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提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51002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提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徳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一、德国思想理论战线的斗争 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积极意义1、从宗教批判间接进入政治批判2、直接批判基督教神学3、要求改变国家政治制度 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实质1、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2、局限于宗教的批判3、把批判任务归结于改变人们的意识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1)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社会历史主体 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强调人的精神、理性 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脱离实践活动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处于生产活动中的人(2)生活和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结构、国家从现实生产活动中的人们的关系中产生 意识的产生与人们的物

2、质活动相联系 意识的内容是当时的客观存在 意识的各种形式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2、观察社会历史的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 青年黑格尔派:从天上到人间 马克思:从人间到天上三、人类历史的基本因素和矛盾运动过程1、人类历史的基本因素( 1)生产力(生产的实际过程)需要、新的需要、人口增殖( 2)社会状况(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许多个人的合作与生产力有关 一定的社会状况标志一定的社会阶段 这种联系构成历史 这种联系与政治、宗教无关( 3)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语言是物质交往的结果 从意识的内容看当时的物质联系 从意识的发展看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分离以后,意识才形成相对独立性 理论的矛盾是现实矛盾的反映2、人类历

3、史的矛盾运动( 1)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矛盾运动分工发展引起生产力、社会状况、意识之间的矛盾 分工发展产生私有制、阶级、国家( 2)分工与社会发展阶段( 3)消灭“异化”的前提和途径前提:人类大多数觉悟;生产力高度发展途径:世界性的共产主义革命四、“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市民社会”是构成国家、观念的基础2、从“市民社会”可以看到社会机体的物质性、发展过程的规律性3、观念的变革在于现实的变革4、社会变革根源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和群众的觉悟五、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 从物质实践活动阐明历史 物质关系的更替 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 社会存在从根本上制约社

4、会意识1、在意识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和方法 历史唯心主义 (1)从观念解释历史 (2)意识的批判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 3)历史表现为精神的发展 (4)夸大意识的作用2、对以往历史观的批判(1)对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批判(2)对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批判3、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1)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2)统治阶级成员在思想上既存在着局部的矛盾性,又有根本的一致性( 3)革命思想的存在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 4)“思想独立化”具有必然性( 5)“思想独立化”是唯心史观产生、存在的根源之一六、生产力、私有制、国家和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1、 资

5、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1) 劳动分工与城乡分离(2) 分工扩大和资产阶级形成(3)广泛的分工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2、 国家和法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历史发展( 1)国家与私有制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2)法与私有制的关系3、生产工具和所有制的历史发展及关系(1)两种生产工具的差异和对经济关系影响的比较( 2)生产工具与私有制的矛盾及其发展4、共产主义的实现、私有制的消灭是历史的必然5、共产主义的特点七、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生产力、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源 2、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4、共产主义是个人与集体和谐统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