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72225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6C13家长学校本教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牛镇中小学家长学校本教材第一课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统一和相辅相成的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是真难。随着孩子迈入学校门口的那一天,我们其实就把相当多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比如书中写到,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脱口日出:到学校让老师好好管教管教你。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听到家长诚恳的对老师讲:老师,我们家孩子最听您的了,您好好说说他。这些,恐怕就是潜意识里推卸自己作为家长责任的常见表现吧。读过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再想想身边优秀孩子的成功教育经验,有种深刻的感受,正如书中总结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既是基

2、础,又是补充和强化,只有三方共同的密切配合,才能造就合格的人才。知道差距,就要真正从观念上转变,在行动上自觉,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做起,比如保持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主动了解和辅导孩子的学业;认真配合老师的要求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包括每天对孩子作业的检查和签字这样的“小事”让我们用良好的教育、正确的引导、积极的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成长氛围。毕竟,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家庭,应为孩子的第一步做好准备。二、家庭教育中最基础的是“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是成“人”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行为时时迁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书中说到: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折射出的很多东西,就是父母的特性。知此,你想让孩子爱学习

3、,你就要读书;想让孩子有爱心,你就要帮助别人;想让孩子诚实勇敢,你就要坦诚做人。通过家庭教育,通过点滴影响,给孩子好的心灵和品格,让孩子健康、快乐,做一个诚信、感恩的人,恐怕是天底下每个父母的期望。那就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端正自身,塑造后代。三、 认真学习书中的几个观点,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一是书中提到的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什么孩子平常作业完成不错,考试还出现差错?为什么孩子在家侃侃而谈,与他人交流主动性却不够?为什么喜欢老师和同学,却不能明确的表达?学过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对照书中描述的“加德纳智力观”,才明白,这应该属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范畴,即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内省智力的培

4、养,这是我以前忽略的,精力基本放在孩子语言、逻辑数学、音乐等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了。今后,要在重视对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培养他的非智力因素,注意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形成热烈求知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并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一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在社会中生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二是第二讲中在培养孩子爱心方面。对照书中说的9种方法,想想自己在培养孩子爱心方面的方法,的确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学校老师都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我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学习疲惫的时候用深深的拥抱给他力量?我为什么不能象书中所说的,充分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和感受?为什么在孩子兴致勃勃讲学校趣事的时候

5、,我不能放下锅铲认真的听听,哪怕只有5分钟,吃饭不在乎迟那5分钟,可孩子对妈妈爱的感受可能是永恒爱也是一种技巧,特别是让孩子在我们的爱中学会爱。三是在第六讲中讲到家长和学校、学校活动的参与问题,我更是做深深的检讨,一直说孩子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不积极,其实是自己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小感冒流鼻涕,我给他兜里装的鼓鼓囊囊的纸,怎么就没想到象别的家长一样让孩子多拿点纸放到教室公用呢?下雪教室门口滴水路滑,我一再嘱咐孩子走路小心,怎么就没象别的家长把冰去掉铺一块地毯?事情虽小,能想到和做到就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呀。细翻小学家长学校教材,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东西,不

6、照镜子,不认真的对照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寻找解决的办法,现在能通过有任务的学习静下心来修正自己,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我一定坚持把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学习下去,加强和学校、和老师的沟通,不断改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第二课: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1、首先,在家里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要把他们摆在集体中,让他和别人平等地生活。2、要改变家庭中的孤单环境,可以经常给孩子找小伙伴玩,让孩子把自己的糖果拿给小朋友吃,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孩子团结互助的精神。3、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的活动,勇敢地承担班级中的一些工作。有的家长怕

7、耽误孩子的功课,不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工作,结果,他的孩子只顾学习,对班级中的事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小怕事,个性得不到发展。4、给孩子讲一些团结互助的故事,来感染孩子。二、热爱劳动的培养1、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加以鼓励,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对,高兴地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孩子还常会一面伸手一面说我来,要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这又是进行爱劳动教育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做这些事,切莫为图省事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2、让孩子

8、量力而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和时间。如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饭、漱口、洗脸、穿脱衣服等,让五六岁的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桌椅、扫地、洗手帕等,让七八岁的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等等。孩子劳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在20分钟以内。 3、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4、经常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

9、快又好。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三、爱护公物的培养1 、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时,可告诉他们一些公物的名称,如街边的垃圾筒、电影院里的椅子等,使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属于国家和集体,我们要从小爱护它。2、看到公物损坏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它们为什么会损坏的?让孩子讲讲这些公物损坏了对人们有什么不利。通过谈话,使孩子知道损坏公物是不好的行为。3、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做损坏公物的事。看到有人损坏物时,应告诉孩子这是破坏行为,并且带着孩子去劝阻第三课 做文明家长,培养文明孩子一、文明家长应该做到哪些方面?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

10、子女的好榜样。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如何教育孩子讲文明,有礼貌1、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礼貌言行 如果孩子和长辈说话时没有使用敬语“您”,家长便可勒令孩子说上几十遍,直到孩子说正确了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和长辈说话应该讲礼貌、有礼节。当家中来了客人,家长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客人告辞时,要求孩子把客人送到门口或电梯口。 2、为孩子做好楷模 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环境

11、密不可分,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家长自己就不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即使对孩子的管教特别严,苛求孩子的言行要有礼貌,效果肯定也是不明显的。孩子是在模仿家长的言行中长大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家长就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 3、讲清道理,少斥责 孩子的自律性比较差,即或是那些乖孩子也会有不乖、不讲文明礼貌的时候。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或者行为粗鲁无礼时,一定不要仅仅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而是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那样说话、做事。 4、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 培养孩子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

12、长不可能要求孩子在一夜之间就变得彬彬有礼。当你发现你的孩子不习惯用敬语时,便立即加以矫正,直到孩子养成了说敬语的好习惯为止。 5、明确对孩子说出家长的期望和要求 家长应该和孩子多谈心,明确告诉孩子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告诉孩子哪些言行是文明礼貌的,哪些言行是粗鲁无礼的。让孩子明白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和孩子外出的时候,当看见有人在大街上打架或吵架时,家长应该立即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是不文明礼貌的。当孩子在家里特别闹腾的时候,家长可能非常生气,但一定要控制住情绪,尽量避免对孩子大叫大嚷,而是要语气平和地告诫孩子,“希望你保持安静,爸爸妈妈需要休息”,或者说“你的动作应

13、该轻一些,别影响楼下的叔叔阿姨休息”第四课 :家校合作一、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孩子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能否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得好,家庭教育就能使学校教育得到延伸,得到强化,反之则可能会削弱学校教育。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学校,首先我们老师很感谢他们对学校如此的信任,但是同时我也想提醒这些家长,第一,学校教育的时间仅仅9小时,在这9小时内学生需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第二,学校不可能实现“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生活方式,所以教师不可能从学生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切活动一一关注;第三,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

14、儿童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 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占所有教育的首位。但是仅仅靠家庭教育也是不够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三项教育各有其职,缺一不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与哪一方面的教育,而应该三者互相沟通,特别是学校教育,家长需要与教师多交流,这样不仅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15、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学生。德才兼备的孩子需要我们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培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造就优秀的孩子吧!二、家长的教育意识:父母良好的教育意识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行为和品德的形成。教育意识包括5个尊重意识、信任意识、锻炼意识、适应意识和发展意识。1、尊重意识。孩子一出生,就成为独立的个体,无论年龄大小,他首先是一个人。家长应该培养他的独立性,设法帮 助他成功。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推着童车走路,父母不要阻止他,要微笑地看着他给予鼓励,让他走得更快、更远、更稳。认可孩子想独立行动的意识并给予鼓励,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2、信任意识。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没用”之类的话。即使

16、孩子遭受了失败,走了弯路,也要理解、信任孩子。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叹气,而是要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信心。3、锻炼意识。把握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迁就,不姑息,不过分保护。当3岁的孩子摔倒时,你可以不去扶他,要他自己站起来。10岁的孩子要和伙伴一起行动时,你不必阻止,但要耐心教他使之既受到锻炼,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之法和应急措施。4、适应意识。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克服困难,注意不要埋怨环境,也不要挑剔他人,要从自己做起。孩子嫌地方太小,你可以教会他利用空间。当孩子和伙伴相处不合群时,要教育他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方面不能“呵护”,要孩子学会适应他人和环境。5、发展意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孩子有广阔发展天地和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要发现孩子的长处,挖掘其潜力。不能让自己的好恶影响了孩子。总之,父母良好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