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基本性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767611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基本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例基本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例基本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基本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基本性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会昌县麻州中心小学 蓝金有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内容。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 分数等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 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确定: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

2、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5、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比例。6、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

3、过程中掌握知识。二、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 的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反馈与巩固质疑反思,总结评价。五个环节进行。(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概念复习:什么叫做比例?2、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二)探究新知1、教学比例各部分名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通过自学课本34 页,并在组成的比例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学生汇报。并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 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又处理好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计

4、算、进行验证,确定性质。学生合作探究,汇报交流。两个外项的积是2.4X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X 60=96。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通过验证,适合任意一个比例吗?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内项乘内项怎样乘,外项乘外项怎样乘?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 使学生形象的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 如何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 )通过以上研究, 经过验证得出, 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 也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来判断,为巩固练习一作一个铺垫提示。(四) 、反馈与巩固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 有了理论上的基础,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巩固练习,形成技

6、能。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两种题型:1、基本训练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2、发展性练习: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乘积式改写成比例式。(五) 、质疑反思,总结评价设计意图: 这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去发现方法, 总结规律,使学生体会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使用技巧, 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说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概念教学, 整节课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 由放到收,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基本性质,但是在这些方面我都做得有些欠缺。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 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乘积式改写成比例式, 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没有想像的好, 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 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 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 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 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 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很多, 作为一名教师, 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 要考虑到学生。 今天请在场的领导和各位老师给我的教学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