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45798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浅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路径浅议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是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的前提。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面临着学科文化缺位、自我认同缺失、劳动形态变迁等问题。面对诸多挑战,笔者在实践中探寻出了加快劳动学科文化建设、多层面构建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效能等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路径。【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2022年,全国教育大会唱响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号角。2022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印发,更是将劳动教育推向了高潮。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中的现实问题,明确其开展方向,寻求其开展路径,将有利于

2、建设一支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开展保驾护航。一、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的现实藩篱1.学科文化的缺位学科文化是衡量一个学科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指标,对学科建设和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劳动教育学科文化的缺位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与体力劳动相关的教育教学在群众潜意识里受到“排挤,主要表现为家长不太认可劳动教育、关注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群体较小、学校无视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教师不屑担任劳动学科教师、劳动学科教学资源稀缺等。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

3、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尽管如此,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教育学科文化的缺位。2.自我认同的缺失自我认同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内在动力。有学者认为,自我认同涉及三个方面: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自我归属感的获得、自我意义感的追寻2。劳动教育教师主要是没有自我归属感的获得。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相比,劳动教育教师的处境比较为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劳动学科在很多学校得不到重视,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副科,开设与否无关紧要;二是劳动教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不仅数量少,而且在教师来源和质量上都得不到保障,目前,大多数劳

4、动教育教师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劳动教育教师很难从学科中获得自我归属感,有些教师甚至开始自我疑心、自我否认,意识不到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3.劳动形态的变迁从石器、农耕时代到蒸汽、电气时代,再到今天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形态也由以四肢躯干活动为主的体力劳动向以思考、学习、创造等活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过渡,隐性的脑力劳动逐渐取代显性的体力劳动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劳动形态的变化,劳动教育如何开展是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劳动是学生的一种根本体验,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劳动的影子随处可见,劳动教育也无处不在。劳动教育

5、的本质目标在于确立劳动价值观,让青少年充分认识劳动对于社会开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3。这恰恰需要在劳动实践中确立和形成,而劳动形态的变迁,使得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越发艰难。技术在解放人的同时使得劳动逐渐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消费、享受、娱乐等风气盛行,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再加上劳动种类多样化和技术含量的日益增加,更是让“半路出家的劳动教育教师不知所措。劳动形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的更新,使得劳动教育教师时刻面临新挑战。二、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的应然指向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开展应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自身劳动素养、教研素养、信息素养,创

6、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为落实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做准备。1.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_同志屡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申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深刻认识和把握劳动育人的价值和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最终导向,树立坚决的劳动教育信仰,以实际行动投身劳动教育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奉献力量。为此,教师应明确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本身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以劳动为载体,融入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等元素,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悟这些元素的存在,从而到达磨炼意志、锤炼品性、提升素养

7、的目的。2.提升劳动素养教师教学作为劳动的一种形式,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课前是否认真准备、课堂教学是否敷衍、评价是否公正到位等,都会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影响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认识。防止走过场、不能流于形式是劳动教育教师首先要传达给学生的劳动观念、态度。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更应该以身作那么、树立典范,在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不轻言苦累,充分发挥人格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良好的劳动精神品质传递给学生。劳动教育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之一便是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首先劳动教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信仰,这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其次是在掌握必备的劳动知

8、识和技能的根底上广泛了解不同行业、领域的劳动方式方法,这能极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更好地为达成劳动教育目标效劳;最后只有具备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教师才能关注和意识到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3.创新劳动育人模式伴随劳动形态的变迁,新时代劳动教育在立场、内容、功能、实践等层面都呈现了新的时代内涵4。技术的开展使人类从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开展,但我们也不能无视技术给劳动教育带来的好处。比方,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呈现学生从未经历过、从未见过的劳动生产方式田地里食物是怎么来的、工厂生产线上产品诞生的全过程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根

9、本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资源的获取、整合,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等。三、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开展的实现路径1.加快劳动学科文化建设,在浸润中成长学科文化是一种学科独特的学科知识、规训制度、群落生活样态和学科思维的总和5。学科文化与一般文化一样,具有影响、制约和决定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功能。劳动学科文化包括劳动学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教材、工具设备、空间场所等资源;精神文化是人们对劳动学科及劳育思想、价值的判断和行为取向;制度文化是一种政策支撑,包括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教师培养体系等。加强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劳动教育教

10、师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劳动学科课程标准建设,为劳动教育提供有力抓手;二是加大劳动育人价值宣传,提高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营造劳动教育新风气;三是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四是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开设劳动教育专业,让劳动教育教师来源正规化、专业化。2.多层面构建学习共同体,在交流中成长劳动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已有不少地区、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和教学模式,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劳动教育教师。学校充分发挥各方力量,从不同层面分别构建线上线下劳动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

11、比方,成立线下劳动教育小组、以学科教研员引领成立地区劳动教育学习共同体、通过线上平台组建全国范围的学习共同体等,依托学习共同体,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定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劳动教育教师在集体中成长。3.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效能,在培训中成长当下,劳动教育教师主要以校内其他学科教师转岗或兼任,他们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劳动教育价值论、方法论的认识不够,对劳动教育的方法把握不透,采用的还是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二是对劳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较少,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不够,对教学内容而言,自己还是一个新手。即便是新招的教师,入职的专业门槛也很低,这极大地阻碍了劳动教

12、育教师的专业开展。面对这些教师,培训是促使其成长的最正确路径。为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效能,至少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培训组织方要知道培训对象的真实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培训。针对劳动教育方法问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公开课;针对专业知识技能问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技工、技师对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二是参训教师应注重对培训主题内容的总结与反思,思考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必备环节。这一环节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没有反思的培训收获往往是微缺乏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每一次培训后进行反思或者开展研讨是很有必要的。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印发?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2-06-082021-04-23.2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226:38-43.3檀传宝.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人民教育,202220:30-31.4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2,401:21-26.5胥秋.学科文化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高教开展与评估,2022,272:6-11.作者:徐维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