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42783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力争_年中考取得好成绩,公费上线有新突破,狠抓教学常规,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创造一个教书育人、和谐奋进的优良环境;加大教科研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研组与各功能室得管理,借鉴洋思、杜郎口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工作要点和措施1、不折不扣的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快速有效。2、进一步督促本学期各教师、教研组完成各自的工作计划,并配合各教研组工作,协调好各科之间和各处之间的关系。3、负责完成好排课、代课、调课的临时性工作,为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作好工作。4、对学生实行奖励,各级前十名,各科

2、前三名,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组织好期中考试及月考工作,做好每次考试的成绩统计核算工作。6、做好每月教师量化考核工作。7、努力完成教导处日常事务工作。8、完成好教材征订工作,并对存书进行统计,以便以后利用。9、指导和配合图书室工作人员,完成好图书室的开放,教材发放和各教师、学生的征订服务工作。10、做好学习洋思、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二)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教学管理。本学期教导处将继续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教学管理上讲创新、求严谨、重务实、抓全面,力争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的

3、台阶。一、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每位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新型的教育观、质量观。为此,本学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转变。为师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由强调苦学转变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单纯说教转变为多向情感交流。学生犯有错误,教师有权批评,让其认识错误所在。学生应明确人生观,有责任感。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多种条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判断和评价,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本学期教导处计划组织安排提高教师新理念的活动为:聘请有关专家举办知识讲座;加强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活动;多为教师的各类竞赛创造条件。

4、二、加强对教学的管理。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工程的质量是以其每道工序的质量保证的。教师教的工序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学生学的工序就是预习、上课、复习、完成作业及检测等。本学期教导处将对教学各道工序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备课:做到“五有”(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六备”(备目标、备提问、备板书、备练习、备学生、备教具)。本学期将在期中、期末对教案进行例行检查,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项内容,学期中间对部分教师的教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上课:目前我校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以教师

5、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少数教师的教改也只是在教学手段上作了一些改进,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当前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明显滞后。本学期,利用我校课改的契机,要求每位教师大胆尝试科学的合乎我校实际的教学方法,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教改有成效的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树典型。教导处随堂听课时的课堂评价更加侧重于学生是否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组织机构:建立课堂教学督导小组,成员有校级领导、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式:深入课堂随堂听课。目的:督促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准确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标准:每学期听课_节,并要求有详评。作业:对知识的掌

6、握乃至灵活的运用,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练习。主学科必须有足够的作业训练量。作文:作文两周一篇,周记一周一篇,必须按规定要求批改。数、理、化等学科原则上要求每节课都要有作业。教导处检查作业:一查作业量、二查批改是否及时、三查批改是否认真(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三、强化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1、抓好教研室“以研促教”,为了防止教研室活动流于形式,本学期将进一步明确教研的职责、义务。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室会,本学期要求各教研室:每学年每人至少上一节全校公开课;每人设计一篇优秀教案;召开一次教改专题研讨会;每人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骨干教师群体教师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

7、本学年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分别要求,分类推进,分层评价”。青年教师的要求:快速成长,迅速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中年教师:学者型、教研型教师发展;老年教师:发挥参谋咨询、指导新秀等作用。本学期继续开展“以老带新”活动,每对新老教师做到“四共同”:共同备课,共同听课,共同研究试题,共同开好公开课。与老教师签约培养制,要求老教师制定对青年教师培养的近期目标,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教导处将安排对部分教师的岗前培训和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板书、课件制作、讲课比赛等一系列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全体教师要有“现代网络下的教育”思想,充分用好电教设备。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对每位教师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学生

8、评教等方面的情况实行积分制,建立业务档案,作为评优、评先和晋级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务处详细教学计划范文(三)(一)根据“五个三”文件精神,深化落实常规管理1.严格执行新课程课程计划,严肃执行请假制度和调改课制度。要按新课程设置方案,开足开齐各类课程。要严肃执行请假制度和调改课制度,及时做好课务调改及公示,教师不得私自调改课,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推诿教务处的调改课通知,做到“谁的岗位谁站,谁的工作谁干,谁出问题谁整改”、“干就要负责、做就要到位”。各教研组要结合学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依据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注重资料的积累和活动的宣传。2.完善校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落实

9、中小学“五个三”教学常规。教师备课要做到三备:备课标和文本,做到心中有本;备学生和学情,做到目中有人;备教法和学法,做到手中有法。教师上课有“三性”:生动性、主体性、实效性。作业“三精”作业突出“精选、精批、精析”的三个要求。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认真订正作业,老师要研究作业布置,要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订正后的作业要进行二次批改,要认真讲评作业。教师辅导要“三全”:辅导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辅导要涉及学生全方面。考试要“三抓”: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纪、考后抓分析。要求组长根据发展中心文件精神来制定组内行事历,并以此来进一步规

10、范教学过程管理。同时在“新和实”上下功夫,加强常规教研过程的管理、保证每次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务处要认真、及时做好月教务常规统计、检查、反馈工作。本学期将着重做好“三个加大”,即加大对教师备课教案和教学进度的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学心得质与量的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师作业布置(包括资料使用)批改和辅导的调查力度。3.加强过程管理,突出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通过随堂听课,1、及时了解课堂,了解学情。2、及时检查反馈教师的备课和改作情况。4、规范科室管理,为教师教学提供后勤保障。加大对油印室誊印资料的管理。由于之前因教师操作不当总使得誊印机会时不时的损坏导致教师需要资料的时候不能及时誊印。本

11、学年将对需要誊印的资料进行审核,由教务处统一送至油印室进行集中誊印,避免机器的不必要损坏以及纸张的合理运用,规范教师使用教学资料的合理性。(二)教师发展求实1.把好培训报名关卡,做好五年一轮培训工作的收尾。对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中的培训报名做到有报名必审核,审核通过后必参加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无教师因工作、家庭等原因而未参加培训的情况。3.开展课题论文研究,总结校本教研成果4.深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研讨活动,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的潜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5、狠抓师生“投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我们要狠抓学生学习的“投入”。目前,我校学生的知识掌握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薄弱,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的自觉性缺失。我们将通过“学科基础知识竞赛”、“学习互助小组”、“课本剧表演”、“科学实验操作比赛”等等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加强纪律管理也是必要的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抓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同时,严肃学生在校纪律:包括学习纪律、生活纪律、行为纪律等,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学习上来。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常抓不懈,今天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艰难前行,虽然前路漫漫,但我们会孜孜以求。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