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全)sqf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54460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全)sq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语导读(全)sq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语导读(全)sq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语导读(全)sq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语导读(全)sq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全)sq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全)sq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选读要点整理14课:政治主张及实践59 课:修身1013课:学习与教育1415课:哲学思想一、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背诵2.1、2.3、13.6和 16.1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1) 孔子肯定“德”的重要作用。(2.1)为政者应尚德不尚力(14.5),用德和礼去教化 百姓(2.3)。2)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要“正已”(1.5、13.6、12.19、2.20), 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 事。后代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

2、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 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百姓自然拥护他,小人必然被感化,“远 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无须武力去征伐;何况武力功伐,是失德的表现。(16.1)3)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是养生、送死和祭祀,要富民,使民足。(13.9、12.7、12.9)统治者要节用、爱民、使民以时,不可横征暴敛。(1.5)上下要各得其分。举荐 贤能,教民(13.9、2.20)以礼、信、孝悌。 “相关链接”中华文明是追求道德的文明摘要:在春秋战国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孔子认为战争、刑名等途径无法解决社会问 题,主张拯救道德人心、建立一个“有道”的社会,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3、 孔子推崇周文化,从现象上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真正的目的是追求建 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但他赞美的主要是尧 舜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的朴野生活。在这一 点上孔子与老庄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 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优秀高尚的道德)的追求。 二、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孔子的礼治主张) 背诵12.1、3.1、16.2和13.3 章。明确孔子提出的礼与仁的关系,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和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 主张的异同。1) 孔子认为,礼并不只有钟

4、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即仁; 另外,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7.11、3.3)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 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 兼爱、博爱。2)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在孔子 看来,臣不臣、子不子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反对。后世的“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则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把封建专 制制度推向了极致。三、待贾而沽(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理解

5、孔子热心求仕的原因,了解这和他用行舍藏(“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主张有没有 矛盾。孔子热心于仕途,既有“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9.5、7.23),也有建功立业、 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15.20),还有从政的强烈自信(13.10)。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 一般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救世的自觉,使他不辞劳苦,周游求仕,寻求施展抱负的舞台。因此,虽然他主张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积极用世之心让他热心仕途,哪怕是叛臣(公山氏、佛肸) 召之,他也“欲往”。但他对明显“道不同”的阳货则坚持不予合作,可见孔子求仕不 为名利,而为实现理想。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6、 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并对其作出评价。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也可以 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留,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孔子和这 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不一。孔子的“知其 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从 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 ,比一般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 极。 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何看法 应予以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如果问赞成孔子还是赞成隐士,可选其一) 肯定:强烈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奋

7、斗精神;树立典范,对当世和后世起到动员作 用和榜样作用。否定: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做无谓的牺牲;在乱世,洁身 自好,不助纣为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肯定的。 隐士对孔子的态度:不理解,否定。 楚狂接舆:认为孔子身处乱世,不知隐退而周游求仕,是德行衰败的表现。认为从 政危险,应及时隐退。长沮:(子路问津)长沮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 桀溺:(子路问津)劝子路,实际上也是在劝孔子,乱世难有作为,不如归隐。 丈人: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持讽刺态度。(子路/孔子的态度:反对/批评丈人废弃君 臣大义,独善其身,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应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荷蒉者:

8、主张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 “相关链接”孔子的政治品格摘要:孔子最杰出的品格即是坚定的原则性,他自己的政治目标、政治原则在深思熟 虑的基础上形成之后,从来没有动摇过。在鲁国当大司寇时,当季桓子迷于声色并 开始疑忌和怠慢孔子时,孔子没有贪恋高官厚禄,而是坚持原则,毅然丢掉荣华富 贵,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在奔走于列国的年代里,曾多次受 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多次 碰壁后已知自己的主张、报复不能实现,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 而为之”的人。对别人的不理解,孔子感到悲凉,但绝不动摇。他之所以“知其不 可而为之”

9、,就是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于仁道(真理)的,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 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启发他们沿着他的足迹前进。五、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背诵 1.6、5.26。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析孔子的仁爱观。 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析孔子的仁爱观: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 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殉难,却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 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 ,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了华夏的 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孔子的“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拘 于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

10、 达变。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存在矛盾。 课文大意: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1.6)(有差等的爱),因此孔子问人不问马(10.17),体谅丧者、瞽者(7.9、15.42、9.10),还仁及鸟兽(7.27)。实践仁的方法是“忠”(对人尽心竭力,“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关链接”孔子人格的伟大意义摘要:孔子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他谆谆教导学生做人的基准 “仁者爱人”,有此仁爱之心,便能成就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在孔子看来,生命的意 义在于伟大人格

11、的形成。在论语中有一段中国人很熟悉的话:“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的实质上表述的是生 命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生命自由而又合乎规律的状态, 它是生命的最终完美状态,是超越性人格的形成。孔子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坚持“为仁由己”的生命抉择自由的信念, 在“礼崩乐坏”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极度的困境反衬出他生命的 伟大,使超功利的人格得到高度显扬。后世儒者之所以坚持义利问题上的超功利性,与 孔子人格的感召不无关系。六、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背诵15.9、4.

12、16、6.11、7.16、7.19、6.23、8.7 章。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孔子眼中的“君子”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 “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 “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 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正确看待孔子的义利观,比较其与法家和后世儒家的义利观。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所讲的“义”须服从等级秩序道德,一味追求个人

13、的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 等级秩序)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法家价值观,完全是功利 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可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 但毒害思想,破坏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如 此。理想的价值观应是义利统一观。后世儒家在与其他派别特别是法家的论战中,在反对世俗价值观的努力中,越来越把利 与义对立起来。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相关链接”儒家的价值观摘要: 儒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即以道德为最高价值。 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在儒家看来,

14、道德虽然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极大 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正因为如此,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 中庸就是反对过与不及,以保持事物的均衡协调。儒家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孔子、孟子 不讳言功。孔子不完全排斥利,要求“见利思义”。孔子、孟子贱力,荀子则相当重视力。 后世儒家在与其他各派特别是法家的论战中,在反对世俗价值观的努力中,儒家却越来越把 利与义、德与力分裂开来,对立起来,造成了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儒家反对“利”,乃是私利而言。“理欲”问题也是这样,儒家所谓“人欲”也是指私欲 而言,而非指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及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合法的物

15、质享受。因此,把“存天理, 灭人欲”概括为“禁欲主义”并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等量齐观,是不正确。 八、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背诵 2.14、16.4、15.23、12.24 章。 理解孔子的人际交往观。(见课后相关链接) 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在于使交往主体间达致一种和谐、完美的理想的 状态。但他们同时也追求保持交往主体的独立性而不流于结党营私,即适中交往,“和而不 同”。首先,要学会“察人”,严守择友标准。可以从他的行为、经历、习惯兴趣和所属的类别及 所犯的过错去观察(2.10、4.7),要选择仁者(4.3),选择益友,而非损友(16.4)。因为择 友的目的在于“辅仁”(12.

16、24)。其次,在交往中应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2.14、15.22)。最后,交往要注意律己/自处(15.15、14.34、15.23)和分寸(4.26、12.23)。 十一、诲人不倦(孔子论教育)背诵 7.8、11.22章 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相关链接”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摘要:“启发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饿精神 和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生问题时,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学生进入积 极的思维状态后,教师要适时加以指导启发。如学生未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则不勉强施教。 面面俱到的单方面传授,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