农产品的一个主要渠道。去年,为破解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的瓶颈,平罗依托农村信息化网络建立了市宁农电子商务中心,并在全县141个村、十几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了基层销售网点。借助网络传播快、信息反应及时的特点,我们的农产品可以畅销到全国任何一个市场。商务中心总经理叶荣宏告诉记者。据介绍,这两稻虽然还未到收割期,但已经有、的客商通

15、过设在平罗日月新大米公司的网络销售平台预订了大量的稻米。截至目前,全县网络订单已经超过1100万元,一万多农户通过网络销售上百种农产品。兴平农民购置电脑上网 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2月16日下午,兴平市阜寨乡南佐村村民裴栋杰购置的电脑刚安装好,就引来了周围群众的兴趣,这个摸摸液晶显视屏,那个动动鼠标,一阵欢快的笑声传遍了农家小院。原来,从事养鸡行业10多年的裴栋杰从2001年开场,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闫凤琴教授的指导下,在乌鸡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硒和金银花等中草药,生产出了富硒乌鸡蛋,常年存栏乌鸡15000只,年产乌鸡蛋200万枚以上,2004年注册土乌牌富硒乌鸡蛋商标,是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几年来,兴平市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屡次上门开展信息效劳,先后帮助裴栋杰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农业网等上发布乌鸡蛋的供给信息,每年都有180多万枚富硒乌鸡蛋通过网络销往、等地的市场和超市,在降低销售本钱的同时,实现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裴栋杰成了远近闻名的乌鸡养殖大户。尝到了网络甜头的裴栋杰,在农林局农业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购置了1台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